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小酒馆丨美食里的烟火气,是生命里

文丨艺术雅言之前看于谦主演的电影《老师·好》之前,没想到于谦演的苗宛秋老师还真的和我们当年的老师几乎一模一样,看得人湿了眼眶。于谦这跨界跨得真好。没看这电影之前,还以为他除了说相声也就是那三大爱好:抽烟、喝酒和烫头。没想到的是人于谦老师这跨界还深藏不露呢。不仅会演电影,演男主角,还会写书呢,都出了三本了。我手里拿着《于谦小酒馆》,正看得起劲。各位好,我是于谦。我小时候头一回喝醉,是上学员班的时候,一帮孩子在宿舍里闹腾,那时候也没酒瘾,就看老师不让喝,那咱们来点儿呗!那一次醉得是一塌糊涂,按现在说就叫断片了。后来喝酒也闹过笑话,有一回酒劲上来了,一扎接一扎、一扎接一扎,喝了大概二十扎啤酒,当天晚上还有演出,就是网上现在传的“郭德纲于谦车祸现场版《汾河湾》”。打那儿开始,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演出之前绝dui不能喝酒——你这不知所云了都,在台上没法弄!但是一直到现在,我也不承认我有酒瘾。为什么呢?因为我喝酒是在享受喝酒的那份惬意劲儿——三五知己坐在一块儿,海阔天空这么一聊,感觉特对!当然,有条件的话也得吃着,吃着那就更放松了,口腹之欲嘛!谁都喜欢。颠仨炒俩,弄几个爱吃的菜,坐在桌子上一侃山,多好啊。你别说还真有点意思,看文人写美食,确实很过瘾,因为一般能写美食的文人,本来就爱吃这一口,否则绝不至于把这题材转到吃的上头,毕竟相对于他们的如花妙笔,那可写的素材太多了。以前看周作人写老北京的吃的东西,看汪曾祺写高邮鸭蛋,都是熨帖的好。没想到于谦这跨界选手写美食也能写得这么有趣,有点儿看头。01说说美食里的烟火气以前有个说法,年轻时不以为然,现在觉得里面颇有深意:看一个家庭关系好不好,看看他们家的厨房就差不多了。年轻时候不明白呀,有情饮水饱。等到有了家,尤其是有了孩子,厨房和食物的重要性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日益凸显,而这个时刻,如果这些冒出来的问题压根儿就不成其为问题,这个家庭的稳定性是毋庸置疑的。所谓深情,其实更多体现在一餐一饭的陪伴中。所以,美食里应该是有着烟火气的,有着对美好生活品质的要求,有对身边那另一半的爱和怜惜。汪曾祺就写过同事问他,你媳妇会做饭吗?汪曾祺回答说:“不会”。谁做呢?当然是汪曾祺啦。这就是家庭的温度啊,因而多年后,当汪曾祺老师家里的三个孩子汪朗、汪明、汪朝写起在外人看来他们家没大没小、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的民主自由的温馨家庭时,才会让人那么感动。我就记得汪老写过的高邮鸭蛋和浙江的茨菇,读起来对他家的日常生活有一种温润于心的感动,那种平静的岁月静好就是和食物的记忆绑在一起的吧。于谦的感觉像是京城顽主于谦写的小酒馆,主要不是写喝酒,就像于老师开篇就揭晓的:“开场白:喝酒不是我的爱好!”这是神点睛,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小酒馆是讲究下酒菜的于谦小酒馆!02中国饮食文化太厉害了于谦书里写:“吃是人生大事,是得讲究讲究。”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南北东西中,各种菜系、各种讲究、各种文化和地方特色,这能不是大事吗?但是,于谦老师这本小酒馆里的吃食儿都是个什么讲究呢?各位看官,是不是好奇了啊?下酒菜、硬菜、火锅、主食、小食、调料外加出门右拐的京城特色小吃,也算是包罗万象,全都有了。“没有什么事儿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北涮锅,南鸳鸯”,一顿火锅把南北方的不同文化写出来也还是挺贴切的一幅观照。火锅的热气腾腾,聚堆的热火朝天,好久不见的八卦满天飞,再不济借着火锅涮俩丸子咱算一卦?你看反正这锅不也像个太极图吗?图一乐吧!哈哈,这生活画卷,你没见过?不可能吧。看来于谦老师这京城顽主的名头真不是白得的,看他的文字很有趣,还长学问。吃火锅能跟我们聊吃什么、涮什么啦、蘸什么酱啦,都是长见识的事,讲究嘛!说到这小龙虾,最近大家都不陌生,平时的夏天这似乎也是少不了的配角,今年特殊环境下,全国助力湖北,小龙虾当仁不让成了主角呢!可是说到吃法,我大概就是了解个麻辣和五香的做法,市面上见到的麻辣小龙虾更多一些,电视剧《小欢喜》里张子枫演的方朵朵在国外学习,馋这麻小(简称),不还让童文洁和方圆买了坐在电脑前吃播给她看吗?于谦老师写的也是我们常见的吃法啊:弄几瓶冰镇啤酒,两盘小龙虾,一边剥、一边喝、一边聊,时间飞速流逝,朋友们意犹未尽。这其实也是美食的意义:看你和什么人一起吃!小龙虾和冰镇啤酒的绝配全中国人都吃小龙虾吃得分外开心,问题自然就来了:这玩意就中国人吃吧?外国人吃不吃?这倒是个好问题呢,一问,于老师来劲了:外国人也吃小龙虾!而且咱们现在吃的小龙虾,本来就是外国的!是不是挺有意思?所以接下来的小龙虾的奇妙冒险就包含了美国站、欧洲站和亚洲站,而我们中国原来本土的小龙虾恰恰不是我们现在大家喜闻乐见的这种小龙虾。有点儿意思吧?我觉得挺长学问的。03柴米油盐酱醋茶,小调料里的大乾坤中国饮食文化中的调料文化也是绝对不能忽视和小看的,在电视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有很多专门讲调料制作的秘笈的部分,小小的中国调料里藏着的是大大的乾坤,这万种因调料而生的中国饮食的变化多端就像是江湖上永远也断不了的传奇。中国式的调料里隐藏着大乾坤油盐的不同导致食物成品口味的不同,在中国饮食中是必须要讲究的关键环节。于谦老师抓住这小调料洋洋洒洒写了不少的篇幅,读来妙趣横生。我知道身边的朋友有不吃沙拉酱的,有不喜欢藤椒的,还有的不喜香料的,每个人的口味也门学问,懂行的人能在里面窥见地域文化的不同之处。藤椒在川菜里的必不可少饮食文化上显露出来的地域文化,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身份的认同。像北京豆汁儿、陕西的皮带面,就能看出一个人生长轨迹的不同。在于谦老师笔下,这都是太好玩儿的个人记录和成长记忆了,也因此有了他的这第三本书《于谦小酒馆》,推荐你来看,借着阅读重新认知生活中有品质的那一面,该讲究的可以讲究,毕竟这也代表着我们对生活的一份热爱。毕竟,吃,是生活中很大的一件事,回到大家都知道的那句话:民以食为天。对于于谦老师来说,写一本和吃有关的《于谦小酒馆》,本身就是在显露对吃喝的一种态度,穷也好,富也好,对于吃的东西讲究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对生活热爱的态度。想起了作家陆文夫写的小说《美食家》,也很有意思,可以找来比较着来个阅读,看看美食家和我等普通民众对待食物的态度里还能看出什么人生哲学来。(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