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大夫祠供奉着被孔子景仰的民间雨神窦犨,

头部白癜风怎样治疗 http://m.39.net/pf/a_4640703.html

太原市井有许许多多古老神秘的古建筑,它们不声不响却处处是景、处处是故事,任意走进一座古建,你便有机会去解读这种极为平常却又不平常的美的存在。

出市区北行,至太原城郊的上兰村,窦大夫祠依山而建,前后青山葱葱,门前碧水长流,祠堂廊下《英济侯庙重修碑记》中写道:

“阳曲之胜境也,其地汾水襟焉,寒泉涌焉。峰则叠嶂排空,林则郁秀繁阴。”

窦大夫祠在此山水之间,游客来此,可得山水之乐也。

窦大夫祠,为祭祀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chōu]而建。窦犨,字鸣犊,春秋末期晋国赵简子手下的大臣,曾在狼孟(今阳曲黄寨)开渠修道,带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治理汾河水患,筑坝开渠,在治水和治旱上对居民有巨大贡献,因而得到后人的纪念。

最先,窦大夫祠仅为民间百姓的求雨场所,宋元丰八年,宋神宗封祠堂为“英济侯祠”,相当于窦大夫祠获得了政府的官方认可,之后每逢旱灾,当地官员便会亲自来此进行祈雨仪式,多数时候这种求雨都会应验,久而久之,在窦大夫祠烧香祈求天降甘霖以及风调雨顺便成为一种习俗,而正殿前所立的碑文里也记载了官员在此所进行的祈雨活动。

官吏对祈雨活动的重视,百姓对窦大夫的敬仰,使得窦犨成为当地官民信仰的水神,被历代百姓和政府所信仰和传承,历久弥新。

又因祠堂北有历史上著名的太原八景之一的烈石寒泉,窦大夫祠也被称为烈石神祠。清泉从二龙山苍崖上涌出,清澈见底,水温较低,即使在盛夏也水寒如冰,十分有意思,宋徽宗赵佶曾题“灵泉”二字,就立在寒泉一侧。

窦大夫祠坐北朝南,整体为轴对称布局,主体建筑均位于中轴线上,东西建筑呈对称排列。建筑中轴线上由南依次为:乐楼(戏台),南殿(山门),献殿(献亭),后殿(大殿),东西两侧为钟鼓楼、厢房、窑洞。

南殿,也就是山门所在。单檐硬山顶,屋顶琉璃剪边。

在山门的西侧,鼓楼下面有一间石窑洞,年,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傅山先生上京请愿回家后,便将此地设为书斋,研读经史。当时窑洞前有一杏树,太阳照过来时宛如彩虹,所以先生诗意的取名“虹巢”。

过了南殿即为献殿,献殿一般为祠庙中放置供奉祭品的享殿,处于整体建筑的中心位置,主要建筑的前部,显得较为突出。在干旱时节,当地官员及百姓便会在窦大夫祠的献殿摆放贡品,进行求雨仪式。

窦大夫祠的献殿为元代建筑,面阔、进深各一间,占地多平方米,四四方方,显得很端正。单檐九脊顶,琉璃剪边,飞檐翘角,雄浑大气。

献殿四角立柱,四根直径0.8米的大柱将亭顶稳稳撑起。四根立柱下粗上细,此为“收分”法,柱头向内侧微倾百分之一,这为“侧角法”,收分与侧角的使用一为使构架更为稳定,二则显得殿宇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抬头仰望,可以看到窦大夫祠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八卦天花藻井。

藻井主要用于宫殿、坛庙、寺庙、祠堂等建筑当中,整体不用一根铁钉,全部采用榫卯结构构成,木块与木条相互咬合交错层叠,使建筑整体牢固稳定、经久不衰,十分体现工匠艺人的智慧。

藻井整体用土红色涂料粉刷,上下共分五层,下方两层为四边形,上方三层为八角形,形成周易八卦形制。另外,二层各边设置佛龛,构思精巧,造型别致,整体融天圆地方、易经八卦为一体,而藻井之所以设计成八卦形制的原因,一方面是元代道教盛行,进而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则暗喻大殿的主人公窦犨一生的功绩贡献。

来到正殿,可以见到现存为数不多的元代板门的实物,在板门门盘上还题有“大元国至元十二年”的字样,这扇板门跨越千年,至今仍可开合自如,十分珍贵。

两扇门上各用沥粉堆金技法绘有盘龙一条,栩栩如生。

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正中间摆放着窦大夫祠的主人公窦犨的塑像,窦大夫为百姓开凿缕堤引汾河水灌田,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而不图谋虚名,百姓自发为他建祠垂范后代,香火几千年不绝,这种双向的付出同样令人深思。

据说,当时孔子仰慕窦大夫作为,曾驾车来访,但走到半路,却听闻窦犨因与晋国权臣赵简子政见不和被杀,只能抱憾而归,为此还有“孔子回车”这一典故。

如今千年过去,祠庙依旧巍峨屹立,窦大夫塑像仍坐立中位,游玩时只要用心了解,便可以知晓此处主人的平生经历,对祠堂建造的规制也有一定了解,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22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