近水走中国大槐树下是我家

看白癜风那家医院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我走中国来到晋南古城临汾,临汾因临汾水而得名,临汾“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临汾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黄河文明的摇篮。这里是尧帝建都的地方。

临汾古称平阳,是著名的花果之乡。

仲夏平阳,烈日当空,临汾古城,道路纵横,绿树如荫,文化景点,星罗棋布,路边的石榴树硕果累累,呈现着花果之城的美誉,诉说着平阳之都的故事。

临汾的母亲河汾河发源于忻州,一路奔行七百余公里到临汾,这里水面宽阔,柳满岸,莲满河。日出日落,临汾人民行走滨河绿道,给古老的河道带来了生机。

我与临汾这座古城的缘分可以上溯到八十年代初,那时我十八岁,那时的临汾是个什么样子我不知道,我就知道的是临汾有一所大学叫临汾师范学院,这所大学办了一份全国有名的报纸叫《语文报》,我读着这份报纸走过了我的中学时代。从一个《语文报》的忠实读者到在《语文报》发表我的小说处女作的作者,《语文报》给了我少年时代美好的记忆。

那时起,我就孕育了一个梦想,就是到发表我处女作的那座遥远的城市走一趟,走一走临汾师范学院的校园,走一走汾河……

当我今天来到临汾,准备找回我的记忆的时候,我才知道,以前的临汾师范学院已经成为现在的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主办的《语文报》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报业集团,《语文报》的社址也从临汾迁到了山西的省会太原了。

沿汾河往北走三十公里有一个普通的县城——洪洞县,洪洞的“洞”的读音为“tong”,而不是读“dong”。

很小的时候,我的爷爷就跟我说,爷爷的老家在商水,爷爷的爷爷的老家在洪洞。我们杨家一直从事着祖传的手工业织箩底,从河南商水织到安徽阜阳。爷爷在世的时候回过商水的老家,老家的祖屋还在。到我走中国来到河南,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老家杨寨的时候,再也见不到老家的宅基地了。

“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爷爷曾经跟我说,他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回老家洪洞县看一看,看一看老家的那条汾河,看一看老家的那棵大槐树。然而,爷爷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就把这个愿望传给了我做小学老师的父亲。现在我的父亲也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也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在我从临汾驱车去往洪洞的路上,总感觉有两位老人看着我,那就是我的祖父和我的父亲。

……

元朝末年,朝廷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压迫,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反对暴政,战争连绵不断,加之水灾、旱灾不断,饥荒频繁,民不聊生,江淮各地人口锐减至十之六七,田地荒芜,人烟断绝,一片凄凉。而那时的山西,社会安定,风调雨顺,经济繁荣,人丁兴旺。

以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政权。为了巩固新的政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洪武帝朱元璋根据当时国家的现状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移民屯田,开垦荒地。

大明王朝从洪武帝开始,历经洪武、永乐两朝长达五十余年的十七次大的移民,人口多达百万以上,这十七次移民从山西各地移民至安徽、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地,当时晋南地区的移民为最多,洪洞县是当时大多数移民的聚集点,因此大部分山西的移民都是从洪洞县出发的。

山西洪洞县有个广济寺,广济寺门口有一个广场,广场上有一棵大槐树,洪洞县的移民都集中在大槐树下,从大槐树下由官兵押解南移,因此,大槐树成了山西移民家的标志。

山西洪洞春秋时期属杨国,是中华杨氏的发源地,因此中华杨氏均从洪洞县而出,大槐树也就成了杨家人老家的象征。

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有一个标志就是“跰甲”,“跰甲”就是“复甲”,即在小趾甲上多了个趾甲,这个趾甲很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凡是洪洞人都有“跰甲”,你是不是从洪洞县大槐树下走出去的后人就看你有没有“跰甲”。

小的时候我的右脚趾甲有一个“跰甲”,很小,光脚走路总是翘起来,有时候还会发炎,记得有一年连雨天每天穿着漏水的雨鞋去上学,硬是把那只小趾甲给泡掉了,当时还伤心地大哭了一场。

我来到洪洞县的时候,看见所有的公共厕所都叫“解手场”,这也有一段故事。当时移民南迁的时候,官兵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就把他们用一根长长的绳子串起来,移民大小便的时候就要把绳子解掉,放开手大小便,因此移民要大小便就叫官兵接手,“接手”就成了大小便的象征。现在家里的老人还用接手表示上厕所,小便叫“解小手”,大便叫“解大手”。

移民在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中国并不少见,像“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甚至建国后的“上山下乡”都是移民,只是以山西洪洞大槐树为象征的移民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跨越的时间最长。

大明王朝移民垦荒的战略虽然使无数的家庭破裂,甚至永远不能团聚,但山西移民的确把山西的文化带到祖国各地,发展了中国各地的经济文化。

我在洪洞古城待了两天一夜,我穿梭于老家的古街道,我沿汾河涧河行走,我参观老家的大槐树,我观看大槐树下表演移民南迁的故事……

这就是我的老家,老家还是一个小城,这里走出去的子孙们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

(近水,名杨评号近水,安徽颍上人,曾经就读于安徽师大、深圳大学、清华大学,中文、新闻、书画创作、艺术品鉴定专业,作家、诗人、书法家、旅行家、艺术品鉴定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30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