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闻风谈疫苗5G创新,第二场部长
中新经纬3月8日电(董湘依)在3月8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部长通道”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带来了关乎国计民生的满满“干货”,事关企业创新、新冠疫苗、5G、水利工程……
谈创新
——“创新不问出身”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在产出方面,推动一批高新技术成果的同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3.7万亿元,大大超过全社会研发投入2.79万亿元。我国国家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从年的第34位达到了去年的第12位,提高了22个位次。
王志刚表示,企业这个市场主体必然要成为创新主体。首先从投入方面来看,去年整个全社会研发投入是2.79万亿人民币,其中76%是企业投入的,这个投入强度非常大。二是在创新成果的转化方面,3.7万亿的技术合同交易额,其中90%来自企业。三是在研发组织方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9%是由企业牵头或者企业参与的。同时,高铁、5G、核电、新能源汽车以及科技冬奥、抗疫,很多都是企业在其中发挥着牵头或者主力作用。
“下一步,高科技企业要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关键力量。要让企业承担更多的科技项目,让企业能够有更好的政策环境。”在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方面,王志刚称,既考虑国家导向,也考虑企业发展,也考虑市场回报,在这几方面能够实现共赢。要鼓励企业聚集更多的人才,在产学研联盟中发挥牵头作用,能带着更多的大学、科研院所以及中小企业一起来搞创新。
王志刚强调,创新不问出身,不管是大企业、中型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能作为创新的主体。高科技企业必然产生高质量发展,共同为高科技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创新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谈新冠疫苗
——“有很好的进展”
谈及新冠疫苗攻关进展,王志刚介绍,在疫苗方面,原来有3个灭活疫苗、1个腺病毒载体疫苗附条件上市,今年又有1个重组蛋白疫苗附条件上市。还有2条技术路线取得积极进展,一个是mRNA疫苗,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另一个是DNA疫苗,也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
王志刚介绍,在药物研发方面,1个中和抗体药已经附条件上市,还有3个小分子药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另外还有一些中和抗体药、小分子药、中药,都在积极研发中,表现出很好的前景。“现在病毒变异很多,一会儿是奥密克戎、一会儿是德尔塔,能不能有一些广谱的药对付冠状病毒或者新冠病毒?也在积极研发。另外,现在我们打针才能接种疫苗,能不能通过鼻喷式、吸入式的方式来接种疫苗?这项工作也在研究中,现在有很好的进展。”他说。
在检测方面,最快可在30分钟内完成样本检测,一个集成检测系统一天可以检测20万份样本,能力大大提高。
谈5G基站
——“今年有望突破万个”
在加快5G发展方面,工信部部长肖亚庆介绍,今年力争超过万座5G基站,打好网络基础。同时,应用方面,要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和丰富应用场景,使得大家方便工作生活。
肖亚庆说,“我们也鼓励更多的应用案例、应用场景、应用软件、应用实践不断涌现,我们将做好推广和引领示范,使得5G的应用更广泛地涌现出来。”
肖亚庆表示,5G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要形成合力、相互融通,使得5G的发展在技术上保持领先,更多创新。在发展5G的同时,考虑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演进方向、演进技术路线,为下一代通信技术6G的发展提前谋划,提前做好部署,这也是5G发展的成果,也是5G未来发展的延续。
谈国家水网重大工程
——“把握好三要素的谋篇布局”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说,通过对今年6-8月汛情初步趋势性研判,我国北部、南部发生洪水的可能性较大,北部大于南部,中部地区发生干旱的可能性较大。从流域来讲,北部,嫩江、松花江、黑龙江,海河流域中北部水系,黄河中游干流及支流泾河、汾河等河流有可能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南部,长江上游、珠江流域西江、东南沿海诸河有可能发生区域性洪水。中部,长江中游、汉江下游有可能发生区域性干旱。
针对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李国英介绍,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重点是把握好“纲、目、结”三要素的谋篇布局。所谓“纲”,主要是指大江大河大湖自然水系、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排水通道,这也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所谓“目”,主要是指区域性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供水渠道。所谓“结”,主要是指具有控制性地位、具有控制性功能的水资源调蓄工程。
李国英说,通过“纲、目、结”三要素的科学布局、建设和完善,建成后的国家水网应具备这样的功能作用: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
(图片来自新华网直播)
(中新经纬APP)
更多精彩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