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唱出了对和平的渴望

石家庄 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31118/4292609.html

年5月郭兰英在济南珍珠泉边和乔羽(右一)、刘大海(右二)在一起

年12月22日,郭兰英在人民大会堂再次唱起《我的祖国》

乔羽

“雄赳赳,气昂昂,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70年前的10月19日,彭德怀以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中国人民 赶赴朝鲜战场,揭开了 序幕。在这场战争中,除了这首麻扶摇词、周巍峙曲的《中国人民 战歌》,还有一首《我的祖国》更是传唱一时。那么,《我的祖国》首唱者郭兰英是如何把《我的祖国》演绎成经典的呢?

“一条大河”,郭兰英一唱就成了

郭兰英在民族歌剧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时候,新生的共和国受到强大美国的挑战,两个大国在朝鲜摆开战场,无数 儿女唱着郭兰英的老上级周巍峙的“雄纠纠,气昂昂, ”奔赴朝鲜战场。残酷的战争持续了近三年。

中的上甘岭战役,于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在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中国人民 以少于美韩联军的伤亡,取得了胜利。毛泽东获悉上甘岭战役的捷报,指示以电影的形式呈现中国人民 的气魄,长春电影制片厂沙蒙接受了任务。

郭兰英的老战友、好朋友乔羽接到了为电影《上甘岭》写歌词的任务。乔羽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回忆说:

你知道当时这个片子是什么派头吗?叫重点中的重点。你知道当时逼人逼到什么地步吗?我去长影的时候,电影已经拍完了,没有选外景地,就在长影的院子里搭了一个,整个摄制组在那里停工待料,就是这一段出现这个歌的地方没有拍,出现了歌以后再拍。

导演沙蒙是我很尊敬的一位导演。他说,我们现在每天什么事都不干,闲到这里,一天需要花掉块钱。……沙蒙每天上午都到我住的那个屋子里去一次,什么话也不说,坐一会儿就走了。十几天来,就是什么也写不起来。

实在没办法,后来想起来,我是北方黄河边上的人,在这之前我没有渡过长江,没见过水稻在地里长是什么样。为了完成任务,我 次见到长江,简直把我惊讶坏了。

“一条大河波浪宽”是 的水了,它比黄河大多了。“风吹稻花香两岸”,南北两岸水稻的味道与高粱玉米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大概几分钟我就写成了。

我写歌有一个习惯,想用 人称,这两句看不出来,赶紧拉回来:我家就在岸上住,才能说听惯了什么看惯了什么,因为我家就在这里嘛。

我写出来了,问自己:“这和《上甘岭》有什么关系啊?”沙蒙一句话就可以否定你,我这是《上甘岭》,你这写的是什么?

第二天,沙蒙还是笑嘻嘻地来了。我说:“沙蒙同志,给你看看这个。”沙蒙拿着稿子,看着,一声不吭。半个小时后,沙蒙一拍腿:“就它了。”走了。

过了一天,沙蒙又来了,说:“你写的长江,为什么不说‘万里长江波浪宽’?”我愣了,也看了有半个小时。 ,我说:“沙蒙同志,还是‘一条大河’吧。”

他说:“为什么呢?”

我说:“不管你在哪里住,家门口总有一条河吧?一个小孩,看见一条小河,他也觉得是一条大河。他只要一想起这条大河就能和他一生的经历联系起来,因此还是‘一条大河’为好,不具体说是长江还是黄河。”

沙蒙又拍了一下大腿:“就它了!”

沙蒙把郭兰英的同事、中央实验歌剧院作曲家刘炽请到长春住在长影厂小白楼作曲,刘炽像乔羽一样被逼着,在房间门上贴条子写了“刘炽死了”,潜心创作。他从备受欢迎的河北民歌《小放牛》改编的歌曲《卢沟问答》中获得灵感,完成了《我的祖国》的写作。

沙蒙找了很多歌手演唱,结果都不满意。乔羽说:他找过很多人唱呢,都觉得唱得不够理想。我说:“你叫郭兰英唱不就完了嘛?”郭兰英来一唱就成了。为什么呢?郭兰英是 的歌唱艺术家,已经大名鼎鼎了。在那个时代就她呀,女一号。数她唱得好。哪里还有比她唱得更好的呀?她生得也好,又会唱,她处理歌都处理得很好。没有比她唱得更好的了。我跟郭兰英很熟悉了,我说:“请你给唱个歌。”她说:“好吧。”简单之极,都是老熟人,郭兰英更是熟人。录也不是什么太复杂的事。沙蒙来了一个班子,一下就成,都是大艺术家嘛。

乔羽、刘炽、郭兰英合作完成的《我的祖国》随着电影《上甘岭》传遍中国大江南北。因为歌曲大气而抒情,亲切而温暖,仿佛成了“第二国歌”感染着华夏儿女,一直传唱至今。

笔者:录《我的祖国》时,看电影《上甘岭》了吗?

郭兰英:没有,当时根本不知道这是往哪儿录,后来看的。

笔者:电影不是对口型唱的么?

郭兰英:不管那个,就是唱。唱完了没事了,走人。

笔者:在西堂子胡同就有录音棚?

郭兰英:哪有什么录音棚!拿的机器在院里头录,合唱队也是,拿几个板凳,在那儿一站两排。院里还有个顶棚,非常简单,一遍录完。

笔者:就录一遍?

郭兰英:一遍。

笔者:你没去长春吗?

郭兰英:没有。我脑子不记这些,就是在这儿。

笔者:拿到《我的祖国》这首歌的时候,你会意识到它将来成为经典吗?

郭兰英:谁想那个!刚过上太平日子,人的思想特别单纯。我二十来岁吧,让我演出我就演出,很简单,没现在这么复杂。

乔羽记得导演找了好些人演唱《我的祖国》,郭兰英说:“也不是好些人,找了两三个吧。这是我听他说的。”当时的郭兰英一门心思就是唱歌。她说:“天塌下有地撑着,我就是我,我在舞台上就演我的戏,我把我的戏演好了,别的事情我什么也不听,不管,不理。所以人家一讲什么就讲出来,我就讲不出来。跟乔羽的接触,一句话,我就是佩服!只有看到什么,脑子里马上就有词了,而且还挺漂亮,写得挺俏皮的。”

很多年后,郭兰英曾在电视台对观众说:

《我的祖国》完完全全是代表了我的心理,也代表我郭兰英的生命。说实话,没有《我的祖国》哪有我郭兰英啊?感谢人家写电影《上甘岭》,没有《上甘岭》就没有这个曲、这个歌,也就没有《我的祖国》。

词作者乔羽同志是华大的,我们是同学,但是人家水平比我高,是咱们国家的泰斗;我还要感谢已经不在世的刘炽同志,也是我的同学,写这首曲子。人家是真正的华北联大的学生,我跟不上人家,我蹭了个边,我也凑进去了华大。

每一次唱到《我的祖国》的时候,我真是有说不出来的内在的感激……

《我的祖国》是刚刚过上和平日子的郭兰英一代艺术家,对家乡、祖国的赞美,对和平生活的赞美。因此它历久弥新,成为中华儿女的心声!

都是汾河的女儿,英雄刘胡兰让郭兰英无比骄傲

年1月12日,在郭兰英家乡发生了一件事情。只比郭兰英小3岁的少女刘胡兰不屈服阎锡山国民党军队的淫威,在观音庙前的铡刀上牺牲了,年仅15岁。转战陕北的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八个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从郭兰英的家乡平遥香乐村,顺着汾河北上20里,就是文水县的云周西村。郭兰英和刘胡兰是一个河边上长大的女孩儿。刘胡兰的事迹宣传开了,郭兰英非常骄傲。

年, 爆发,历时两年多时间。年,“中央实验歌剧院”成立,这是新中国 的歌剧院。由于“洋派”和“土派”争论不休,不仅把“实验”两个字加在剧院名字当中,而且还将“土”“洋”两伙人分为两组,各自寻求出路。这一举措,意味着“中国歌剧”还处在摸索阶段。

方晓天是年版歌剧《刘胡兰》的主演之一,是以西洋乐队和西洋唱法开始准备并排练的。歌剧《刘胡兰》在年就由战斗剧社搬上了舞台,不过舞台效果较差,但由于题材本身宣传教育意义大,于是中央实验歌剧院重新进行创作,于村、海啸、卢肃等编剧,陈紫、茅沅、葛光锐作曲。郭兰英又一次和创作团队回到了山西体验生活。

笔者:你到云周西村找刘胡兰的妈妈胡文秀了吗?

郭兰英:找啊。去体验生活,住了三个月。因为时间太长,住在人家里不方便,我们就租房子住。我每天差不多帮助胡妈妈干点活儿,挑水,扫院子,跟她接触,了解刘胡兰。

笔者:村里人会说:“郭老师,给我们唱唱歌吧!”

郭兰英:那时候老百姓不像现在,都憨厚保守一些。也不说“到俺家里坐”,他们家都穷,怕人去。外面去了不让人吃饭不礼貌;吃又没什么好吃的,左右为难。

笔者:你名气很大了,给大伙唱歌了吗?

郭兰英:也没有什么名气,都是文工团式的,没有大明星。尤其是到村里头,老百姓都不知道。

笔者:当时就定了由你主演吗?

郭兰英:是的。体验生活之前就定了,你就是这个角色,定了再去体验生活。

笔者:有B角吗?

郭兰英:有,都一块去。

郭兰英的老朋友杨先让有另一个版本的说法:《刘胡兰》女主角由美声唱法组的方晓天担任,接近公演时,忽然民族演唱组的郭兰英提出也要参加演出,并要求与方晓天轮流担任主角。这使院领导十分为难,因为此剧全部由美声组演唱,乐队也是由西方乐器伴奏,如果由民族演奏组重排已来不及了。而郭兰英提出:“一切照旧,演出日期也不必改动,只自己一个人参加即可。”因为别人在排练的时候,她早听会了。

这件事上报到文化部,周扬、周巍峙等领导经过研究,同意郭兰英的要求。在其他所有演员和乐团都是西洋一套体系的情况下,大家担心郭兰英这样一个人跳出来,会影响整台演出的和谐统一。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演出效果上,郭兰英的“土派”演唱更加突出了剧中英雄人物刘胡兰。方晓天说:“我和郭兰英同样演出《刘胡兰》,可是令人感受的味道不一样,郭兰英不但掌握了民族的唱法,而且运用西洋的声乐技巧,丰富了原有的基础。她的嗓音响亮,圆润而丰满,不但能够持久,而且善于控制。我在这方面要比她差一些,因为我自小没有受过严格的锻炼。”

郭兰英和刘胡兰一样,从小在汾河边长大。自己的团演《刘胡兰》,怎么可以没有郭兰英?郭兰英比别的演员对刘胡兰都更有亲切感。在演唱处理上,她深深懂得,刘胡兰是山西英雄,比自己年轻,革命觉悟比自己高。和愤怒的喜儿与多情的小芹比,刘胡兰是很朴实的、严肃的。演唱要把字咬住,一个字一个字说清楚,声音整个贯通说出来。 唱段《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唱词是: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队伍出发要上前线。

一心一意去打仗,后方的事情别挂在心间。

放心吧,别挂牵,真金不怕火来炼。

绳索刀斧摆在眼前,也难动我的心半点。

放心吧,别挂牵,句句话儿记在心间。

不怕风来不怕浪,不怕难来不避险。

埋头一心多工作,争取胜利早实现。

风会停,云会散,敌人总会消灭完。

等着吧,到了胜利的那一天我们再相见。

郭兰英说:“不要拖泥带水,开始就很干净,声音脆一点。”她反复琢磨,“山”不能唱成“散”,对舌尖和牙齿这类字,一定说清楚。“水”就是“水”,上声,不能读成去声和平声。“一心一意去打仗”, 不能是“大”仗。“句句话儿记在心间”,要不要加个“我”字?“句句话儿‘我’记在心间”或者“句句话儿记在‘我’心间”?不能,不需要。编剧写上,唱的时候也删掉。

郭兰英认为,这段比较难唱。刘胡兰是在自己安慰自己,更主要的还要安慰老乡们,因为她代表的是老乡,所以这段唱全是代表老乡,不仅仅是个人。

刻苦酝酿成功上演,《刘胡兰》成为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之后郭兰英歌剧表演的又一个里程碑。

梅兰芳名字里有“梅”所以画梅,郭兰英就学画“兰”

郭兰英成了一线明星,但凡国家有重大活动,离不开她的歌声。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大会堂举办晚会,或者迎接外宾,一线的艺人都会请到现场表演。郭兰英说:“那种场合,我们都去了,侯宝林、梅兰芳等在各自领域都坐 把交椅,还有武术界的。我见到梅兰芳先生,我叫老师,很尊敬他,还有程砚秋先生。他俩在北京,接触的多。梅兰芳的表演,程砚秋的唱,我都非常喜欢。”

梅兰芳出生于年,比郭兰英年长35岁;程砚秋生于年,比郭兰英年长25岁;侯宝林生于年,比郭兰英年长12岁。与她一起演出的都是中国传统表演艺术大师了。郭兰英很享受这样的交流。

她不仅看梅兰芳的表演,还在画册上看过梅兰芳画的梅花。有时候,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郭兰英会和梅兰芳坐一张桌,她就问:“梅先生,您梅花画得挺好的。您怎么想起画梅花的?”

梅兰芳说:“我画梅花,因为里边有我的名字,铁梅花。”郭兰英回忆:“梅先生说话跟他演戏一样,特有意思。”

笔者:你看过梅兰芳画画儿吗?

郭兰英:没有。我开始画画是向李苦禅老师学,他问我:“你画什么?”我说:“我画兰花。”这就是因为梅兰芳有个“梅”。苦禅老师说:“兰花特别难画,一笔下来,那可不是简单事情。”我说:“好画的,人家都画了;那我就画难画的吧!”

梅兰芳60多岁还演《霸王别姬》,还舞剑。人胖了下腰有困难,其他动作还是挺稳当的。我 一次看他是在人民大会堂演《穆桂英挂帅》。有几句词是他自己编的: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

笔者:那时候你没向他学几句?

郭兰英:没有。那时候各自忙,也不好意思。哪儿像现在孩子们,照个相吧!哪能这样呢?对前辈我都很尊敬,见了面点头哈腰的,很守规矩。尤其搞戏曲很有一套,不能随便。

在新中国的环境中,年轻的郭兰英用“人民”的思想不断改造着自己,逐渐形成全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种观念转换成落实到舞台上,结合旧艺人“戏比天大”的理念,郭兰英更见成熟了。她说:

脑子里不能不想观众,因为人民的艺术是为观众服务的,不是为演员自己服务的。不管你是张三,你是王五,只要你出场,站到舞台上,就要把观众当做你的老师,一定要尊重。

有的演员虽然鞠躬了,但是唱的时候还是为我服务,目中无人,那不行。如果那样,戏就没有灵魂,感动不了观众。学唱,学表演,为谁啊?是为观众。相反,有的演员本质上让观众为他服务,那怎样能行?

搞艺术,“艺术为谁服务”,毛主席讲得非常清楚。周总理就是我的表率。我说了,总理身上一直戴着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

郭兰英是轰轰烈烈大时代最幽美的一朵兰花,开在新中国的大地上。她以嘹亮的声音瑰丽了一个时代,如同梅兰芳创造了自己的京剧帝国一样。

文/刘红庆图片/郭兰英艺术发展基金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9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