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支持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山西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整个流域乃至全国至关重要。当前,国家正在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山西代表团提交全团建议,建议把山西黄河流域地区作为重点纳入该规划,并提出具体建议:将山西列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支持山西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范围;将三晋文化纳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将以汾河为主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列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将晋陕蒙(忻榆鄂)黄河金三角合作区上升为国家级功能平台;支持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阐释了保护黄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加强领导的重大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进一步为我们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提供了指路明灯、制胜法宝。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黄河流经我省忻州、吕梁等4市19县,黄河山西段总长公里,占黄河流域干流河道总长度的17.6%,占中游河道总长的80%,山西境内黄河流域涵盖11市86县,流域面积9.7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12.2%,占中游流域总面积的28%。境内黄河流域年平均水资源量占黄河流域的10.5%,水土流失面积3.78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4.4%,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62%。把山西黄河流域地区作为重点纳入该规划意义重大。

山西是黄河流域重要能源基地,是华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同时也是发展和保护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当前,国家正在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建议把山西黄河流域地区作为重点纳入该规划,具体提出如下建议:

建议将山西列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支持山西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范围,支持将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纳入国家重要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的北方防沙带,支持山西黄河流域淤地坝、旱作梯田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支持山西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范围,将15度-25度坡耕地、非贫困县陡坡梯田以及采煤沉陷区、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区、整村移民搬迁区等适宜退耕的地类纳入退耕还林范围。

建议将三晋文化纳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提高山西文旅产业影响力,将三晋文化片区作为黄河文化的重点区域打造,进一步推广其内含的根祖文化、红色文化、德孝文化、晋商文化、佛教文化和古建文化。支持山西开展沁河古堡群世界文化遗产申遗工作,加强山西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升。支持山西建设黄河流域高品质文化旅游带,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

建议将山西“七河”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列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山西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启动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山西已出台一系列生态修复规划。“七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必将有力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对筑牢筑好京津冀生态屏障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建议将晋陕蒙(忻榆鄂)黄河金三角合作区上升为国家级功能平台,重点支持忻州、榆林、鄂尔多斯三市在能源基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文化弘扬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区域合作。支持三市打造能源区域合作引领示范区,发挥“能源强区大区要区”的比较优势,加快以清洁能源、煤油气精细化工为核心的能源化工产业集群高端化发展,推进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煤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建设区域矿产资源、化工产品交易中心。支持三市联合建设黄河国家生态示范区,推动三市联动治理黄河生态环境,加快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长城沿线防护林带建设,抓好黄河沿岸山体和道路绿化美化,统筹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支持三市打造国家级黄河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依托黄河大拐弯区域丰富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西口移民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民间文化艺术,突出文化的融合性,推动区域黄河文化进一步弘扬。支持规划建设忻州—榆林—鄂尔多斯高铁,打造提升三市区域现代交通体系。

建议支持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战略意义重大,可确保黄河下游长治久安,古贤水库可拦截年左右黄河干流泥沙,能维持中水河槽行洪输沙功能,确保黄河下游百年安澜。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古贤水利工程建成后,水力发电能有效改善华北能源结构,进而降低粉尘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可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有效拦截西北的沙尘,为首都建设起一道绿色屏障。可改变沿黄两岸贫困面貌,水库建成将改善沿黄0多万亩水浇地的灌溉条件,促进几百万农民增产增收,带动吕梁山和陕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经过20年的努力,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已取得一定进展,目前,仅剩环境影响评价、用地预审等几项前置手续正在加紧办理。恳请水利部尽快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家发改委审批,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本报记者李炼

本报北京5月28日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2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