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很容易打仗,一直以来都是兵家必争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年)春,马邑(今朔州)人刘武周聚众造反,攻城掠地,句日之间,集兵万余。据史书记载,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尚在刘武周造反四个月之后。

公元年,当时已是史书记载的唐武德二年,刘武周率兵南下,其锋甚锐,留守太原的李渊四子李元吉弃城逃跑,刘武周不战而得晋阴,控制了山西大部分地区。随后即分兵两路,一路沿太岳山东麓南下取潞城,一路沿汾河谷地南下直逼潼关。

唐高宗李渊视刘武周之势甚雄,以为难与争其锋,一度打算“弃河东地,谨守关西(《旧唐书》卷二·太宗记上)。秦王李世民认为不可,曰:“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臣精兵三万,必能平殄武周,克服汾晋(同上)。李渊准奏。当年十一月,李世民率军自龙门(今河津)履冰渡过黄河,与刘武周部骁将宋金刚大战于柏壁(今新绛县西南)至美粮川(今闻喜县)一带,宋金刚战败。

刘武周军锋受挫后,一度在秦晋古道与灵沁古道的连接处灵石县仁义镇筑堡结寨,企图凭险固守。刘武周之所以选择此处与李世民大军对垒,主要是因为在石膏山一线,其东西两路军正好处于山的东西两侧,穿山而过的灵沁古道将两军连为一气,使之遥相呼应退可以还北,进可以图南。如此一地扼北、东、南三处咽喉要道,自当为兵家所看重。

在今日之仁义村,刘武周堡遗址尚存,堡门墙基大体完好,其堡依山扼险,四面壁立,甚是雄伟坚固。《灵石县志》(明·万历本)记曰:“仁义堡在县南四十里仁义镇北山上,即刘武周修筑囤兵拒唐兵之处。四面斩削,山崖壁立峭拔,若天成者,极为完固。

武德三年(公元年)二月,刘武周的东路军在潞州被王行本打败,匆匆退军途中又遭李仲元袭击,军威大挫,兵卒溃散。宋金刚失去东路依托,粮草无继,孤掌难鸣,被李世民彻底击溃,追击于雀鼠谷,一日八战皆破之”(《灵石县志》清·嘉庆本)。其精心构筑的刘武周堡亦被“唐秦王复破之”(同上),斩俘万余人。刘武周与宋金刚带少量随从北投突厥,后为突厥所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47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