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一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单

9月26日记者获悉,《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通知》已正式发布。

  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经过推荐、评审和公示等程序,文化和旅游部认定家单位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河南共有12家保护单位入选,涉及民间传说、传统美术、小吃技艺、传统医药、民间习俗等多种类别。

  这12个非遗项目名称与保护单位分别是:

①玄奘传说,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文化馆;

②陕州锣鼓书,三门峡市群众艺术馆;

③幻术(宝丰魔术),宝丰县人民文化馆;

④烙画(南阳烙画),南阳市烙画厂;

⑤鲁山窑烧制技艺(鲁山花瓷烧制技艺),鲁山县文化馆;

⑥金镶玉制作技艺(郏县金镶玉制作技艺),郏县文化馆;

⑦小吃制作技艺(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西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⑧中医诊疗法(张氏经络收放疗法),医院;

⑨中医诊疗法(宋氏中医外科疗法),医院;

⑩农历二十四节气(内乡打春牛习俗),内乡县县衙博物馆;

庙会(商丘火神台庙会),商丘市睢阳区文化馆;

祭典(老子祭典),鹿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项目简介

  三门峡市陕州锣鼓书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曲艺艺术,流行于豫西陕州、灵宝、卢氏、洛宁以及相邻的山西平陆、芮城、夏县一带,这些地区历史上归陕州所辖,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古代的祭祀、跳神活动,艺人们世传四句常用的开场白:“三皇治世留根源,留下鼓乐开丝弦。鼓乐丝弦把神敬,神人得位民自安。”

  陕州锣鼓书为坐唱形式,它的语调和唱腔与秦腔、蒲剧、眉户类同,唱词语言用豫西、晋南地区的中原官话及汾河片方言演唱,句式结构多为上下句。其主要演奏乐器为四股弦,演唱时有锣、鼓伴唱击节而得名“锣鼓书”。

  陕州锣鼓书传承久远,曲目、音乐基本保持原生态,演奏形式独特,地方特色鲜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每个书班少则四五人,多则七八人,每人根据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用不同音色扮演不同人物,主唱者一人自唱、自拉、自打,操作多种乐器。

  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王晓亮

审核:上官英敏

编辑:袁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60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