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汾河 >> 汾河介绍 >> 秋游山西园

秋游山西园

作者:化茗小静中秋时节,绿博园开园在即,应友人之邀,结伴赴黔南,畅游山西园,采撷三晋绿韵,憧憬表里山河。八月的黔南都匀市山峦层叠,连绵起伏,绿林密布,森林覆盖率达69%。这片方圆20平方公里的青翠,包含了丰富的山、水、林、田、湖、草六大生态要素,组成这座城市呼吸吐纳的“绿肺”,其源源不断提供的负氧离子,让高原桥城充盈着生命活力。在这里,我们饶有兴趣地迎着蒙蒙细雨,与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约会。这里拥有56个园区,各园区依据本地风情,尽显特色:以上海、江苏、台湾为代表的南方园区,山清水秀,富有诗情画意;以黑龙江、内蒙古为代表的北部园区,彰显辽阔草原及“北大仓”等地域特色,令人神往……而更吸引我们眼球,耐人寻味的则是山西园。山西园位于绿博园中部展区,毗邻绿博园标志性建筑——花园餐厅。该园入口是一座古朴典雅的牌楼,木结构斗拱建筑,石墩红柱双层出檐设计,两树桂花飘香四溢。通过牌楼,映入眼帘的便是砖雕影壁花墙,长达21米。影壁作为北方传统民居中常见的建筑,既可遮蔽视线,美化建筑,又符合“曲则有情”的设计理念,为山西园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感。这组影壁样式和内容均出自晋中的常家庄园,影壁正面中央雕刻着麒麟图,左右配春景图与夏景图,影壁背面中央是福禄寿图,体现着浓郁的传统吉祥文化韵味。汉唐时期的山西,森林茂密,河可行舟,山青水秀,生态优美。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初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2.4%。七十多年来,以右玉县为代表的山西人民艰苦奋斗矢志筑绿,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坚定不移改善生态,壮歌而行绿化家园。特别是近几年来,山西以每年造林万亩的速度治理荒山、扮美家园,倾力打造华北地区重要绿色生态屏障,努力展现“华北水塔”新形象。其中,年山西森林面积扩大到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2.79%;年底汾河入黄水质稳定退出劣Ⅴ类,实现了“让一泓清水入黄河”阶段性目标,山西成为年以来全国生态质量提高最快的省份之一。跨过垂花门,沿甬道南行而后左拐,甬道两侧的路缘花境格外引人注目:一排排四季菊含苞欲放,一簇簇绣球花争奇斗艳,一株株美女樱羞花闭月,一团团栀子花吐香如兰,吸引得彩蝶飞舞,似乎忘记游人的存在。一位管理人员告诉游人,山西园内移植着种花卉、42种乔灌木,10种水生植物,乔灌草科学搭配,不仅展示植物本身的色彩美,而且展现林草深度融合,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成果……园区正中的晋阳湖,湖水清且涟漪,荷花绽放,群鱼畅游,更听得潺潺水流之声。寻声溯流,园区北部最高点乃晋泉,泉水汩汩而下,流入汾河,尔后汇入晋阳湖。水流自北向南,将园区一分为二,东西两侧分别象征太行山和吕梁山。山西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大部分地区海拔在米以上,与其东部华北大平原相对比,呈现为强烈的隆起形势。境内七条河流中最大的是山西的母亲河——汾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晋阳湖位于太原晋祠北部,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属汾河流域重要湿地生态系统。晋阳湖之东是山西园标志性建筑“观稼阁”。它是绿博会56个展园中最高的、且可进入的楼阁。其建筑结构采用明三暗五格局,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登临“观稼阁”,更上一层楼,观瞻山西园全貌。其乃山西版图的缩影,东依太行山,西屏吕梁山。黄河自北向南而奔;汾河居北而出,贯穿中南,外河内山、山河相依,因而有“表里山河”的美誉。勤劳朴素的山西人民弘扬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境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书写了塑造表里山河生态美好壮丽形象,建设华北地区重要绿色生态屏障的秀美篇章。充分体现出影壁上山西园“表里山河美丽山西”的主题。山西园最特别的植物——唯一从山西运来的树种:省树国槐。国槐在国人心中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晋祠的周柏唐槐,逾千年而挺立,根深叶茂,福荫一方。洪洞大槐树下的18次大规模移民,让天下华人见槐思祖,乡愁涌动。云雾如同柔软的薄纱,随风飘动。来自宝岛的一位小男孩驻足大槐树,牵着母亲的衣角,认真地说:“妈妈,我想去山西游。”母亲抚摸着儿子的头,深情地说:“是啊,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唯到山西才是回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97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