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历史知多少丨唐地归宿在哪里
上期我们说到,关于唐地归宿的七种说法,大多没有真凭实据,仅凭文献记载和传说附会演绎,以讹传讹。
那么,唐地究竟在哪里呢?
到目前为止,已在绛县横水镇以北发现了倗国西周墓地,在翼城县大河口村北发现了霸国西周墓地,在浮山县桥北村西南发现了先国商末周初的遗址和墓地,这就从地理位置上基本排除了唐在天马—曲村遗址南边和东部山地的可能性。
天马—曲村遗址西边不远就是汾河,司马迁的《史记·晋世家》明文记载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也就是说唐在黄河的支流汾河以东,面积百里见方,汾河以西被排除在外了。那么以曲沃县的天马—曲村这个早期晋国的中心遗址来推断,唐地只能在其北边的襄汾、临汾一带,甚至可以去更北边的洪洞县探寻。
甲骨文中记载有唐这个国家。在传世金文著录书和光绪版《山西通志》中著录了三件传世的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唐子祖乙”爵和一件“唐子祖乙”觯,它们可能是旧唐国国君的酒器。
“唐子祖乙”爵
铭文拓片
“唐子祖乙”觯
铭文拓片
有关“河、汾之东”,有人就说,既然说了汾之东,就没有必要再说河之东了,司马迁怎么这么啰嗦呢?难道汾河不在黄河的东面吗?
其实司马迁的意思是说唐在黄河的支流汾河的东面,单独说汾之东,恐怕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汾是哪一条河流,容易引起歧义,这样说就更具体一些。
即便这样,班固在《汉书·地理志》晋阳条中,还把汾河以西的晋阳作为唐的始封地来看待,引起许多误会,如果司马迁地下有知,他老人家也实在是无语了。
不管怎么说,目前唐地的具体位置还没有被确定下来。年在香港文物收藏家处发现了一件青铜器——疏公簋,铭文中有“王令唐伯侯于晋”的语句,反映出燮父徙晋是经过周王册命的。
但是为什么要迁都到晋地呢?我们推测,可能当时唐地使晋国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晋地作为都城更适合一些。我认为襄汾县陶寺遗址周围的西周遗址倒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也许它们可能与唐都所在的鄂地有关,只是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才能确定。
……
西周早期的疏公簋
疏公簋铭文
疏公簋铭文摹本
晋国六百年的动荡起伏
尽在《晋国兴衰六百年》
谢尧亭著
千字
内文全彩/软精装
三晋出版社
本书由历史学博士谢尧亭先生撰写,以近年来出土的有关晋国的考古实例为主线,如讲故事一般,把历史文献和实物遗存图片连缀起来,讲述了动荡起伏的晋国兴衰六百年,分为“叔虞封唐”“燮父徙晋”“西周时期的晋国”“翼与曲沃”“故绛”“新绛”“三家分晋”“晋国总论”等八个部分,是有关晋国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内
文版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