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镇城村5500年前,古人在太原的家

「本文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

太原尖草坪镇城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裴静蓉

主要参加人

冀瑞宝

太原,太,同“大”。原,“广平曰原”,望文生义,太原就是一块大平原。于是,很久很久以前,“前”到十万年那么久,太原就有先民繁衍蕃息。

学术上的说法,把这段历史称之为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再发展,就到了新石器时代,先民依然在这块土地上劳作生活。年,我省考古工作者从太原市国科大材料能源学院附属中小学建设项目施工区域内,发现一处距今有多年的仰韶文化遗址,这是近年来,太原盆地内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史前聚落,也是迄今为止,太原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在这片遗址中,发现了不少陶器,也发现了当时独有的“五边形”房屋建筑基址,可以说多年前,在太原这片土地上,古人类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最早的“家”。

镇城遗存,再现古人生活痕迹

遗址位置,在太原市尖草坪区柏板乡镇城村。这儿地处长梁背山山前的冲积扇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但也算平缓,西南大约5里是汾河,东北大约3里是柏板河,不远不近,既无水患之扰,又能供日常生活——文明总是伴水而生,此处也不会例外。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在遗址内共发掘仰韶时期灰坑98座,陶窑11座,房址2座;明清墓葬6座,出土了大量陶片以及石器、骨器、兽骨等。其中,陶片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灰陶为主,白陶仅见1件,据此复原出了彩陶罐、红陶素面敛口钵、灰陶碗、灰陶罐、白陶器座等。陶器多为手制加慢轮修整,素面,少数红陶上施黑彩,图案以圆点、直线、弧边三角、网格纹、刻划纹为主。这是考古学家们判断时代的重要依据,并据此判断此处遗址为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遗存。

在本次考古发现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发现了古人居住的房屋,一间只有32平方米的“蜗居”,是当时较为流行的半地穴式,平面略呈五边形。墙壁和地面被火烧过,所以显得很坚硬,这样做能减少潮湿,也稍微能避免滋生蚊虫。地面上有三排孔洞,考古学家没有发现明显的木柱痕迹,但除非要支撑屋顶,也想不出来别的作用。就在这里面出土了许多陶片,考古学家们辨别出来的有陶釜、陶罐、陶钵、尖底瓶等物,所以,这便是此间主人的“起居室”了。

房屋南边发现了一个圆形灶坑,直径约1米,深0.5米,灶坑壁面为坚硬的红烧土,底部平整,有青灰色烧结面。灶坑东南边有直径0.3米的烟道与其底部相通,壁面也为红烧土。此处也出土了许多红陶片,分辨出来的有陶钵和尖底瓶,在烟道近灶坑处还发现了一个完整的灰陶罐。

考古学家们还在这儿发掘出了一些器物,石刀、石斧、研磨器、骨锥、陶纺轮等,他们推测,这时的社会形态处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过渡的阶段,所以我们大概可以知道,此处的主人过得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汲水而饮,炊釜而食,纺织而衣,掘穴而眠,仰可观星汉之壮,俯可见山川之美,很像中国第一首诗中说的那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两具灰坑内人骨,将时光转向“义井”

房屋遗址的发现,让我们畅想了美好的田园生活。但是古人的生活真的如此悠哉吗?据考证,仰韶文化时代人类的平均寿命不过二十四五岁,疾病、战争、野兽、自然灾害等均是夺走古人生命的不可抗力。当然,也由此留下了很多疑问。

在此次遗址考古发现中,在房屋附近,考古学家发现了两具尸骨。据该项目负责人、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裴静蓉介绍,一具是年约28岁的成年男子,一具是6-7岁的女童,男子俯身而卧,左臂置于身侧,右臂置于背后,下肢交叉,似有捆绑的痕迹。女童侧身置于男子腿部,上肢置于头部,下肢微屈。两具尸骨呈“十”字摆放。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