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没有支流
一般人印象中,黄河下游是没有支流的,因为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所以不可能有支流的。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黄河下游首先我们来看看黄河的上中下三游分段:
黄河上游是指源头到内蒙古河口镇,河段长千米;黄河中游是指河口镇到河南省桃花峪,河段长千米;黄河下游则是从桃花峪到入海口,河段长千米。
桃花峪在哪里呢?在河南郑州市的西北角,小浪底水库的下游。从桃花峪逆流而上不远处的黄河北岸,就是沁河注入黄河的地方。沁河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条注入河流了。在黄河中游注入黄河的大河有大名鼎鼎的渭河、汾河和洛河,正是在这些河流流域,诞生了中国灿烂的上古和汉唐文化。
桃花峪在桃花峪之前的黄河,尽管已经从三门峡奔流出来,却依然流淌在第二阶梯到第三阶梯之间的过渡地带上。流经此处,黄河北岸有王屋太行山南段,南岸有邙山。过了桃花峪,黄河彻底流淌在了黄淮海大平原上。
也因此,黄河少了山地的束缚,经过千百年搬运黄土高原的河沙,导致变成了地上悬河。因此黄河下游两岸筑起了高高的大堤,所以黄河下游很少支流注入。
但少并不代表没有。
过了郑州市区不远处的黄河北岸的原阳,和黄河几乎平行流淌着金堤河,在流淌近公里后,在濮阳的台前县注入黄河。
在山东境内,泰山与黄河之间,也流淌着一条河流大汶河。发源于旋崮山,自东南向西北流经莱芜、泰安和东平,注入东平湖,并经陈山口汇入黄河。大汶河全长超过公里,也算一条不小的河流。
正是这两条河流,让黄河下游无支流的说法名不符实。
然而,这两条河流究竟为什么会汇入黄河呢?难道它们可以冲破高高的黄河大堤?
先说下金堤河。这条河流在历史上并不存在,而是黄河古河道逐步形成的。年黄河改道后,黄河按现在的河道逐步固定。在原黄河故道和现黄河河道之间的地方形成低洼地带,水流排泄不畅。又由于南边的黄河河道逐步抬高,水流只能汇入原黄河故道,人们在故道北岸筑起大堤,从而逐步形成了金堤河。原来黄河的大堤,被称为北金堤。
金堤河(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堤河顺原黄河故道东流,在原来低洼处汇入改道后的黄河河道。
但建国后,由于黄河河道逐步抬高,现在的金堤河已经比较难以自流入黄河,而需要通过闸门抬高水位排入黄河。尤其是在黄河汛期和金堤河汛期,金堤河难以汇入黄河时只能靠提排站提排金堤河水进入黄河,因此,在金堤河汇入黄河处,建有河南最大的提排站张庄提排站。
再看大汶河,大汶河上游发源于山东丘陵地带,海拔超过米,下游注入黄河处不足50米,因而具有一定高差。在大汶河注入黄河处,就是原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梁山泊。在梁山泊逐步萎缩后,遗留下来的就是东平湖。
大汶河(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平湖本身的形成就与黄河泛滥有关,因此,大汶河和黄河交汇就选在了这处低洼处。在黄河汛期,黄河水会倒灌进入东平湖。东平湖是黄河下游地区最大的蓄水之处,最大容水可达40亿立方米,最大容水占黄河常年流量的近7%,是山东第二大湖。
因此,可以说金堤河和大汶河形成各有其特殊原因。
但黄河下游北岸在黄河和海河以及京杭运河三角地带的大片区域,原来注入黄河的河流最终只能选择独流入海,从而形成了黄河下游近公里只有2条公里以上河流注入的情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