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入黄河这里全国考核第二名
汾河退出劣Ⅴ类
一泓清水入黄河
黄河宁,天下安。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养育了山西近41%的人口。治理汾河,领袖嘱托,人民期盼,庙前村国考断面是汾河水质的晴雨表,代表着公里汾河两岸人民的生态福祉。如今,这个长期属于劣Ⅴ类曾被国家通报的断面,不仅取得了去年全国地表水改善率排名第二的好成绩,而且累计15个月退出劣Ⅴ类,实现了一泓清水入黄河。
汾河一路向南,进入山西最南端的城市运城,流经新绛、稷山、河津,在万荣县庙前村与黄河握手交汇,这里也成了汾河流域治理标志性的国考断面。
山西台记者孙梦醒:
这里是位于汾河下游的运城市万荣县庙前村入黄河口的国考断面,从去年四月到现在,这里的水质已经累计13个月达到地表水质Ⅲ类或Ⅳ类标准,结束了过去多年劣Ⅴ类水质的历史,正在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工程师常福亮运维监测站一年多,看到的水质数据变化可以用突破来形容。
庙前入黄口断面自动监测站第三方运维工程师常福亮:
汾河的水质从今年的2月份到6月份,连续5个月月均值已经达到了Ⅳ类水的标准,相当于不仅稳定地退出了劣Ⅴ类,也往上提升了两个等级。
由于庙前是最后一个国考断面,受上游来水影响极大。
运城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柴瑞萍:
从上游到下游持续下雨,上面冲刷力量太大了。咱们作为汾河末端,要承受各种各样的水体进来。
记者采访时,恰巧遇上了7月里的第一场大雨。
现场同期:
4点的数据,化学需氧量达到34。
柴瑞萍在手机上安装了4个水质数据app,随时分析数据研判。数据有变,沿河4个县的环保人员当即连夜进厂监管,严防偷排。
污染在河里,治理在岸上。今年,运城市多名基层干部沿河排查,找出56个雨污不分、在线监测设备老化等问题。经过逐一破解,各排污口全面达标。
运城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柴瑞萍:
我们运城市作为汾河末端城市,特别是对庙前断面的管控,我们更是重中之重。通过一分一分地抠,零点几零点几地抠,来保证我们的水质稳定达标。
汾河运城段,农村生活污水也是一道难题。原先,近百个村庄每天向汾河直排污水多吨,但因为分散、线长,运行成本大,不少农村污水处理站变成了“晒太阳”工程。
山西台记者孙梦醒:
可能您无法想象,这里可不是一个湿地公园,而是一个农村污水处理站。过去,黄村的污水是通过我身边的这个退水渠直接排进了汾河。现在,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一个排水口,这些水就是经过处理流出来的。我们来看一看,水已经变得很清了,而且我们闻了一下,没有任何的异味。
河津市黄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技术员张金山:
咱们滤床的下面有1米左右的滤料,每层滤料有不同的微生物,通过微生物的分解,有一部分植物吸收污水里面的氨、氮、磷,最后从污水变成了清水。
山西台记者孙梦醒:
这里是汾河下游的万荣县庙前村,为了把好最后一道关,让入黄的汾河水质更好,当地正在这里准备开工建设一个亩的“超级大湿地”,用效率更高、效果更优的水草,来取代野生散乱的芦苇丛,让汾河的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万荣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赵卫国:
建成以后,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堤内人工湿地,经过我们水生植物的组合进行预处理,如果上游来水在Ⅴ类水质的情况下,经过我们1.3万亩的人工湿地,出水口以后到达Ⅳ类水质,日出水量可以达到86万立方米。
现在的汾河入黄口,变成了人们休闲观光、接近生态的网红打卡地。
民间艺人:
现在这里水好了,环境也好了。我们几个凑到一块儿来。高兴!
民间艺人:
水很清,风景好,人的心情舒畅,总是精神焕发。
庙前村外,屹立了千年的秋风楼目睹了汾河千里迢迢,奔流入黄的历史巨变,标志着山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一次大提升。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级监察专员李凌昇:
我们要保护好华北水塔,以汾河流域国考断面全面退出劣Ⅴ类为新起点,持续巩固提升水污染治理成效,力争年底黄河流域及全省全面消除劣Ⅴ类国考断面,支持助推山西转型和高标准保护,建成三晋水清岸绿的生态河、幸福河。
图文制作:山西广电融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