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写
文/赵心放
(一组《雁丘词》意境图)赵心放,笔名赵式,曾从事多类工种和企业管理工作。近来年发表的各类体裁文字散见于网络和本地报刊。重庆南岸作家协会会员。
元好问(—年),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逝世前,吩咐后人在他身后的墓碑上只刻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纵观他一生,的确难以理喻,使人产生既罗曼蒂克又神秘莫测之感。
(一)他一生没有缠绵悱恻的风流韵事,但其诗词拨动着代代人的情弦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以身相许?”是句流传千古的名词句,世世代代多少痴男怨女用这句词互动!这句词也是对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女》中李莫愁悲剧一生最好的注释。李莫愁最终死在绝情谷的熊熊大火中,临死前她还在大声吟诵这句词,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这句词出自《摸鱼儿·雁丘词》,又名《迈陂塘·雁丘词》。史载金章宗泰和五年(年),16岁的元好问赴并州(今山西太原)参加科举考试,途中看到一个捕雁者设网捕大雁,捕得并杀死一只,另一只脱网而逃的见同伴死去,并不飞走,而是在上空盘旋悲鸣,后来竟然投地而死。元好问为之悲恸,掏钱买下这两只死雁,虔诚地把它们合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当记号,称为“雁丘”,并写下了他一生中最有名的这首词。
(二)他十分重情,有《摸鱼儿·雁丘词》的姐妹篇《双蕖词》问世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这首词也是元好问有感而写的,被后人誉为《摸鱼儿·雁丘词》的姐妹篇。
据传金泰和年间,在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有两个普通人家的儿女私下相爱了,却遭到双方家人的极力反对,俩人为了不离不弃相约赴水。家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就报了官。后来在一片荷塘里,挖藕者发现了两具面目全非的尸体,靠衣服辨别出是他俩。而就在当年,这片池塘满塘盛开着并蒂莲,围观者无不为之滴泪。
荷花常见而并蒂莲不常见。并蒂莲属荷花中的千瓣莲类,是花中珍品,其生成的几率仅十万分之一,它一茎产生两花,花各有蒂,蒂在花茎上连在一起,所以也有人称它为并头莲、同心芙蓉、合欢莲、瑞莲。情侣们把并蒂莲作为忠贞不渝爱情的象征。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读了元好问的这两首词,有感也写过一首咏叹并蒂莲的词《一丛花·咏并蒂莲》。
(三)他为官公正清廉,还是个破案高手
元好问任镇平县县令的第二天,就遇到了一宗奇特的卖地案。
原告是本县金家庄村民金二,被告是本村秀才金诗书。状纸上写到:金诗书虽饱读圣贤之书,但不行圣贤之礼,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以致家道中落,沦为赖皮。其父生前曾将村东三亩三分地以五百两纹银卖给原告金二,但其父死后,金诗书耍赖死不认账。望大人明断是非,替小民金二做主。原告金二随即呈上卖地契约。
元好问接过契约仔细看,只见上面卖地因由、立约日期、方位面积、证人等一应俱全,急忙令衙役传来被告金诗书。金诗书上堂斯斯文文地辩解:非也,非也,此等下作小人之语,大人岂可信乎?殊不知几位证人在堂上,都一口咬定是金诗书想赖账,甚至还嘲笑金诗书,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家这块地在哪儿!果然,地在何处金诗书在胡言乱答......
元好问一拍惊堂木,金诗书吓得直叩一通响头后,结结巴巴地说起来。原来金诗书从小闭门读书,从不下地干活,中了秀才后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按现在的说法,是个典型的啃老族。金诗书还说听父亲说过,邻居金二看中了他们家的三亩三分地,但自己不愿意变卖祖宗留下的田产。
处理这宗卖地案的确棘手哦!元好问却不慌不忙,把金二叫到后堂,闲聊一会后问道:按照本地规矩,交割地契那天你家一定请吃过酒席?证人们都到埸了的吧?金二点头称是。
第二天开堂,元好问叫差役搬来桌椅后说到:本官要和金二一同举杯庆贺收回土地,因此先行作好准备。离金二交割地契那天的时间不太久吧?想来吃饭坐的位置大家还没忘记,先请证人们按那天坐的位置入席。金二和证人们全都怔住了......
判决后,金诗书为表示感谢,赠元好问一联“元好问有学问贵哉敏学好问”。元好问一笑,不假思索地对出下联:“金诗书喜读书惜乎饱读诗书”。元好问借对联教育金诗书:不要钻进牛屁股去读书,要学会面对生活!
(四)他一生政绩卓著,但其气节上也有一些争议
第一件事:天兴元年(年),蒙古大军包围金都汴京,金哀宗逃出京城。次年元帅崔立发动政变,开城纳降,并自封郑王。事后崔立自认为此举避免了蒙古军屠城,拯救了全城百姓,命元好问执笔,为他立“功德碑”。深谙世事的元好问推给太学生刘祁起草初稿,自己作了一些修改。儒家最讲究气节,这事引起了世人非议。为他辩驳的人说是迫不得已,文章也只是平铺直叙,敷衍了事,没有大唱赞歌。
第二件事:汴京陷落后,元好问写信给蒙古中书令耶律楚材,开列了王若虚、杨奂等54名金朝儒士,请他酌加任用。这一举动引起极大的非议,但为他辩驳的人说想方设法保护人才是正道。他所举荐的这些人中,有15位在《元史》中都留下了记载,他们在传承和保存中原文化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第三件事:元宪宗二年(年),元好问以63岁高龄北上朝觐忽必烈,给他奉上“儒教大宗师”的尊号。忽必烈高兴地接受时,元好问乘机提出免除儒户的兵赋等建议,忽必烈无法拒绝只好答应。有人说元好问的人品有问题,在拍忽必烈的马屁,为他辩驳的人说,他的目的是提高儒生的政治地位,并以此引导游牧民族的统帅“以儒治国”。那时蒙古人不尊重儒家,推行的是“八娼、九儒、十丐”,儒生的地位连娼妓都不如。
(五)后人应给他公正的评价
陆游有首诗: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埸。身后是非谁由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笔者认为,元好问就是抱着这种态度,身前自己虚怀若谷,尽心尽力的做事,“身后是非谁由得”?余一生视诗词、文学为最爱,有个诗人头衔足矣。
清代学者赵翼有首《题遗山诗》:“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笔者认为这首诗公正地概括了元好问的一生,动乱的时代,成就了元好问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若不喜欢,敬请留下批评,分享您的见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