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九皋山探秘之一先秦时期有关九皋山的故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文章配图均为作者拍摄)

九皋山位于洛阳市伊川、嵩县、汝阳三县交界处,又名鸣皋山,曾经是一座曾经闻名天下的名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然而现今,即使在洛阳,知道九皋山人也不多。现在提起洛阳南部山区的自然景观旅游景点,人们根本不会想起九皋山。九皋山远吗?不远,距离洛阳龙门不过50公里,而且交通便利,就在洛阳到栾川的快速通道旁边。为什么那么洛阳人都不知道这里呢?

伊河边仰望九皋山

为解开这个谜团,我查阅一些史料,也亲自到九皋山中实地探奇,感叹九皋山历史文化之厚重,也为九皋山近代以来生态环境恶化惋惜。

一、先秦典籍中有关九皋山的记载

从洛阳市区向南经过龙门,沿着伊河边的洛阳到栾川快速通道,过了伊川县城不多远,伊河东岸有座高大雄伟的山峰会吸引人的眼球,南来北往的人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这就是九皋山。

华夏文明开化之时,九皋山曾被叫作三涂山。汉字“涂”与大禹治水的传说有关,历史久远;《山海经》称九皋山为狼睾山,想必是山上野生动物很多,有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狼群出没;也有人称九皋山为云蒙(濛)山,应该这里曾经是云雾蒙蒙的绿水青山。

“皋”是个生僻字,字典里介绍字义为水边的高地,有“沼泽、湖泊”之义。许多人认识这个字,大多通过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才知道的。岳飞手下有一个叫“牛皋”的著名武将,评书故事《岳飞传》把牛皋刻画富有个性。

九皋山下伊河里的水草

虽然现在中国有以“皋”字为名的地方,不过只要查阅先秦时期的中国古籍,就不由会感觉到“皋”这个字原本就是指洛阳九皋山下沼泽之地。

伊河沼泽湿地

《诗经·小雅》有《鹤鸣》篇:“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下维谷。”

诗中就说明了“九皋”是鹤鸟出没、水草丰美地方。现在九皋山中还有“鹤鸣峡”,是伊川县唯一的一个三星级自然景观旅游景区。

成语“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中国人今天常用名句,也是出自于《诗经》里的这首诗。什么意思呢?“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为“山上的石头,可以取来制作治玉的磨石,可以用来制成美好珍宝”,用于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珍宝美玉

还有,有人以这首诗中的“乐彼之园,爰有树檀”之句,推断出《诗经》里另一首诗《国风·伐檀》也出自九皋山。

这首入选中学课本的古诗,我记得上学时很难朗读下来,现在再读就别有一番滋味了。

《国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有人以此推断出当时九皋山下“河水清且涟猗”,自然生态环境非常好。汉语中形容河中水波的“涟猗”之词出之这里。

河中涟漪在清晨反射出太阳光芒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多篇,反映了西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中国黄河中下游流域社会面貌。

总之,《诗经》有中国古典文学对九皋山的最早记述,中国古籍《山海经》、《水经注》也有对九皋山的地理描述。

九皋山在三千年前就出名了。当时生活在河洛地区(黄河、洛河之间)的华夏先民曾经把九皋山看作是离天最近的地方。

华夏上古奇书“洛图洛书”

现在我们看起来这好像不可思议。

洛阳王城公园”河图洛书“纪念碑

三千年前,进入文明社会的华夏先民们生产力落后,主要活动在黄河中下游流域的河南河洛地区、陕西渭河流域、山西汾河流域,也就是以河南洛阳为中心,西至陕西陇山,北至山西中部和河北中部,东到山东、安徽和江苏的北部一带,向南也只不过是秦岭及其余脉伏牛山面麓脚下。先民们自称华夏,将四周文化落后的部落分别称之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洛阳王城公园“根在河洛”石碑“

在黄河流域地区,人们看到太阳是从东南方升起,九皋山是伏牛山余脉,再往南又是大山连绵,在三千年的是华夏先民尚不熟知的南蛮之地,自然会把九皋山看作是离天最近的地方。

日出东方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卜定洛阳王城时:“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伊洛,毋远天室”。说的是周武王八百诸侯会洛阳孟津之时,登上邙山之巅,看到洛阳盆地沃野千里,位于河洛地区的中心,非常适合建都。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取得胜利,凯旋成归,在洛阳东边偃旗息鼓(偃师地名由此而来)之后,就决定在洛阳建洛邑王城、定鼎中原。

洛阳东周天子驾六塑像

“三涂”就是九皋山,周武王把它看作天室。九皋山主峰海拔.6米,是洛阳南部屏障。“岳鄙”就是现在太行山,九皋山至太行山的连线就是洛阳的中轴线。

周平王东迁洛阳,王室开始衰落。秦国和一只北狄部落曾经帮助周王室赶走了西戎人,于是周王室将西周故地分封给了秦国,将这只北狄部落分封到了九皋山下镇守南方,于是东周列国初期就出现了陆浑国。陆浑是一个小诸侯国,史书记载不详,以至于有人认为只是一个传说,直到现在有考古发现,才证明历史上陆浑国的真实存在。

最终在不断的民族融合中,东夷、西戎、南蛮、北狄都融入到了继承以华夏文明为主的中华大家庭。随着中国版图不断扩大,九皋山早已不再被认为是离天最近的地方了。

秦国崛起于陕西甘肃之间的陇山地区,难免带有西戎烙印,被以正统自居的中原各路诸侯瞧不起,然而最终秦国取代周朝得到天下。还有一个更被中原所瞧不起的楚国,在“南蛮”之地不停地开疆扩土,“不服周”的楚国国君很早就开始称王,国力逐渐强大。

如同现在世界上总有大国欺负小国一样,春秋时期强大的楚国曾经找一个借口讨伐陆浑国。楚国军队在楚庄王亲自帅领下,打败了九皋山下的陆浑国,然后挥师北上,穿过龙门来到洛阳城北洛河边耀武扬威。东周王室惊惶不安,派王孙满(据考证为周襄王之孙)以慰问楚军的名义,前去打探楚国人的意图。

楚庄王傲慢地接见了王孙满,问起九鼎的大小轻重。

鼎是国家权力象征

“鼎”是中国古代煮食物的器物。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楚庄王问鼎,足见其想称霸天下的野心。

结果楚庄王在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楚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来压制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楚君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贡献铜的材料,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

楚庄王听后无话可说,只得悻悻收兵,撤军返回。

这就是成语“问鼎中原”的来历。也是因为九皋山下的陆浑国,才产生了这个影响中国历史的著名典故,也让“以德治国”的理念深植入中华传统文化当中。

(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52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