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画家殷渭凌穷峰峦波澜之变于笔端忻州
对殷渭凌的画,我抱有明确的赞赏态度。尽管在看他的作品时,其他艺术潮流和艺术现象正在我的周围,但是他的画仍然以非常具有地域性、当下性的艺术特质,非常具有强烈和有力的视觉感染力,使我感觉到有一种满足了期待的愉悦,有一种世风之外的新鮮感,让我再一次领会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美学特征的神奇。
他的画给我的第一新鮮感,就是画中丘壑如明代恽向曾评黄公望之山水,已“尽峦嶂波澜之变”。这个“尽”字是“用尽全力”之意,那就不是随便地用力,而是全力以赴于重峦叠嶂的跌宕有致的变化,达到极端。换句话说,即殷渭凌山水画的显著特色在于丘壑构造之美。
他画的都是大画,表现的都是震撼人心的大景、大山、大水,追求的都是天高地阔的大气势、大趣味、大境界。画中的景观,偏重于自然景观,都是他家乡厚沃的黄土高原和举目无尽的山川写照。他很少画视觉狭窄的小景小趣,幅幅作品都不乏开阔的空间、层叠的峰峦、岩壑的起伏、云烟的变幻、丰茂的植被、隐露的密洞、弯弯的山路,偶尔也有历史的留痕。引人注意的是,他画的山水,布局多雄浑高旷,措景多繁富错杂,云山变幻无尽、结构穿插多变,绝无“千幅一面”的雷同。既不接近古人的游观山水和隐居山水,也有别于近人的江山新貌和名山胜迹,他力图展现的就是家乡原汁原味的山情水境,就是与人类同在的永恒自然,甚至具有原生态的平实感和朴素感。这种平实感和朴素感,缘于他的画中有生活、有激情、有思考,是一种不表现之美、不张扬之美,是一种含而不露、出乎本质的天然之美。尤其是景观的呈现,不取“恍兮惚兮”的模糊印象,不用提炼过甚的笔墨符号,而是以可称为“密体”的写实山水,以扎实稳健的画风,呈现出精工细腻的审美面貌,去展示浑凝厚重、苍茫郁结、磅礴沉雄的黄土大景山水的多种形态、多种体貌,为现代中国山水画之讴歌永恒的大美别开了新的生面。
他的卓荦之处在于山石体面交错与组合的多端变化,在于沟壑纵横、峰回路转、穷谷削崖的绚烂多姿。他十分重视引进西方的平面构成意识,注意大的对比与大的冲突,又与传统布局中的“势”及“开合起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的取景多为中景,如同把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拉近,天空很少,以突出笔墨表现的山川质势、景象具有随意截取的特点,有利于峰峦、丘壑、云树、溪水、村舍的多重组合、多方构想,以求“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万千气象。
他的画给我的第二新鲜感,就是画中笔墨如唐人孙过庭的书论所云,“穷变化于笔端”。所谓穷变化,就不是一般的变化,而是千变万化,变化到极致。也可以说,殷渭凌的大景山水尤以灵动万变的笔墨,立意造型,运情写境,构成他的山水画另一个显著特色,即精到微妙的笔墨之美。
一般而言,“笔墨美”无一例外的只能是写意性、抒情性山水画,大凡写实性、理想性的山水画对丘壑构造的要求严格,难以发挥笔墨优势。讲究笔墨美的山水画,构造难以深入,真实性与丰富性较差,易于在较小篇幅里体现,画幅太大,很难做到笔精墨妙,就连大师黄宾虹的山水画都是小幅规格比巨幛长卷好。
仔细品读殷渭凌的密体山水,他选择使用的写实语言,是高度重视用笔施墨的小写意方式,略有淡彩相助。他的笔墨首先强调的是服从于实景的表现,以书法式的律动引导景观的生成,特别对于山石结构和肌理的描写,已经形成一套在写实中参酌写意的勾皴点染之法,妙得表现对象的神、韵、理、气。他的用线笔笔中锋,或如折钗股,圆润有力挺拔;或如锥画沙,平稳持重,处处着力;或如高山坠石,有力度、有分量;或如屋漏痕,行中有留,可断可连;更有中侧锋并用的灵活变化,线形粗细丰富、朴厚拙劲。他的用墨则不厌其繁,以干皴、渴点、细染辅助用笔,既重视墨的递增递减再现空间层次的由近及远,更以强化线条的组织和结构穿插,为他那深厚的人文内涵赋予笔墨互补、线面交错的厚重与壮实。为此他的鸿篇巨构不仅整体构造十分精彩,而他的笔墨则在线的曲折与变化之间、在墨的浓淡虚实之间,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与智慧,使实的画面造成空灵感,既重视客观的呈现,又注重主观的表现;既服从于造型,又有自身的审美价值。整幅画面其经营已“尽峰峦波澜之变”,其画法“亦穷变化于笔端”,他突破了大景写实山水的构造美与笔墨美不可兼得的警言,创造了完全符合传统的笔墨规律,又以他人所无的样式,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笔法、墨法的表现力。
以上所述,在他的《春云初起》《诚信家园·晋商遗风》《黄河古韵——老牛湾》《高原处处晋风流》《家乡情韵》《太行人家》《静静的龙凤坡》等一系列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进一步探讨的话,我们会发现,殷渭凌所渴求的丘壑之美和笔墨之美的兼容,都是围绕着意境之美而展开的。他似乎在描写这些无声山石的历史沧桑,绘出我们民族的过去与现在,这是充满生气的山景,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栖息之地,是我们为之动心动情的山河。只有对这些景物十分热爱和迷恋的艺术家,才能描绘出如此感情真挚质朴的画面。
清人笪重光认为,“从来笔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写照”。又说,“景不嫌奇,务求境实”,否则的话,“易失山水之真容”,一味笔墨贪奇,“多造林丘之恶境”。就此而言,殷渭凌的山水的根是扎在中国画传统的土壤中的,无论是丘壑的多变还是笔墨之探奇,都来源于他家乡北方的黄土高原,无论是塬峦宽厚、群峰逶迤,还是沟壑纵横,溪谷相抱,都是他实境写生的真切感受,由此他的作品充实而多样,没有空洞和重复的样式,都给人以蓬勃清新之感。从画面的直观来看,他的山水并没有惊世骇俗之象,也没有奇峦险峰怪石之贪,他画的就是黄土地上的大山大水的真容,那巍巍云山、茫茫塬峦、坎坷沟壑、稀疏林木、隐露窑洞、曲曲山路、滚滚黄河,以及雄关古镇,等等,都为他的山水由传统走向现代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殷渭凌庆幸自己生长在黄土高原这个名叫忻州的地方,它东倚太行,西临黄河,南屏中原,北望大漠,境内名山耸立、雄关遍布、长河奔流,有奇峰竟秀、古刹遍布的五台山,也有松涛万里的晋山之祖管涔山,还有穿山过峡的黄河、蜿蜒千里的汾河、奔腾不息的滹沱河,以及依山就势绵延不绝的古长城,正是由于这块土地的独特内涵和慷慨赐予,引发了殷渭凌立志于山水的志向和独领风骚的创造,于是便产生了他的黄土大景山水画的新体新貌。
然而,你一定很难相信,这些大格局、大手笔、大气魄的大景山水,竟然出自一位无学历、无家世背景、自学而成的画家之手。他就是一位蛰居于北方偏僻小镇的苦学男儿,这里有他对传统的採赜索隐,有他挥之不去的乡情,有他天赋过人的才情,有他“深于思,精于勤”的用功至深,更有他“胸怀远志、不畏近难”的宏伟目标。于是,走进山、贴近山、描绘山、读懂山,便成为他毕生的向往与追求。当然,在他的问学求艺过程中,曾得到当地名家陈巨锁、张启明、孟炳亨的耳提面命,尤其是在年于北京画院进修的那段日子里受业于王文芳老师,得以精进,更上一层楼。他说,诸师教诲,恩重如山,没齿难忘。
中国画的创作需要作者有宁静、虔诚的心态,这种心态来自于对艺术事业的执着和对名利的淡泊,最重要的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去做艺术学问。只有50岁的殷渭凌,前面的艺术道路漫长,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踏踏实实的、有事业心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懂得艺无止境道理的虚心艺术家。他不好高鹜远,不追名逐利,而是安贫乐道地在平凡、艰苦的劳动中,表现出一种崇高壮美的精神追求;在不知疲倦的勤奋创造中,在“山为我师,水为我魂,情为我笔”(殷渭凌语)的身体力行中,续写黄土山水宏大景观的特色与魅力。我相信,随着他对人生,对自然、对艺术规律的不断加深,他的艺术创造成果将不断发出更加诱人的光彩。
殷渭凌简介
殷渭凌,年生,忻府区人,年于北京画院研修,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第19期山水画高研班。现为山西省书协会员;山西省美协理事、主席团委员;山西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山西画院院聘画师;山西省文联黄河画派研究院研究员;山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忻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政协忻府区委员会第十三、十四届委员,忻府区文联工作。
作品荣获:山西省企业界书画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山水画四百家”;第五届海峡两岸书画展“山水百强”;入选庆祝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60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金海洋杯”首届晋北书画大赛一等奖;《第十五届山西省美术作品展》三等奖;山西省第十五届“群星奖”一等奖;“庆祝建党90周年山西省书法、美术作品展”一等奖;山西省第二届青年美展二等奖;“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山西省美展二等奖;山西省社会文化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二等奖;《第十六届山西省美术作品展》三等奖;新时代新展望新晋商新气象--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山西省书画佳作展三等奖。出版《万壑千岩·殷渭凌书画作品集》《乡情墨韵·渭凌写生集》《国酒书画》年第12期专辑。入编画集数十部等。
来源:忻州在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