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黄河脉动看今朝

滔滔黄河水,漫漫岁月长。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西起青藏高原、东入渤海,既是横亘在神州大地上九曲十八弯的大写意,也是奔腾在华夏文明中波澜壮阔的大历史。

作为贯穿东西的大动脉,黄河不舍昼夜川流不息,公里水流泱泱,79.5万平方公里吐纳万千,每一次脉动都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命运、关联着中华民族的走向、也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黄河长治久安关系治国安邦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牵挂在心。年7月,在生机盎然的塞上江南,他强调要加强黄河保护,坚决杜绝污染黄河行为,让母亲河永远健康。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赴宁夏考察,到黄河边实地调研。跟随总书记的足迹,我们重温黄河治理的峥嵘岁月,感知母亲河的发展变迁。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年文明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鉴古而知今,见黄河而知天下。读懂了黄河的发展史,才能读懂中华文明史。

从时间维度看,黄河在宇宙洪荒中涌动,在日月轮回中积蓄,经历风霜雨雪的自然洗礼,雕刻时光流转的历史印记。天地开合之时,黄河边流传着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的远古传说;旧石器时代,黄河哺育着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许昌人;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繁衍着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多年文明繁荣,黄河流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滋养着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在星星之火燎原当中,黄河见证了红军长征的英雄史诗;在民族存亡危难关头,“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呐喊响彻全国。

从空间维度看,黄河既有源头处汩汩清流的澄澈温婉,也有壶口瀑布一泻千里的气壮山河;既有宁夏平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开阔壮丽,又有山西河津“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雄浑狂放。黄河穿峡谷、过湿地、跃高原、经沙漠,跨越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四个地貌单元、三级地形阶梯,途经9省东流入海,以占全国2%的水资源量支撑着全国12%的人口、13%的粮食产量、14%的GDP和60多座大中城市、能源基地的用水需求。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黄河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用涓滴河水汇聚万里巨川,用自然造化冲击山川河道,用包容万象肇启华夏文明,它不仅是奔流在神州大地上的母亲河,更升华为一种精神象征。

华夏大地的忧患河·70年岁岁安澜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接受黄河自然恩惠的同时,也始终在同水旱灾害作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早在战国末期,黄河就有“浊河”之称。因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水流中带有大量泥沙,含沙量位居世界第一,“善淤、善决、善徙”成为黄河治理必须直面的问题。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曾经的黄河之殇,让沿岸百姓世世代代饱受旱涝之苦,从先秦到解放前的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多次,改道26次,北达天津,南抵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

历朝历代从未放弃与黄河的“沟通”与“对话”,从大禹治水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到明朝潘季驯的束水冲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雍正二帝在嘉应观御碑亭留下“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与黄河和谐共处的方式,可屡治屡决的局面始终没有根本改观。

转折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极为重视,大规模的治理保护工作渐次展开,让“喜怒无常”的黄河水也改了脾气。

年10月,毛泽东主席把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出京视察选在了黄河边,他察看防洪工程建设、了解黄河治理情况,号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此行中,毛泽东主席还为人民胜利渠启闸放水,这是新中国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自流灌溉工程,谱写了开发利用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的新篇章。

不论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为黄河下游防洪减淤,还是名院士联名呼吁解决黄河缺水断流问题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70年来黄河治理的成功,离不开制度优势与制度保障。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越性,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近10年孕育新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作出重要指示并召开座谈会。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思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保护黄河成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年3月,习近平在河南兰考调研时,专门来到黄河最后一弯——位于东坝头乡的黄河岸边,向地方干部询问黄河防汛情况。

年8月,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习近平连线接通了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观测点。在听取青海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他提出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

年6月,在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习近平用黄河孕育的吕梁精神鼓励当地干部群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年8月,在甘肃省兰州市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习近平俯瞰堤坝加固防洪工程,察看黄河两岸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情况,并在次日听取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提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年9月17日,习近平在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眺望黄河郑州段。

年9月17日,习近平前往河南省郑州市黄河博物馆、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就黄河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进行调研,并在次日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河流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

在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两次提到“黄河”。

今年1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主持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

今年4月在陕西考察时,习近平强调“推动黄河流域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年5月12日,习近平在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考察汾河水治理及沿岸生态保护、城市环境建设等情况。

今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习近平前往黄河第二大支流,考察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和城市环境建设情况,并提出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山西沿黄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系百姓福祉。习近平总书记一路思考、一路嘱托,心之所向、尽在人民。

文字:邝西曦,统筹:杜尚泽,图片来源:新华社摄影:谢环驰王晔鞠鹏李学仁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