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万里茶路绕不开祁县这几个历史名村上
回顾“重走万里茶路”活动国内段晋中篇(一)
祁县昭馀古城
曾几何时,“万里茶路”从这里出发。曾几何时,祁帮行天下,将儒与商相结合,凭借着仁勇、智慧、敦厚、骛于实利而淡于权利,走西口、闯关东,南下贩茶、制茶,开辟出一条艰险却创世的国际商道。
“弘扬晋商精神重走万里茶路”大型宣传报道活动在祁县昭
馀古城召开新闻发布会
年8月26日,由晋中市委市政府、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晋中市委宣传部、山西晚报社发起并承办的“弘扬晋商精神重走万里茶路”大型宣传报道活动在祁县昭馀古城召开新闻发布会,9月11日从福建武夷山下梅村发车,途经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8个省份和自治区、23座重要节点城市,跋涉多公里,于年12月2日结束了国内段的采访。
43天时间里,万里茶道沿线媒体、专家、学者们探索、整合茶路历史文化资源,重塑万里茶路山西品牌,开辟、共建新晋商国际商道,为新时代山西、晋中经济的转型创新发展寻找新的动能。
年9月11日采访团从福建武夷山下梅村出发
回顾“重走万里茶路”国内段历程,最令采访团难以忘怀的,恐怕还是在晋中采访的那段日子。难以忘怀的,不单是耳边乡音无改的亲切,亲人们熟稔的招呼,也不单是一碗山西面熨帖了思乡的胃,一场《又见平遥》情景剧婆娑了晋人的泪眼,更是年11月12日进入晋中祁县境内后,眺望着蜿蜒崎岖的山脉、粼粼波光的湖面,感受到“晋商故里”苍劲有力的不息生机,采访团成员们不约而同发出的呼喊:
“祁县,我们回来了!晋中,我们回来了!”
在祁县,在晋中,采访团沿着几百年前晋商经商贩茶的万里茶路,继续前行,寻访万里茶路遗迹遗址,追溯万里茶路内涵,探访当代晋商,探寻“以义制利、家国天下”的晋商精神。
北关村: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贸易通道
北关村歇马店左侧有日军建的碉堡,背后河
道里是阎锡山建的铁路桥墩,可见此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祁县不产茶叶,却因茶而繁荣。茶叶是祁县商人经营时间最长、创造财富最大的行业。当年,祁县茶商在南方茶源地办好茶后经水路、陆路运茶北上翻太行山进太岳,到武乡分水岭进入祁县境内,第一站就是来远镇北关村。
北关,东面是太行山余脉,西面是太岳山余脉,形成了一个地势险峻的关隘口,是古代由晋东南到太原的要塞。关于这里传说颇多,极为传奇,李渊称之为“金锁关”。阎锡山为打击日寇侵略,曾在这里修了窄铁轨。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贸易通道。祁县县志上曾记载此地美景,其竹“云稍修纤,不绿而白,若太始雪”,其中“昌源春水”与“龙舟夜月”是祁县古八景中的两处。
作为祁县“南大门”,北关既是“守护者”,也是“万里茶路”上的“瞭望者”。
盘陀村:于谦途经留诗作看家厨艺代代传
千年古盘陀村里的驿站,整村曾被日军烧毁,只留下石头墙基
中国传统村落盘陀村,明初就设有古驿站和递运所。盘陀村支部书记原兴国介绍:盘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古时通往上党地区的必经之路。盘陀,本有曲折回旋、石头不平之意,这个名字,饱含佛家禅意。
千年古盘陀村,曾是当年茶商们的重要歇脚点
“群峰尽处是盘陀,小径纡回乱石多。”原兴国说,这首诗是明代名臣于谦路过此处留下的。盘陀是当年茶商们的重要歇脚点。鼎盛时期,盘陀出官道两旁开设有许多为过路商队服务的歇马店、饭铺、理发店、杂货店等铺面。而且,盘陀村还世代盛产“厨子”,从这里走出去的名厨遍天下。村里人靠着“看家手艺”代代传承,也将山西焖面、剔尖尖等面食带到了全国各地。
■深度拓展
晋中,不能不爱你
不去晋中,等于没来过山西。
晋中市,位于山西中部,东倚太行,西临汾河,是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山水如画,摇曳生姿,入目皆风景。
它有古城,平遥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5A景区,祁县正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它有大院,乔家、王家、渠家等,座座豪宅,尽显明清晋商繁华;它有名山,介休绵山,寒食起源,榆次乌金,避暑胜地;它有无尽的山川盛景,太行山百里画廊美不胜收;它也有难忘的红色记忆,昔阳大寨、左权麻田,支撑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晋中市文旅局的数据显示,晋中境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9处,居全省第四;A级景区39处、5A级景区2处,都居全省第一。
自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性产业以来,晋中市依托丰厚的文旅资源,开拓创新,致力于在广度和深度上推动旅游产业继续升级,做“加法”,更做“乘法”。厚重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区位优势等被充分结合,大胆利用。原本静止的旅游资源在保护与传承中发生着化学反应,显示出强有力的发展后劲,文旅产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景象。
俯瞰晋中王家大院
如今,晋中1.64万平方公里的地理坐标范围内,向全世界打开的是文化、山水、田园、红色、休闲几大系列“无所不能”的旅游境界。晋中市文旅局介绍说,“十三五”期间,晋中文旅业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努力从“高速”向“高质”转型发展。年,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地级城市;年,承办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峰会和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将晋中旅游发展推向新高度;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千亿”目标;年,晋中正式被国家文旅部和财政部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1.16亿人次,同比增长18.36%,实现旅游总收入.03亿元,同比增长17.17%;年,提出“坚持以文促旅、以文化人,用好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公共文化示范区三大国家级平台,进一步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把文旅康培育成晋中城市形象和民生幸福产业的亮丽品牌。”战略目标,为持续做大做强全市旅游产业明确了任务表和路线图。
靓丽的成绩单,是对晋中文旅业发展成果的最好评价。但晋中绝不会满足于此。
随着旅游产业加快升级,旅游需求从“有没有、缺不缺”向“好不好、精不精”转变。面对这样一场大转型,经过一系列思考与探索,晋中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融合发展才有前景。
以“旅游+”为思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把握“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诀,晋中持续加快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开辟了日渐多元的产品种类,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产品体系,推动文化旅游价值链和产业链不断延伸。“旅游+商业”,万达广场、奥特莱斯等国内一流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旅游+体育”,建成国内一流的李宁国际滑雪场,滑雪成为冬季旅游的亮点;“旅游+农业”,千朝谷、黄土农言等一批农业旅游项目受到青睐;“旅游+工业”,红海玻璃园、鑫炳记文化园等一批工业旅游点成为打卡胜地……
通过“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晋中持续不断推动文旅融合,创新求变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深度挖掘晋商人文资源与历史,改造、开发和提升平遥古城、静升古镇、晋商大院等文化项目;开发利用山西和晋中的农耕文化、说唱歌舞艺术、民间工艺、民俗传说等民间文化,提升晋中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陆续推出平遥国际摄影展、灵石版画双年展、太谷孟母文化节、祁县王维诗歌节等15个文化名片……奏响了“诗和远方走到一起”的动人乐章。
晋中乔家大院
用开放思维引领,以改革创新为手段,以引领示范为目标,依托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以及特色产业等资源优势,晋中大胆探索实践,晋中把培育文旅产业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柱,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推动转型的重要方向,把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综合改革平台及载体,把全市当成一个“大景区”来打造,走出了一条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
如果用更形象的说法,可以表述为——晋中全域正在构建以“游山西·读历史”为主线的“两心两带三圈”发展新格局。“两心”:以市城区、平遥县为两个区域中心,扩大城市服务功能和交通集散功能。“两带”:一是平川国道串联的晋商文化廊带,二是东山“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串联的太行风光绿带。“三圈”:一是以市城区、榆次区、太谷区、寿阳县为组团,以“四个百里”为支撑,三十公里半径的都市休闲旅游圈;二是以平遥县、祁县、介休市、灵石县为组团,以高等级景区为支点,五十公里半径的晋商文化旅游圈;三是以左权县、和顺县、榆社县、昔阳县为组团,以百里太行画廊、左权民歌汇莲花岩景区、云竹湖旅游度假区为亮点,一百公里半径的太行风光旅游圈。总之,力争在年底创建完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晋中,正朝着全域、全时、全景的旅游远景目标不懈努力。文化旅游产业将成为晋中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今的晋中,就像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子,漫步而来,向全世界尽情展示着她的魅力与风姿。
晋中,怎么能够不爱你?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孙佳森张扬
摄影: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寇宁马立明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秦小茜
值班主任:山西晚报张红霞
值班编审:山西晚报任俊兵
本文来源:山西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