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保护七河流域生态坚决做好生态文明
实施“七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是我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改变三晋大地山川面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大举措,是支撑全省经济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就要全力推进“七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在顶层设计、推动落实、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新路,奋力谱写山西水利改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生态优先,强化顶层设计。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紧紧围绕全省经济转型综改,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固“四梁八柱”。一是以规划为引领谋定而动。年以来,我省相继出台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纲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山西省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丹)河、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山西省大清河流域(唐河、沙河)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今年年初,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先后审议《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战略规划和方案既提出思路要求又明确办法举措,既兼顾当前又考虑长远,对全力推动生态修复与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以法规为依据规范执法。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运城市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忻州市滹沱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以法律形式保障规划实施的连续性。
坚持多措并举,全力推动落实。一是把工程建设作为落实的核心。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建设被列入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首批开工项目,开工建设13.5公里先行示范段、汾河新二坝、一坝综合治理等工程,太原三期汾河治理、古交城区段、临汾汾河两岸、稷山城区段生态修复完工达效。桑干河流域重点实施大同市御河综合治理等9项重点工程建设,滹沱河、沁河、漳河、涑水河、大清河及支流重点治理项目持续推进。二是把生态补水作为落实的抓手。加大汾河生态调水力度,年完成汾河生态补水7.3亿立方米。
坚持创新驱动,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创新规划机制。按照“多规合一、一河一策”原则,由省级统一编制详细规划,明确流域内各市县政府、分行业的具体目标任务和项目清单,提出三年滚动计划,把工作目标具体到每个项目、每段工程。二是创新建管机制。省委省政府在先期组建汾河流域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将山西省黄河万家寨水务集团和山西水务集团合并重组为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发挥省属水务企业重要支撑平台作用,为生态修复与保护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坚实保障。三是创新政策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用活土地资源收益,盘活经营性资产,推行政府购买生态服务,导入多元产业增强收益。四是创新奖补机制。以市县行政区为单元,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性指标体系,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扶持方式,对生态治理效果好的地区予以资金支持,积极调动地方积极性。五是创新补偿机制。按照“谁受益、谁付费,谁破坏、谁付费”的原则,完善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在河流源头区、岩溶泉域保护范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等重点区域,全面开展生态保护补偿。六是创新责任机制。建立“省级抓总、市县抓落实”的河长责任机制,推行“河湖警长制”,强化部门行业管理职责,实现从“有名”到“有实”转变,打造幸福河湖。
实施“七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是一项跨区域、跨行业综合治理工程,我们将强化组织领导,一张蓝图干到底,把“七河”打造成生态长廊、宜居长廊、交通长廊、富民长廊和休闲长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