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奏响生态修复黄河大合唱精彩乐章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针对山西矿山生态修复历史欠账多、地质环境脆弱、治理恢复难度大等问题,我省强化改革牵引驱动,强力推动项目落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取得重大进展——

静乐县汾河湿地公园。(资料图片)

樱花迎春,丹若骄阳,紫薇染秋,腊梅傲雪……位于沁河支流丹河流域内的白马寺山,经过地面塌陷治理、矸石山治理、边坡加固、水源恢复、耕地整治和植被重构等生态修复治理,荒山披绿装,达到了与周围生态环境协调一致的效果,成为了晋城市区建设优良人居环境的一道天然生态屏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两年来,山西省高标准编制出台发展规划,高位部署推动,主动谋划作为,深度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明确了生态保护、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5个方面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推动山西沿黄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针对山西矿山生态修复历史欠账多、地质环境脆弱、治理恢复难度大等问题,我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改革牵引驱动,完善政策体制机制,强力推动项目落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取得重大进展,奏响了新时代生态修复“黄河大合唱”精彩乐章。

01:03

矿山生态修复筑牢生态安全“绿色长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直以来,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全力破解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如何双赢这个世界性难题。几代平朔人精心营造的复垦生态长廊,已成为朔州大地最为靓丽、最为壮观的一道风景线,开创了我国矿山土地复垦的先河。

记者了解到,中煤平朔矿区开发年限预计将持续到年,矿区面积将达平方千米,复垦面积将达到1.8万公顷,将为社会增加27万亩的优质土地,相当于5个澳门的面积。

山西省高位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治理,积极开展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重点城市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黄河流域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姚青林表示,我省全力开展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在7市27县实施了公顷治理修复任务。目前,项目主体已全部完工,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大力开展黄河流域重点地区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在6市29县实施了公顷治理修复任务,目前治理工程如期推进。今年还将启动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两期共公顷生态修复治理任务。

项目落实全面提升生态效益

青山在哭泣,绿树在呻吟,山涧的一草一木在年复一年中无奈地诉说。这就是山西汾西正晖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昌元煤矿上马之初井田范围内“千年火山”随处肆虐的真实写照。

通过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和推进,昌元煤矿已完工范围内随处可见的火区和塌陷区已彻底消失,大沟深壑被填平,小块地、裸岩地、火烧地、荒山荒坡变成了大块地、平地、梯田、林地,增加了土地面积,提升了土地质量,推进了绿色矿山建设,永久修复了脆弱生态,变“千年火山”为“万年绿色”。土地复垦率达到%,植被恢复率超过%。

针对国土绿化,省自然资源厅积极开展汾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公路和流域两岸绿化工程,营造水源涵养林10万亩,水土保持林5万亩,造林绿化总面积达到15万亩;推进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植树造林面积达到万亩,水土流失治理总面积达到平方千米;系统开展各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4个,退化草地补播及草地生物灾害防治2.8万亩,通过项目实施,将进一步打通吕梁山区生态廊道,筑牢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吕梁山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生态扶贫。

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曾波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实施的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涉及太原、忻州两市和万柏林区、尖草坪区、古交市、娄烦县、宁武县、静乐县6个县(市、区)81个项目,总投资83.07亿元。项目完成后,可综合治理地表塌陷及地质灾害面积74.77平方公里,水源涵养面积平方公里,农用地整治面积44.10平方公里,沟坡治理面积34.09平方公里。

产业富民生态保护修复助力高质量发展

静乐县丰润镇庆鲁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林业主导生态脱贫、康养产业致富三大举措,积极探索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的机制、体制,实现了生态改善、收入稳定、宜居宜业、老有所养。

在这里,构建起了“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对老弱病残等特殊贫困群体,通过“低保+养老+退耕补助+土地流转金+光伏、农机收益+政策措施+集体股份分红”等收益综合予以兜底保障。

生态环境治理全面提升了生态效益。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复垦土地的循环利用,大力培植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生态产业,为企业转型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在该公司一万余亩的生态示范园内,已建成了个日光温室,1.6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年产蔬菜余万斤、培养蝴蝶兰30余万株,还有一个年出栏肉羔羊余只的羊场。土地复垦造就了新资源,创造了新的生产力。

近日召开的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提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因地制宜推进生态富民、产业富民、技能富民,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建设。

姚青林表示,省自然资源厅将狠抓项目落实。按照《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及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完善项目标准建设,强化项目全程管理,系统实施生态修复。按照每年度不低于现存量30%的目标进行治理修复,确保到年底,基本完成我省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

本报记者王佳丽通讯员郭锋张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3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