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盐保中心开展盐湖水系调研第259天
对于盐池来讲,如果说护宝长堤是保护它的“贴身护卫”,那么运城人耳熟能详的姚暹渠就是“大内高手”了。它们一南一北扼守在盐池身侧,在历史的长河中尽职尽责,写就了治水防洪的千古传奇。
河东盐池全图(此图出版于年《河东盐法备览》)
溪往河汇,河往海汇。从地图上俯瞰,被环抱在黄河臂弯里的运城,境内主要河流有汾河和涑水河。以峨嵋岭为界,北侧是汾河流域,南侧是涑水河流域。在涑水河流域,中条山沟沟岔岔流下来的水,以干流、支流、斗流、溪流等不同的存在,在河东大地上顺着地势形成的渠道或者河流不断汇集,最终通过涑水河和姚暹渠来到永济伍姓湖,继而奔向黄河。
因此,在排水防洪这件事情上,涑水河和姚暹渠重任在肩,而我们首先探访的是姚暹渠。
(姚暹渠一又名永丰渠)
谈到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姚暹渠绝对算得上声名远播。它位于涑水河之南,盐池以北五里,是历史上为保护盐池而修筑的一条人工河道,开挖于北魏宣武帝时期的公元年。当时,主导开挖工程的是都水校尉元清,挖好后最初的名字叫永丰渠。
到了年之后的年,时代的车轮驶入隋朝大业年间。这时候,永丰渠年久失修,岸裂堤决,泥泞塞道,每逢夏秋,洪水横溢,淹农田、坏盐池,使古老盐池盐花不开,为害不浅。
在这个历史节点,正忙着开凿大运河的隋炀帝杨广为了获取盐利、充实国库,派都水尉姚暹重新开凿旧永丰渠。姚暹上任后,夜以继日,亲自率民筑堤,重新疏浚开挖,“终于导诸顺渠归道,遂消侵池坏盐之患,并收灌田之利”。经过姚暹的努力,姚暹渠渠道更宽,桥梁更多(有32座),流水更畅。百姓得其利、念其恩,故改“永丰渠”为“姚暹渠”。
人因渠传世,渠因人出名。史料中并没有提及太多的隋朝水利官员姚暹,因为重修姚暹渠被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
在同行的水利专家看来,最初的姚暹渠事实上不能称之为渠,它的雏形只是南侧一道挡水堰,这道挡水堰就是现在的南堤,由当时官方修筑,高而结实,目的是防止盐池北端峨嵋岭以南来水直泄盐池。
水是拦住了,但蓄积得太多就可能造成泛滥,侵害农田,所以百姓又自发修筑了北堤,将水疏导在两个堤之间。经年累月之后,北堤和南堤慢慢就围拢成了姚暹渠。而村民一贯将南堤俗称为“官堤”,将北堤俗称为“民堤”。至乾隆年间,巡抚兼盐政巴延三奏请姚暹渠南堤雇工维修,改为盐政收入开支;北堤由地方按地界督率民夫修筑,如果哪个州县修不好,发生倒塌决口,就要给州县官降职处分,并戴罪督修(重修)。
从岁月深处逶迤而来的姚暹渠,其功能在时代的裹挟中已经发生了嬗变。
姚暹渠之利,古曰有三:“一泄客水入黄河,不致侵灭盐池;二沿道民埝皆有水眼,可以灌田;三倘水大,尚浮舟。”
过去,姚暹渠的首要功能是保护盐池免受客水侵害。它既可以拦截排泄盐池以东中条山北麓沟道来洪,使其顺渠畅泄,有效防止洪水西行直入盐池,而且可以有效阻拦姚暹渠以北涑水河中下游平原洪水入侵盐池,也就是说既能疏导,又能堤堵。
“行舟运盐,不费劳力,唐末至五代,水甚浅固,舟楫不行”。从史料的记载中能够了解到,通过姚暹渠,河东盐池的食盐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往河南、陕西等地,因此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运盐不劳民”的说法。但事实上,由于它的渠道不够宽,平时水流量不大,甚至干涸,所以,行船不易,运盐功能不大。
姚暹渠的第三个功能是灌溉农田。但是,客观地来分析,这一效益应该也不显著。因为,姚暹渠是一条人工泄洪渠道。在旱季,姚暹渠上游能够入渠西流的水很小,灌溉农田能力极为有限;而待到雨季泄洪时,农田又无须灌溉。
姚暹渠现在的功能已经由泄洪、运盐、灌溉改为泄洪、截污和生态景观。
(圣惠南路雨污分流及道路提升改造工程)
水利专家说,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姚暹渠已经被包在了城市中央,所以对渠道的要求就上了一个档次,在满足其泄洪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改造又增加了它的截污(不再让姚暹渠以北城市和工业污水进入姚暹渠)和景观功能(在两边渠坡上栽植了多种花草,改善了生态和生活环境,提高了城市品质)。
走进姚暹渠,溯源是必备功课。
姚暹渠发源于夏县桑村尉家凹,起点为白沙河(一说为王峪口)。它沿中条山北麓拦截柳沟、寺沟、刁崖河、史家峪、赤峪等沟道来水,汇流于五里桥,又转向西,经裴介镇朱吕村,于营里村又折向南流,入苦池蓄滞洪区,经运城城区在永济入伍姓湖,其长度有86.6公里(自王峪口算起)和60公里(自白沙河算起)两种说法。
(姚暹渠—淤地坝)
追寻姚暹渠源头的路途中,我们看到了用于水土保持的淤地坝——用坝把土淤积起来防止流失,时间长了还能平田造地,并且有交通功能。
站在上牛岭的路旁高处向南一望,峨嵋岭、鸣条岗、中条山一目了然,水利专家现场授课,通过山上的分水岭介绍各自的流域范围,非常直观,显浅易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地图上来到现实中,整个地理构造和水系就会刻在心里。这是水利专家发出的感慨,我们也深受感染。
(姚暹渠源头—尉家凹)
经过王峪口水库、桑村,车行十余公里后抵达尉家凹。在热心村民杨拴锁的引导下,我们终于看到姚暹渠源头的样貌——村南一片像簸箕一样围拢下来的中条山域,将北麓来水全部汇入山前沟道。沟道头部就是源头,沿途支流不断汇入,最终成为姚暹渠的原水。
水利专家说,洪水就是从这条沟道里倾泄而下的。为了防止其进入盐池,所以就在下游人工修建了王家河水库、苦池水库等,并且开凿了姚暹渠,渠口对准的就是这个沟道口。
这里的天特别蓝,满眼都是绿色,让人心旷神怡。中条山上的风车鳞次栉比,近在咫尺,它们在山风的吹拂之下不停地旋转,仿佛触手可及。返回途中,站在高处极目远望,盐池一览无余,倍感亲切。
尉家凹是中条山北麓东侧最近也是最高的一处自然村落,只有来户、余口人。杨拴锁今年60多岁,在他的印象里,小时候沟道里到处都是泉眼,喝水就到沟底拿扁担去挑,水是甜水,口感特好。上世纪90年代以后,水就逐渐减少,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干涸了。
水利专家用“长藤结瓜”形象地说明了姚暹渠和苦池水库(东花园)的关系——如果把姚暹渠比作一根长藤,那么串联其间的水库就是藤边结的一个大瓜,这个大瓜就是一个大盆,上游来水过猛时先把水存放在这个盆里,等洪峰过后再慢慢往渠里放水,这样就通过调蓄保护了城市不受洪水侵袭。
(姚暹渠—苦池水库)
历史上的姚暹渠是全线贯通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有了城市,才有了这个长藤上的瓜——苦池水库。姚暹渠的南堤作为苦池水库的大坝,其间有个退水闸。按照防洪预案,苦池水库如果出现险情,首先要炸西边大坝,柏园、黄家卓等村都是淹没区,目的就是不让外水进盐池。
为了护盐运盐,各朝各代都不断修浚着姚暹渠。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姚暹渠的改造和加固也一直在进行。针对堤防老化失修问题,市委、市政府于年完成了姚暹渠(苦池闸-运三高速段)综合治理工程,目前正在实施姚暹渠(运三高速-禹西路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完成后将实现拓宽加固,彻底恢复其原设计泄洪能力,成为穿越市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烈日下的围挡之内,工人们正挥汗如雨各自忙碌,古老的姚暹渠正在经受涅槃重生式的蜕变。在苏北线朱家卓段附近,一个新设计的葫芦状景观池格外引人注目,景观池壁有一个出水口,鸭子池的水就通过这个出水口提排进了姚暹渠。
在一条新的城市景观河呼之欲出的时候,我们不由在思考:当城市的防汛重点由防洪变为防涝,那么姚暹渠的功能是否应该再次发生改变呢?
我们惟愿,历经岁月的风霜雨雪,已经多岁的姚暹渠在新时代里再次焕发耀眼光芒,与千古中条的一池雪,相互映照,守望安澜!
张桐张丹颖薛吉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