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仍然是那个齐国,但国君已经不是那时的

脸上长了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98562.html

关于春秋和战国,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了明确的分界线:春秋为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战国为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止于公元前年(周敬王四十四年),共年。

春秋开始的标志,是周平王东迁。春秋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田氏代齐”。

公元前年,田恒杀齐简公,另立齐平公,实质性的取得齐国的政权。

春秋后期诸侯国地图

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年(周元王元年),止于公元前年(秦王嬴政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共年。

战国的终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这点毫无争议。关于战国开始的年代,作为司马氏的另一位大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认为战国从公元前年开始。

战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三家分晋”的完成。公元前年,韩氏、赵氏、魏氏三家派使者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封为诸侯。周威烈王面对既成事实,也只好顺水推舟,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

从此,晋国灭亡,韩国、赵国、魏国成立,战国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本篇文章要说的,就是“春秋之后,战国之前”的故事。

春秋,在齐国的“季世”中落幕

公元前年,相互争斗了半个多世纪的晋楚两国,终于决定达成第二次“弭兵之盟”。

“弭兵之盟”之后,江湖上迎来了三十年的整体和平,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在失去了外部威胁、也没有贤才辅佐之时,晋国和齐国这两个曾经称雄于世的霸主,逐步陷入凋零。

公元前年,齐国一代贤相晏婴,出使晋国。在酒席宴前,与晋国大夫叔向谈到晋国和齐国的政局时,不禁同时发出一声叹息。

公元前年,孔子停笔,不再记录《春秋》。同一年,田氏的田恒杀掉齐简公,另立齐平公,完成实质上的“田氏代齐”。

公元前年,田和废齐康公,并放逐齐康公于海岛,使食一城。

公元前年,田和自立为国君,被周安王册命为齐侯。

公元前年,齐康公死,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终于,田氏家族通过取代姜氏家族,实现子公司对母公司的反向收购,成功借壳上市。

不仅完成借壳上市,“田齐”的第三任国君田午,也搞出一个“齐桓公”的称号,史称“田齐桓公”。这位“田齐桓公”的在位时间是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刚好是齐桓公称霸之后的三百年。

这位“田齐桓公”也算得上励精图治,为后续齐国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他的一大功绩就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方办学的教育机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官方学术机构。一直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直到战国末期齐国灭亡。稷下学宫曾经前后云集孟子、荀子、慎子等诸子百家的各家代表,堪称百家争鸣。

还有一件事比较出名,就是他的死。这位“田齐桓公”,也叫“蔡桓公”,也就是成语“讳疾忌医”的来历。在神医扁鹊的两次提醒之下,田午都拒绝承认自己有病,终于在第三次的时候“病入膏肓”,不久后一命呜呼。

齐国仍然是那个齐国,但国君已经不是那时的国君。

战国,在“三家分晋”中开局

春秋五霸之中,真正能够达到“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霸主,当属齐桓公和晋文公。其他几位霸主,如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或为一时称雄,或者偏安一隅。

然而春秋时期最强大的霸主之一——晋国,在春秋末期却退出了历史舞台。到了战国时期,在七雄争锋的名单里面,缺少了他们的角色。

雄才大略的晋文公,开创了“三军六卿制度”,快速使晋国称霸于世。

随着一代雄主的凋零,“三军六卿制度”导致六卿的势力做大,并逐步把晋国国君架空。看看在晋悼公之后,晋国正卿(首席大臣兼中军元帅)的名单。

公元前年-前年,智罃(yīng),智氏,前中军将荀林父之侄。

公元前年-前年,中行偃,中行氏,荀林父之孙。

公元前年-前年,范宣子,范氏,士会之孙。

公元前年-前年,赵武,赵氏,赵盾之孙。

公元前年-前年,韩宣子,韩氏,韩厥之子。

公元前年-前年,魏舒,魏氏,魏犨曾孙、魏绛之子。

公元前年-前年,士鞅,范献子,范宣子之子。

公元前年-前年,智跞,智文子,智罃的曾孙。

整个朝局基本上被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和中行氏这“六卿”把持。随着六卿之间的斗争,后来六大家族变成四大家族、四大家族又变成三大家族。

到了晋国后期,晋国这家大集团的业务基本被赵氏、魏氏、韩氏三家子公司把握。最终晋国这家大集团,被拆分为赵、魏、韩三个独立公司。

在这个过程中,赵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晋国破局者——赵氏

晋国的“六卿”,是怎么逐渐变成最后由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呢?

从“六卿”变成“四卿”、再从“四卿”变成“三卿”,这里面的关键,就是赵氏。

两百多年之间,赵氏在晋国的命运起起伏伏,堪称“打不死的小强”。最终这只小强,成为了瓜分赵国的赢家之一。

赵氏奠基人与创建者

赵氏的奠基人,就是陪伴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并在晋文公复国之后,辅佐晋文公称霸的“晋国五贤士”之一——赵衰。

赵衰的儿子,赵盾,则是赵氏家族的创建者,他在父亲赵衰的基础上进一步壮大赵氏。赵盾先后辅佐晋襄公、晋灵公、晋成公,把赵氏家族在晋国的权势提升到顶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赵盾弑君”事件。

在赵盾之后,同父异母的兄弟赵括、赵同接手了赵氏的家业。此时的赵氏家族堪称权势通天,引起了晋国国君及其他大家族的共同嫉恨。于是就有了后来围绕赵氏的三次攻击。

第一次:“下宫之难”与“赵氏孤儿”

对赵氏家族的第一次打击,是晋景公联合其他大族,诛灭了赵氏一族。这个著名的故事,在历史上叫做“下宫之难”,在戏剧中叫做“赵氏孤儿”。

更加有意思的是,对于这段历史,史学界的两大权威著作《左传》和《史记》的记载竟然相互矛盾,完全不同。

《史记》的版本,描绘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奸臣陷害忠臣、幕僚忠君报主、孤儿忍辱负重,并最终成功复仇的故事。《左传》的版本,则记述了一个充满着不伦之恋、屠杀和权力斗争的阴谋。

在之前的文章里,对“赵氏孤儿”的历史专门进行了分析,实质上这是一场因为夺权而导致的政治屠杀。《左传》记载的是真实的历史,而《史记》中所展现的是历史之上的历史。

晋景公借助其他氏族之手,杀掉赵氏一门,并重新让年少的赵武接替,完美的铲除了赵氏一门在晋朝积累了三代的权势。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尽管赵氏一门仅剩下赵武这个赵氏孤儿,没想到这个赵武又是一个猛人,又重新把赵氏祖宗的基业建立起来。

在“下宫之难”发生仅仅二三十年之后,在“赵氏孤儿”赵武的经营下,赵氏重新成为晋国的大士族。

《史记》中记述的版本,正是赵氏在复兴、掌权以及最终建立赵国之后,对这段历史的粉饰。

第二次:赵氏内讧导致的“世界大战”

赵氏第二次成为晋国内部权力斗争的核心,起源于两个赵氏家族的内讧。此时赵氏的掌门人是赵鞅,他就是“赵氏孤儿”赵武的孙子。

为了区分产生内讧的两个赵氏家族,这个赵氏称作晋阳赵氏。晋阳赵氏是赵衰、赵盾、赵武的后代,是赵氏的正宗,都城位于晋阳(今天的山西太原)。

晋国还有一个赵氏,是赵氏的旁宗,都城位于邯郸,又称邯郸赵氏。

邯郸赵氏的创建者,就是在“赵盾弑君”事件之中,真正杀掉晋灵公的赵穿。事后赵盾并没有追究赵穿的弑君之罪,后来又把赵穿封到邯郸,所以史官董狐才把弑君的罪名算在赵盾头上。

赵盾和赵穿,本身就属于同宗的堂兄弟,所以赵盾为赵穿背负了弑君的黑锅。按理说这两个赵氏还是有感情的,但到了赵鞅这一代,同族关系早就烟消云散了。

于是两个赵氏的内斗开始了,晋阳赵氏PK邯郸赵氏。

此时晋阳赵氏的当家人是赵鞅,邯郸赵氏的当家人是赵午。为了五百户居民的问题,晋阳赵氏与邯郸赵氏有了矛盾,说到底就是利益之争。

公元前年,赵鞅让赵午把五百户居民迁入晋阳,而赵午不肯。赵鞅二话不说,杀掉了赵午。

赵午被杀的消息传到邯郸,赵午的儿子赵稷立即起兵造反。于是赵鞅顺理成章派军包围邯郸。

赵鞅杀掉赵午的时候,忽略了“六卿”中的另外两家——范氏和中行氏的感受。被杀的赵午是中行氏的外甥。范氏则因为长期遭受赵氏的压制,早就憋了一肚子火。

于是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就联合起来,抄起家伙猛攻赵鞅,为赵午复仇。其实说报仇什么都是幌子,看看地图就知道了。

晋国六卿的地盘分布,右侧画圈的为邯郸赵氏

邯郸赵氏的封地在邯郸附近。这块地盘正好在夹在范氏和中行氏之间。范氏和中行氏早就对这块地盘垂涎欲滴。更何况,如果要是晋阳赵氏把邯郸拿下来,岂不是更加做强做大赵氏的实力。这明显是范氏和中行氏忍受不了的。

范氏和中行氏联手出击,这下轮到赵鞅受不了了。不光邯郸没攻下来,反而被打得节节败退,直接退回了都城晋阳。于是范氏和中行氏围攻晋阳。

本来是两个赵氏家族的内斗,结果现在变成了晋国公族的大战。

晋国的内乱,让其他诸侯国看到了机会。齐国、鲁国、卫国纷纷表示支持范氏、中行氏。后来宋国和郑国也加入到这个联盟。

这下不得了,战争的性质进一步升级,从晋国公族的内斗变成了外部诸侯国出兵干涉晋国内政。

此时的晋阳赵氏,被国内两大士族和其他诸侯联军围困在晋阳,堪称命悬一线。

虽然命悬一线,不过赵国的这根线,也实在太结实了。范氏和中行氏的联军,围攻晋阳打了两年多,硬是没能拿下。

此时,晋国的另外三个大氏族却坐不住了,毕竟氏族之间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内部的事情应该内部解决。如果外部势力来干涉的话,性质就变了。于是智氏率领着韩氏和魏氏联军,对赵氏开始了营救。

这场发源于赵氏内部的斗争,到此时演化成了一场春秋的“世界大战”。战斗双方的两大阵营:

阵营一:范氏、中行氏与邯郸赵氏,以及其余诸侯国干涉的势力。

阵营二:智氏、韩氏、魏氏与晋阳赵氏。

毕竟晋国还是强大的,智氏、赵氏、魏氏的联军一出马,战局立刻转向。晋阳城内的赵氏,一看援兵到来,也立即从城中杀出。两侧夹击之下,范氏、中行氏被击败,最终被消灭。

赵氏,这只小强,被围城两年却艰难地活下来,最终竟然因此剧情反转,覆灭了范氏和中行氏,真是一只厉害的小强。而且这样的神反转,还不是最后一次。

自此以后,“六卿”变成了“四卿”——智氏、赵氏、韩氏、魏氏。

第三次:赵氏又一次神逆转

公元前年,智氏带领韩氏、魏氏的联军,解救了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联军,并瓜分了这两家的地盘。

由于智氏的实力最强大,在瓜分范氏和中行氏之时也获利最大,此后智氏成为了晋国最强大的氏族。公元前年,智氏家族的领头人,智瑶,在赵简子去世之后接任晋国正卿。

智瑶担任晋国正卿长达二十二年时间,在这期间智氏的实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而与之对应的,是赵国、韩国、魏国的忍气吞声。

公元前年,智瑶又一次准备欺负其他三家。为了充实晋国国君的实力,智瑶说了很多让晋国再次强大起来(MakeJinGuoGreatAgain)之类的话语,然后号召四个家族一起给晋国国君捐人捐地捐钱。

身为晋国正卿及智氏掌门人的智瑶,号召智、韩、赵、魏四家,每家向晋国国君捐赠一万户百姓及相应土地。智瑶代表智氏,首先捐献一万户。

韩氏、魏氏两家,其实内心是拒绝的,但毕竟畏惧于智氏的强势,也老老实实的各自上缴一万户。

轮到赵氏表态了,赵氏明确表示:不干!

智氏怒了,瞬间感觉老大的地位被挑战了,心想看来不给点颜色是不行的。软的不行,就直接来硬的。

公元前年,智瑶率领中军,韩氏的军队担任右路,魏氏的军队担任左路,三队人马直奔赵家。

孤单的赵氏招架不住,节节败退。四十年之后,赵氏家族又一次沦为了斗争的焦点。

这次的战场,又是晋阳。

赵氏的都城晋阳,再一次成为决定胜败的焦点。

四十年前,范氏、中行氏联合邯郸赵氏,围攻晋阳两年却无法攻克。最终智氏带领着韩氏、魏氏前后夹击,最终灭掉范氏和中行氏。

四十年后,赵氏同样退守晋阳。这次围城的换成了智氏、韩氏、魏氏的联军,但结果还是一样的,围攻晋阳三个月,却依然无法攻下。

此时的智瑶,想到了杀手锏——放水,挖开汾河之水,水淹晋阳城。

这么一淹,就是三年。三年之后赵氏终于受不了。睡觉的地方没了,只能睡到树上。没办法做饭,只能把锅架在空中。

三国之兵乘晋阳城,遂战。三月不能拔,因舒军而围之,决晋水而灌之。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

这种情况,就跟当时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一样危急,城墙眼看守不住了。

这时候的赵氏,需要烛之武那样的英雄。就在此危急存亡之秋,拯救赵氏的“烛之武”出现了。

他叫张孟谈。

张孟谈,看到这名字的第一眼,就怀疑他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而且肯定是在学过《左传》里面的《烛之武退秦师》。当然也可能他穿越回去之后,先遇见了左丘明,左丘明告诉他的。

他准备采用的方法,与烛之武是一样的。烛之武的方法是给秦穆公算账,张孟谈也决定给韩氏和魏氏算账。

这笔账,最关键的点,就是“唇亡齿寒”。如果赵氏被灭,接下来被灭的,就是韩氏和魏氏。

张孟谈于是阴见韩、魏之君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君为之次矣。”

二君曰:“我知其然。夫知伯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未遂而知,则其祸必至,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谋出二君之口,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二君即与张孟谈阴约三军,与之期日。

算账都是算账,不过张孟谈比烛之武更厉害。他不仅说服了韩氏和魏氏,更厉害的是,他直接策反了韩氏和魏氏。

于是,战局出现了神反转。

此时在睡梦之中的智瑶,还在做着攻破晋阳、诛灭赵氏、瓜分土地的美梦。

韩氏、魏氏两家突然倒戈,与赵氏联合引水倒灌智氏大营。智瑶兵败被杀。智氏家族两百多人被诛灭,韩、魏、赵三家瓜分了智氏的土地。

赵氏,这个打不死的小强,又一次在危急关头,不仅没有被灭,反而直接灭掉了最大的对手,堪称神逆转之王。

三家分晋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

公元前年,智氏被灭,韩、赵、魏三国瓜分智氏。

公元前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

公元前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

公元前年,韩氏、赵氏、魏氏三家派使者去见周威烈王,要求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面对既成事实,周威烈王只好顺水推舟做人情,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

韩、赵、魏三家分晋示意图

晋国退场,韩国、赵国、魏国上场。

“智氏亡而三晋分,三晋分而七国立”。

历史从此进入战国时代,七雄争霸正式拉开帷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