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生态宜居新家园山西新闻网
管涔林局森林康养步道。景慎好摄
阳高县通过实施坡耕地改造梯田和节水灌溉工程,大力发展仁用杏和大接杏产业。
护林员马金娃为树木修枝。
小小志愿者的环保实践。
从空中俯瞰,绿地、汾河、大桥交相辉映,气势磅礴。
百姓吃上生态饭
9月22日适逢周末,在壶关县桥上乡前脑村的“前脑山庄”民宿茶室里,四五位游客或看报、或闲谈、或饮茶,尽享乡村慢生活。复古自行车挂钟、油画等装饰品点缀在楼道、墙壁上,别有一番风味。店主李其付还精心设计了“乡土灶台”“农耕工具展示区”等,供游客体验做豆腐、烧柴做饭的农耕生活。
“村里一年四季都有游客来参观旅游,还有艺术家来采风创作,让我们的民宿风生水起,收入十分可观。”说话间,李其付的手机响了,是山东的游客要订购红薯粉条。
深秋时节,行走在壶关县桥上乡前脑村,但见小桥流水、青瓦白墙隐于垂柳间的乡村景色。如果不是村民介绍,记者很难想象,过去这个村都是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泥泞不堪的土路,雨天臭水满街流,苍蝇、蚊虫到处飞。
前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兰江边走边向记者介绍:“我们前脑村村美人和,适宜发展乡村旅游,要发展乡村旅游,环境好是最基本的条件。这两年,我们在全村积极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开展垃圾分类,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擦亮村容村貌的‘面子’,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近年来,该村按照人居环境整治的要求,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了亩葡萄种植面积与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还新装了40盏太阳能路灯,新建了村文化广场,配备了垃圾桶、垃圾车。
如今,在生态优美的古村里,村民们纷纷捧起了旅游“金饭碗”,念起了“致富经”。村外的客人都慕名前来品农家原生态食品、泡高山“空气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8个月,来村里旅游的游客达1.5万人次左右,实现旅游收入余万元。
采访结束,李兰江说:“只有山美了、水清了、环境好了,人气才会旺起来。我们将继续推进乡村环境整治,积极宣传环保理念,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程国媛本报通讯员秦风明
穷山沟里人欢笑
张保连是石楼县和合乡西山村人。年轻时,由于父亲瘫痪、妻子生病,他只能在家守着薄田。撒种除草、早出晚归、用心侍弄,即便勤快如他,几十亩的坡地一年下来只有0多元的收入。张保连更是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那时日子真难,过年也是东家借了西家凑。”
从退耕还林在西山村推进以来,张保连的生活发生了巨变,32亩坡耕地第一年就拿到了1.6万元的补助款。“这两年,我春季挖条带,秋季栽树,连分红下来,每年能挣两万元。我还是村里的护林员,每年工资元,加上退耕地的补助款,生活比以前好很多,也还了不少外债。”
如今,石楼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共20万亩,涉及余户贫困户、3.15万余贫困人口。昔日的秃坡已褪去黄色、披上绿衣,生态好转的石楼“颜值”连连升级。
石楼的改变是我省退耕还林工程推进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20年来,我省累计完成国家退耕还林任务.3万亩。其中,第一轮.5万亩,新一轮.8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增加了林草植被,减少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也改变了我省农民广种薄收的生活生产方式,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日渐凸显。退耕还林工程以退添绿、用还增收的模式正逐步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本报记者张丽媛
人与自然相和谐
9月21日,临汾市涝洰河生态公园安静而美丽,蓝蓝的天空之下,湖水碧波荡漾,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曳,三三两两的游人行走在小桥上、树荫下,享受着独特的秋韵。远处的草地上,几个孩子正在家长的带领下画画,银铃般的笑声在空中回荡。75岁的退休教师郭川峨和她的老伴正在公园里漫步。郭川峨说:“这里水绿、天蓝、空气好,为市民提供了非常好的休闲场所!”
9月23日,正在太原汾河湿地公园拍摄婚纱照的王晓明一脸幸福的模样,他和新娘身后的取景正是一大片芦苇荡,在秋风的摇曳下,柔软美丽的芦苇花絮漫天飞舞,不知名的飞鸟在水面盘旋,一幅自然和谐的背景定格在他们最美的婚纱照里。王晓明说:“在城市里呆久了,就想去亲近大自然。能把太原这么美的风景定格在我们的婚纱照里,我们很自豪!”全长2.4公里的汾河湿地公园,按照湿地的特性,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现代城市中的野趣,努力恢复城市局部自然生物的多样性,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现在的桑干河真是太美了,尤其是早晨和傍晚来河边走一走、看一看,心情可舒畅了,这样的景色已经多年没有看到了。”69岁的解密昌感慨着。桑干河湿地公园是我省面积最大的省级湿地公园,也是山阴县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规划面积达25平方公里。如今,碧波倾泻,鸟鸣湿地,“桑干夕照”的美景在山阴县桑干河湿地公园重现。
近年来,我省把生态建设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增绿与增景统筹推进,为全省人民提供了绿色多样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处。其中,自然保护区45处,总面积.87万亩;草原保护区1处,总面积5万亩;森林公园个,总面积万亩;湿地公园61个,总面积.07万亩;风景名胜区49个,总面积万亩;沙漠公园12个,总面积55.3万亩;地质公园19处;自然文化遗产3处。
本报记者范珍
用眼睛呵护山林
史国胜是山西省太岳林局的一名基层管护员,在伏牛山林场工作已经20多个年头。
护林宣传、火情隐患排查、有害生物监测、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是他作为管护员的日常,一人行走在山林之中,工作枯燥却极其重要。20多年来,史国胜有多少个节假日是在工作中度过?他记不住也说不清,但他牢记的是工作职责;说得清的是辖区内散落于崇山峻岭间的家家户户,生机勃勃的大树小树,还有那林间奔跑腾挪的野性生灵。
“每天在山中行走,自然就熟悉经过的每一处地方。以前林子不多以油松为主,野生动物不是很容易见到。现在可不同了,在省里加大造林绿化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的推动下,林场里不仅多了辽东栎和落叶松,面积也扩大了。我巡护的林子有多亩呢。林子大了,责任也大了,可我心里暖呀。”
说话间,一个黑乎乎的身影“嗖”地从老史面前奔过,随即密林里传来吭哧吭哧的声音。“是野猪。过去野猪经常下山偷吃庄稼,村民说它们是山害。它们为啥偷吃?不就是林子少,饿嘛。如今山越来越绿,林越来越好,它们在林子里生活得不赖,还下山干啥。”史国胜笑着说。
在史国胜的努力下,周边村民保护绿水青山的意识日益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和谐。行走在伏牛山林场,褐马鸡、野羊、白鹭等小动物时有出镜。
在我省万亩的森林里,像史国胜这样的管护员不胜枚举,绵绵群山是他们最好的朋友,他们用眼睛呵护山林的美丽,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对林草事业的初心和使命。“这山、这林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我要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
本报记者张丽媛
荒山变成幸福山
九月,塞上绿洲右玉,五彩斑斓的树叶化作姹紫嫣红的秋色,点缀在无边林海之中。这里曾是山西土壤受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十山九秃头,洪水遍地流,风起黄沙飞,十年九不收”是过去右玉的真实写照。
“我们小时候一下雨,大沟里面就发洪水,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现在再也不见那样的情景了。”谈到过去的右玉,李达窑乡的水保大户李云生感受颇深。
2年,李云生承包下了1万多亩荒山。17年来,他在山上取石围堰、引水上山、拉土垫地,栽树万株,绿化荒山1.2万亩,投入资金近万元。如今,李云生承包的荒山上层峦叠翠、满目葱茏,山下林草丰茂、牛羊成群。李云生说:“现在我发展生态养殖,养一头牛一年能收入元左右。下一步,我还要开发生态旅游,把绿水青山变成‘幸福山’!”
树多了,环境好了,右玉县经过多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塞上绿洲”的美誉叫响了全国。右玉县水利局局长李永亮说,“近年来,右玉县坚持把水保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发展水保产业,一手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一手巩固提升治理成果。目前,全县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面积累计完成.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由原来不足0.3%提高到现在的61.2%。”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省各地就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涌现出了阳高县大泉山、平顺县西沟、昔阳县大寨等闻名全国的水土保持先进典型,后来又在全国率先推出户包治理、“四荒”拍卖、大户治理等先进模式。5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发展民营水保大户的资金扶持办法》,进一步鼓励推动民营水保大户治理。户包治理、拍卖治理,不仅调动了农民治理小流域的积极性,也加快了水土流失的治理速度。截至年年底,我省共有民营水保户28万户,累计投入治理资金35亿多元,治理开发“四荒”地多平方公里。
本报记者范珍实习生李婧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本版责编:崔如意版式/制图:刘铁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