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净土觅昙祖03宝塔留韵
文谷净土觅昙祖
刘新创
文峪河水库(四)、“梵音犹在,宝塔留韵”
唐代高僧道宣著《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释昙鸾传》及北宋僧人戒珠的《后魏石壁谷释昙鸾传》中,明确记载“昙鸾卒,魏主闻讯,遂其遗愿赐葬泰陵文谷,落建砖塔,并为立碑,以示尊崇”。西峪口村南的南山梁有一处所为“念祖塔”的地名,按本地人方言音译也可作“鸾祖塔”。而在唐代《山寺石门路记》碑刻中,又明确载有“南山释鸾公”的称呼。此处与高僧崖东北-西南隔河相对,中间有北峪口村古刹“仰禅寺”(或眼藏寺);与“石佛崖”南北相望,之间有崖底村“大寺”、西峪口村北神头梁文谷神祠遗迹、西峪口村东观音庙等寺庙建筑群;形成一片以北峪口村为中心,高僧崖——“念祖塔”——“石佛崖”为支点的三角区域。
这一区域也是昙鸾祖师墓的最佳探寻区域。然沧海桑田的自然造作,历代烽火的无情摧残,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运动的洗礼,古迹遗痕所剩了了。北峪口村古刹“仰禅寺”(或眼藏寺)遗址所能保留,实属幸事;而“大寺”、“鸾祖塔”因修建文峪河水库,也无从查觅真容。
二、史海泛舟拾珠贝,缘木求鱼有渊源
(一)、“并州汾州,实指一处”
“魏主重之,号为神鸾焉。下敕令住并州大寺,晚复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时往介山之阴,聚徒蒸业,今号鸾公岩是也。以魏兴和四年,因疾卒于平遥山寺,春秋六十有七。临至终日,幡花幢盖,高映院宇,香气蓬勃,音声繁闹,预登寺者,并同瞩之。以事上闻,敕乃葬于汾西泰陵文谷,营建砖塔,并为立碑,今并存焉。”(《唐(续)高僧传》)
此段内容透露昙鸾祖师学习净土宗法北归后的活动区域有:并州大寺、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介山之阴、平遥山寺。是否遍布了整个太原盆地。结合唐僧道宣生平,我们看看当时文水县历史沿革,就会有新的视角。《文水县志》载:年(隋开皇十年)始名为文水县。年(唐武德三年)隶汾州,六年属并州,七年又属汾州。公元年(贞观元年)又属并州。唐僧道宣生于隋开皇十六年(年),乾封二年(年)十月逝世,终年七十二岁。唐武德年间,又依智首研究律学。贞观四年(年),外出参学,广求诸律异传,拜访名师,期间在山西待过很长时间。看似活动范围广,并州、汾州实为文水县在唐初所属变更频繁所致。并州大寺位于文水县文谷口,因唐初行政区划变更频繁也称汾州大寺,其实就是“文谷大寺”。
光绪九年版《文水县志》云:“平陶城,在县南二十五里,尧为唐侯时都于此。汉为县,属太原郡,后魏改名平遥,后以西寇内侵,徙居京陵。今平陶都。”平陶县西汉置,属太原郡,治在今山西文水县孝义镇平陶村。北魏太武帝时,因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改平陶为平遥,因西羌内侵,东迁徙至京陵城西,即今山西平遥境内。平遥县从今文水县西南迁徙置汾河以东的京陵县境,遂废京陵县入平遥县。平陶村西边便是文水陶山,“平遥山寺”即文水陶山中的一处寺院。相邻子夏山一处摩崖碑刻也有“南山释鸾公创佛乐的故事”。雍正《山西通志·汾阳县》山川:谒泉山,在县北四十里文水界,阳为卜山(子夏山),阴为陶山。可见昙鸾祖师主要活动于并州文水,常往于并州大寺——平遥山寺——介山之阴的汾河谷地沿线。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见前文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