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母亲河的生态之变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山西沿黄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年5月12日
习近平在视察山西时指出
汾河黄河的第二大支流
您需要安装FlashPlayer才能播放哦~请您点击安装后刷新页面
————张颐《汾河晚渡》诗云:
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蔟如蚁。
中流扎扎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
遥忆横流游幸秋,当时意气谁能俦。
楼红萧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
图为太原汾河公园内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
古时太原汾河汹涌,河上往来船只颇多,汾河古渡口上也是游人如梭。古人乘上船只游历于汾河峡谷之间,停舟欣赏夕阳西下美景之时,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对汾河赞美!
图为汾河公园河畔白鸥纷飞
汾河流经山西6市29县(区)
奔腾公里
养育着41%的山西人
是名副其实的山西“母亲河”
守护母亲河建设幸福河
与整座城所有人
和谐共生幸福照应
两个三年汾河更美了!
山西汾河,曾经由于开发过度、植被破坏、采砂排污等历史原因,一段时间河水几乎断流,污染严重。
汾河在太原市境内的9条主要支流被称为“九河”。围绕提升汾河水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太原市于年率先完成南沙河综合整治,年启动其余“八河”综合治理工程,后统称“九河”综合治理。此次治理采用标本兼治的方式,“标”是清淤,“本”是截污治污,并统筹道路改造、沿线整治,力争实现蓄水调洪、雨污分流、河水复清、中水回用的全方位综合治理效果。年工程全面完工,九条水系南北两岸新建15米绿化带,覆盖有20余种生态净化植被。
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就提出“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重要指示和要求。
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山西时,专程来到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沿河岸步行察看汾河水治理及两岸生态保护、城市环境建设等情况,对汾河沿岸生态环境的巨变感到欣慰。
从年到年,太原对汾河的治理让汾河旧貌换新颜;从年到年,总书记对汾河的期望令汾河生态美景如画。
如今的太原汾河景区
行成了宽米,长60公里的
碧水绿色景观长廊
成为全国最长的城市公园
母亲河,我们照料你!
近年来,山西先后出台各项规划,全面启动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汾河流域13个国考断面中,劣V类水质断面由8个减少到3个;并通过沿线城乡截污纳管、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措施,确保今年上半年汾河流域水质全部退出劣Ⅴ类。此外,汾河水量渐丰,地下水位连续10年回升。
现在,太原三山环抱、一水中分、一湖点睛,自然生态良好。汾河太原城区段两岸景观绿地平均宽度米,草坪、地被植物、水生植物达.98平方米,到此筑巢栖息的鸟类从治理前的不到10种增加至多种,其中不乏濒临绝迹的珍稀鸟类。北起柴村桥南、南至迎宾桥南,经过治理的汾河景区已成为省城市民游览观光、健身散步、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
幸福河我们期待你!
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指出,治理汾河,不仅关系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太原乃至山西历史文化传承。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不断增强太原的吸引力、影响力,增强太原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治山、治水、治气、治城”的环保“四治”要求,是习总书记在此次山西考察中首次提出的。环保“四治”既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延续,同时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具体诠释。环保“四治”不仅是对太原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对现代化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综合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一以贯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