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里的河北解读太行东麓说古县

白癜风治疗QQ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1233.html
阅读提示亿万年的地理变化,在太行山东麓形成了一连串山前冲积平原。这里土壤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润,适合人类聚居生息,成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许多有着千年历史的河北古县、古城,犹如一串明珠,闪耀在太行山东麓这条文明长廊上。这些千年古县、古城,它们的名字在解释了自身来由的同时,也刻画了文化演进的轨迹,诠释着时代内涵。这些地名,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起,燕赵文化的形成,也见证了这片土地曾经的繁荣。位于平山县的古中山国遗址。河北日报记者田明赵海江摄从唐县到易县:地名里的文化基因河北,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这些古县也是河北地名文化的重要载体。涿鹿、易县、滦州、涿州、定州、灵寿、赞皇、元氏、赵县、武安、魏县、武强……细数河北“千年古县”不难发现,它们大多分布在太行山东麓或燕山南麓的山前平原或山间盆地,尤以太行山东麓居多。在太行山东麓的古县中,唐县的地名由来最为古老。“尧山”“唐尧路”“唐尧公园”“大白尧村”“尧康医药”……行走在唐县,经过的乡村、道路、公园、企业,它们的名称中有一个字出现频率极高——“尧”。唐县人用这种命名方式,纪念传说中曾居住在这里、被历代帝王推崇和称颂的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唐尧。唐县的“唐”字同样源出唐尧。唐尧在这一带出生、封侯、建唐侯国、建都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尧天舜日”时代。所以,西汉置县时,将此地定名唐县。在河北,与唐尧相关的古县,不止唐县一个。《后汉书·郡国志》唐县条注:“《帝王世纪》曰:‘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庆都山。’”尧受封来到唐地,这里北有尧山、南有都山,唐地的治所在尧山脚下,尧的母亲庆都住在都山,尧登尧山向南眺望母亲居住的都山,便有了“望都”一词,这就是望都县名的由来。时至今日,望都县城依旧守望在唐县的东南。尧所处的时代,华北平原并不是今天这样沃野千里,而是河泽遍布。尧治下的唐县、望都一带,正处在湿润多雨期的滹沱河流域,水患一直是尧在位期间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史料记载,因饱受水患之苦,尧决定带领部落向西迁徙。尧一行顺着太行山东麓南下,从唐地一路向南经过行唐、灵寿、平山、井陉,之后过娘子关到达太原,在汾水流域定居下来。行唐,另一个古老的地名。战国时,行唐名为南行唐邑,西汉时置南行唐县。而南行唐,其实是对尧“于唐地向南行过此地”的纪念。另有一说,行唐之名源于唐尧南行去平阳即帝位经过此地。据《行唐新志》记载:“初,帝尧封于唐(今定州北唐城村)。后,诸侯来归,诣平阳即帝位,南行历其地,行唐之名由此始也”。今天,在顺平、定州等县市的地方志中,也都有关于尧活动的记载。与唐县紧邻的易县,其地名由来同样可以上溯到久远的年代。据《隋书·地理志》记载,隋开皇元年(年)置易州,十六年(年)置易县。易州、易县皆以易水得名,而易水之名源于约年前在此定居的有易氏部落。易水,一条发源于太行山的河流。它的名字,常常跟一则中国人熟知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约公元前4世纪,燕昭王在易水河畔筑武阳城,是为燕下都。经过多年韬光养晦,燕国国力大增,盛极一时。燕昭王死后,国力式微,影响力日益衰减。燕国再次为历史铭记,则是因为亡国前夕“荆轲刺秦”的故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如今,这段故事已经与易水、易县这些地名一起,深深烙印在燕赵文化之中。今日的易县狼牙山景区,山顶“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如同一把利刃,兀自耸立,直刺苍穹。这座纪念塔,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所设。年,为掩护部队撤退,五位勇士登上狼牙山主峰,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条绝路,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大义凛然,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勇武任侠、不畏牺牲的精神跨越千年,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传承。从唐县到易县,地名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起,记录了从传说时代到文明时代的过渡,慷慨悲歌的人文气质也内化在中国人的精神记忆中。依托唐尧文化打造的唐尧博物馆大气恢宏、古韵典雅。河北日报记者史晓多摄从灵寿到正定:地名里的繁荣历史沿太行山东麓一路南下,至今天石家庄附近时,元氏、赞皇、井陉、灵寿、赵县以及正定等多个千年古县汇聚于此。千年古县如此密集分布,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极为少见。这几个千年古县中,赞皇的名字最为古老。据《赞皇县志》记载,西周时期,周穆王姬满讨伐犬戎曾到此登临,在境内巑(cuán)山(今赞皇山,县城西南)战胜犬戎,遂以“上天佐助”和“赞颂皇权”之意封巑山为赞皇山,始有赞皇之名。今天石家庄一带的太行山及其山前平原地带,曾处于早期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的交融地带。从西周起,这里就成为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频繁争夺、竞存、交流、融合的舞台。中山国是东周时期白狄部落鲜虞氏在今天的河北中南部建立的国家,对这一带尤其影响深远。《史记》记载,春秋晚期,公元前年,白狄鲜虞在中人城(今唐县西北)建立古中山国,后两次被灭国又复国,公元前年前后定都古灵寿城(今平山上三汲村),公元前年被赵国所灭。灵寿,从木而名,以远古本地生长的一种能使人敏思捷行、延年益寿的奇木——灵寿木取名。定都灵寿后的80余年时间,依托太行山山前平原和滹沱河之畔的地理优势,古中山国迎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强盛时期,古中山国成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疆域涵盖今河北保定市南部、石家庄市大部、邢台市北部及衡水市西部,南北约公里,东西约公里。今天生活在燕赵大地上的我们,脚下有很大一部分土地,其实曾属于古中山国。石家庄附近古城古县分布如此密集,与古中山国的关系密不可分。灵寿作为河北先秦时期三大故都之一,当时是“方五百里”内的中心城市。元氏、井陉、赵县战国时也都曾归属古中山国。古中山国还在今石家庄市区东古城村一带置东垣邑,东垣是正定历史上第一个行政地名。此外,古中山国在疆域内还建成了十几座重要城邑。古中山国灭亡之后,原属古中山国的元氏归属赵国,赵孝成王十一年(前年)封公子元于此,建元氏城,元氏由此而得名。汉高祖三年(前年)正式置元氏县。元氏县始置至今长达2多年,其专名“元氏”世代传承,沿用至今。赵国灭古中山国的战争中,夺取井陉口成为关键。赵国计划从太行山以西出兵,经井陉道,与北上赵军配合,攻打古中山国。当时,井陉口为古中山国所控制,赵国便设计攻取东垣、石邑(今石家庄市鹿泉区东南)等要点,控制了井陉道太行山以东出口。自此,赵国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井陉,是连接晋冀的咽喉要地,先秦时期即有井陉塞之名,被称作“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井陉塞又名井陉口,也称土门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井陉于秦时置县,名称沿用至今。所谓“井”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称“四方高,中央低,如井,故曰井陉”。所谓“陉”,即山脉断裂之地。井陉又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之说。太行八陉,指的是太行山脉中被河流切割成的河流谷地,也是人们穿越太行山的必经之路。太行八陉中,井陉贯穿太行山,连接了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华北平原与汾河盆地。中国现代地质学先驱丁文江认为,“太行山的路没有哪条有井陉重要,因为它是太行山里唯一可走大车的路。”井陉西端是富庶的太原—晋中盆地,东端则连接了广阔的华北平原,作为连接两个地区的交通命脉,这条通道也是人员和商贸物流的大通道。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贸易便利,支撑了井陉的长期兴盛。自秦以来,直至20世纪初正太铁路通车的两千多年里,这条通道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井陉及其周边地区。处于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土地肥沃,河流众多,交通通达,为古县古城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赵县,古为赵国地,今县城历为赵郡、赵州治,赵州之名沿用长达年。“赵”之专名传承至今,皆沿袭赵国、赵郡和赵州之“赵”字。提及赵县,最负盛名乃是赵州桥,赵州桥的建造,与发源于太行山的河流有关。隋朝时,赵州(今赵县)就成为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从赵州出发,北上可抵重镇涿郡(今涿州),南下可达东都洛阳。然而,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却被城外的洨河所阻断。因此,在洨河上修建一座坚固耐用的桥梁,就成为太行山东麓恢复畅通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工匠李春提出了独具匠心的设计方案,这是中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千年古桥,由此而成。正定,另一座千年古城。山前平原的肥沃土地、四通八达的交通区位,让这座古都建城0多年来一直是华北平原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政治、军事地位显赫。赵县、正定,都曾有过极其繁荣的文化。赵县,除了有赵州桥、永通桥代表的桥文化,还有柏林禅寺、陀罗尼经幢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及遗留下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足以窥见其历史上的繁荣。源远流长的历史,也给正定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正定古城内,佛刹众多,古建林立。古城古县的兴盛,离不开自然的孕育,而这些名建古刹也正是太行山东麓物华天宝的最好注脚。燕下都遗址出土的九鼎(河北博物院藏)。河北日报记者曹铮摄从武安到临漳:地名里的山水孕育太行八陉中的滏口陉,自古以来是山西上党地区进入华北平原的捷径和必经之路,此地形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武安正处于滏口陉的要冲地位。武安的地名由来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武安始建县于汉高祖初年,至今已有2多年。武安之名,含有“藉武而安”之意,既说明武安自古为烽火狼烟争战之地,又含有动乱中的人民期盼平安的愿望。武安还与三位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有关,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苏秦、白起、李牧先后被封为武安君。在今天武安市域内,有一处赫赫有名的考古遗址——磁山文化遗址。这里的考古发现表明,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种植谷物、饲养家禽,制作生产、生活用具,进入了最早的文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处于太行山山前地带的武安,就已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成为重要的农业产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催生出了新石器时代灿烂的磁山文化。磁山文化遗址,不是太行山东麓地带文明遗迹的孤例。保定易县北福地遗址、保定徐水南庄头遗址、石家庄市长安区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石家庄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在地图上将这些地点串联起来,一条史前文明的走廊雏形初现。太行山绵延八百里,上接燕山,下衔秦岭,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地理分界线。在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变化中,由于地势落差,发源于太行山的水系一路向东奔涌,河流挟带的泥沙在出山口附近沉积,形成了一连串冲积扇平原。这些山前平原连接在一起,由北至南,形成了一条平行于太行山的廊道。这条廊道上,土地肥沃,水土条件适宜,适合人类聚居生息,成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从最早的人类聚落出现,到最早的古都、古县的孕育,沿着太行山东麓平原,唐县、易县、元氏、赞皇、井陉、灵寿、赵县、正定、武安……把这些千年古县的地名串联起来,不仅与史前文明密集分布的太行东麓走廊神奇重合,也与今天仍承担着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重任的“京广线”重合。这条文明走廊在河北的最南端,就是临漳。临漳,今县境为古邺地。春秋时,齐桓公始筑邺城,西汉置邺县。邺城历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为六朝古都。西晋建兴二年(年),因避愍帝司马邺讳,更名为临漳县。临漳,以北临漳河而得名,临漳二字最早见于曹植的诗句《登台赋》。北周建德六年(年),临漳县治移至邺城东二十里处。北周大象二年(年),邺城毁于战火。今天的临漳县城以西、距离太行山直线距离50公里左右地方,就是邺城遗址。这个曾经辉煌了四个多世纪的古都,如今地面还遗存有铜雀、金凤、冰井三台的部分夯土台。邺城作为地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它却留给后世一份宝贵遗产,它是我国第一座先规划、后建设的都城,开创了宫城—皇城—都城“中轴线”的城市格局。这种都城建设方式,为历代所沿袭。隋唐时期的长安、洛阳,北宋东京汴梁,元明清时期的北京,皆继承了邺城开创的“中轴线”模式。邺城,还是西门豹投巫治水发生地,是建安文学发祥地,也是佛教文化繁荣地。曹冲称象、七步成诗、文姬归汉等成语典故发生在这里。“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至今传诵。邺城的繁荣兴盛,同样与其地理位置相关。邺城,西侧紧邻滏口陉,扼守交通要地;南部古黄河流经,多条河流环城而过,形成天然的护城河;北靠辽阔的河北平原。整体上处于太行山东麓交通通道上,“据河北之襟喉,为天下之腰膂”是对邺城地理位置的真实写照。无论是武安还是临漳,其兴起繁荣既离不开太行山的孕育,也离不开母亲河的滋养。早在磁山文化的形成中,河流的作用就不可小视。磁山先人在发源于太行山中一条小河——南洺河边的台地,筑巢而居,耕耘渔猎,温顺的河流为古磁山人创造了较好的生存条件,对孕育出灿烂的磁山文化功不可没。至于临漳,漳河千百年来为这座古县提供水源和便利的水上交通,其名字以漳河命名,河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细究河北的千年古县,无论是位于燕山山前的卢龙、滦州,还是太行山和燕山交界地带的涿鹿、蔚县,其形成都与太行东麓的一系列古县道理相通。沿太行山东麓向南,河流对文明孕育的作用越来越大,行至太行山东麓南端、今邯郸附近时,由于有古黄河等水系存在,极大影响了如武安、临漳、鸡泽、魏县等古县的形成。武强,就是一个远离太行山、燕山山麓的古县,历史上由于有滹沱河、漳河、滏阳河、龙治河、朱家河等多条河流流经,水源充沛,孕育而成千年古县。这也恰好反映出河北古代文明由山向水的趋势——最初的古县、古城在山前平原兴起,随着河流的延伸,逐渐延伸、扩大,向更广阔的平原走去。(河北日报记者魏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9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