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一路歌花儿与少年黄河之点滴00
我想,可能的情况是,天下没有河流也就没有歌声吧?,不然我们沿着黄河一路走一走,听一听那些来自水边的动人歌声。
先说一段已经失传了曲子的歌词吧。
大家知道,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集》里有很多诞生于黄河流域。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这是《诗经·小雅·白华》中的句子,读罢全诗,怎么感觉都像是下面要说的曲子。
这里特别提醒的是,河流流域远比干流要大得多。黄河干流总长公里,就是长城的长度,可是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其主要支流就有13条,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是湟水、白河、黑河、洮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汾河、无定河、泾、渭河、洛河、沁河、金堤河、大汶河。
那么我们就沿着黄河重要支流来听一听那里的歌吧。
西北歌王朱仲禄①花儿,还有美少年。
春季里么就到了这\迎春花儿开迎春花儿开\年轻轻的咯女儿家呀\踩呀么踩青来呀\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呀\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呀\拖一把手过来
这一段歌词相信你不会不熟悉,它就是被尊称为“西北歌王”的朱仲禄根据甘青一带的民歌改编的《花儿与少年》,多么美的意象,改编后的歌子也已经流传了多半多个世纪,且屡屡被某些节目或图书啥的借用为名字。
花儿就是黄河流域的歌声,可独唱,也可对唱,曲调高亢、悠长、爽朗,既有汉语的优美词句,也有高原的嘹亮。花儿有很多分支,我第一次听这个曲调是年在青海湖畔,那里有一支花儿的“西宁令”,声音更加尖细,故而更加高亢嘹亮,像一只直冲云霄的大鸟,已经接近青藏高原的藏族歌曲味道。
花儿演唱现场这些河源一带的“花儿”,是多年来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情感花束。这一带早就是多民族共居之地,特别是公元3~5世纪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吐蕃、鲜卑、氐等民族在这里建立政权,那时候,因为躲避战乱和开发河湟川谷肥沃良田的需要,大量河北、河南等中原移民到甘青一带定居,共同繁育了黄河上游独特的抒情品质。当然,学术界认为花儿是从明朝开始有的,但这种情感表达的基因却源远流长。
有黄河见证。()
五胡十六国剧照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