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地理东西合璧,南北分流

不一样的塞上风光山西的地形很有意思,东西两座山,中间有若干盆地,从北向南不连续的有:大同盆地、忻定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很孤立,但不容易独立,因为闭塞,所以实际上对外交流的需求是比较大的。这是从山上来说的,叫:东西合璧。山西的水,西侧流过的黄河,类似于打酱油的,汾河的作用才算大,但山西的河流是辐射状的,吕梁山的水流入了黄河,太行山的水流入了海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桑干河,也就是北京永定河的上游。桑干河和汾河同源(管涔山),但一向南流,一向北流,“燕云十六州”其实就是永定河流域,桑干河和汾河,一北一南,这叫南北分流。永定河流域和燕云十六州位置所以,综合起来看,山西地形就是:东西合璧,南北分流。也可以这样说,古代中国(宋以前)是黄河流域的时代,中古以后(宋以后)是永定河流域的时代。古代运河,中通洛阳,但随着黄河水量越来越低(据考证夏以前为目前水量3倍),漕运能力逐渐消失,运河的影响波及不到西侧的关中平原,唐以后出现了“天子逐粮”的现象(东部的粮食运到关中走陆路,成本太高,于是首都东移洛阳)。原来的天下轴心是陇海线,后世的天下轴心是京广线,中国地理重心从东西向转变为南北向。原来秦始皇东巡,回去走的是娘子关、晋阳、咸阳这条线,后世中国以北京为中心,山西的位置就好比打酱油,交通区位导致了它的经济地位逐渐下滑。因此它距离北京很近,但心理距离却很远。只是毕竟离北京太近,也不至于消失没影。从地理上说,山西以西越来越干,山东以南越来越湿。很多时候可以清楚看出山西在历史上的活跃度,比如宋前的活跃期,民国的活跃期,晋商只是近30年才被发掘的现象,其实即使在它最辉煌的时候,也是低调到土里,否则一旦引起官方的警惕,那啥都干不了。晋商的活跃只得益于一点:官方没去管。说到人物,小编最佩服的只有两个人:晋文公,和阎锡山,没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9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