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启明茶社首席教师爷不会裱糊手艺的厨
在相声界,只有一个人被公认为“相声仓库”,他就是北京的王长友先生。但有谁能想到这位素以肚囊宽绰著称的老先生既不是世家子弟,也没有娃娃腿的功底呢?当年,侯宝林半路出家改行说了相声,终成一代相声大师。但他说相声之前也是在京城戏班里学艺从艺的。
王长友先生则不然,出身贫寒的他,自幼学的是裱糊手艺。这个裱糊并非是字画装裱,而是旧社会给主家糊顶棚。王长友天资聪慧,裱糊手艺学的地道,该怎么扎架子、打浆子、铺纸,即便放下几十年依然是轻车熟路。演传统活《夸住宅》中有这么一句:“四个犄角找云子,当中间糊大个的五福捧寿……”使这块活时,王长友身上配合的动作、手势准确潇洒,让内行观众一看这就是糊棚的行家。
后来说相声成名响蔓之后,还经常给同行朋友家义务帮忙糊顶棚。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有糊棚的瘾啊”。不过后来他又改入了勤行,当了厨子。都说隔行如隔山,可王长友学起厨艺来也不外行。据相声同行回忆称:“王先生的拿手菜红烧海参可占一绝,能跟谭家菜媲美。张寿臣、侯一尘、高德明、刘宝瑞、赵佩茹都品尝过王先生的这道菜,吃完没有一个不拍手称绝的。”虽说干哪行都具备了养家糊口的手艺,可他还是热衷于相声。
早先王长友跟随“相声八德”之一的刘德智开蒙学艺,他的天资在相声表演时依旧闪光,真可谓是“一学就会,一使就对,一说就响”。不过由于刘的辈分太高不宜收他为徒,遂将他引荐给了师侄赵霭如。当时的赵霭如在北京相声界名气并不大,但使活地道、活瓷实。于是,在王长友20岁那年,才正式拜在寿字辈相声艺人赵霭如门下。可在拜师之前,王长友已经跟刘德智学会了诸多传统单口、对口、群活以及太平歌词的段子。这也恰好印证了赵霭如只收拜门徒弟的说法。即便是带艺投师,即便是师父不教能耐,王长友单靠看师父使活,加上自己反复揣摩,还是把赵霭如表演上的绝活学到了家。
本就广览博学又勤于钻研业务,再加上过人的记忆力,使得王长友掌握的传统相声远超过其他同行。光是会的多还不算能耐,关键在于每段相声他都能把使包袱的门道说得清清楚楚。也正因如此,启明茶社的穴头常连安先生才将他请到自己的班社,专门负责给启明的学徒开蒙授业。
当时在启明茶社学徒的有常宝霆、苏文茂、于世德等人,每两天教他们一块活。比如《文章会》教完了王先生会问他们:学会了吗?学会了就交学费吧,一盒粉包牌香烟,快买去!启明茶社的学徒跟王长友学过的段子,表演起来瓷实、细致、包袱口准确,能让懂行的听出有功夫,有艺术性。像苏文茂经常使的腿子活《汾河湾》就是王长友先生的传授,使活不噪不闹,该到包袱的地方,只要按王先生教的来准保能响。足以见得,“相声仓库”的美誉并非浪得虚名。
假如王长友不说相声,做个手艺人照样也是这行里拔尖儿的。为什么这么说,心眼活、悟性高、善于观察、精于钻研的人放到哪行都错不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