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外孙周武王儿子,为何在太原建立春

太原,地处华北,位于山西中部。太原西有吕梁山,吕梁以西是黄河,东有太行山,北有五台山,汾河从太原穿城而过。太原位于一个小盆地的北端,因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被称为是“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太原位置和地形春秋时期,在今天的太原居住的是戎狄部落,后来归入晋国版图。在太原筑城已经是春秋后期的事,晋国卿族赵氏的宗主赵简子赵鞅命人在此筑城,当时以“晋阳”为名,开启了太原城史的历史,翻开了这个城市历史的第一页。晋阳,在春秋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见证了晋国和春秋历史上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晋国卿族的混战、三家分晋、春秋历史的湮没,战国历史的开始。太原城历史变迁汾水之神有一个人被认为是在上古时期先于大禹治理洪水,整理山川,这个人被称为“台骀”。在今天的山西宁武仍然有一座始建于金代的“台骀祠”是供奉这位上古有功绩的英雄人物的。“台骀”的功绩是治理汾河、洮河水患,重布水系、再整山川,让人民居于广阔的高原上而免受水患,因此被奉为神。把台骀视为汾水之神,在春秋时期郑国子产的言论中明确有所提及。台骀祠春秋后期,周景王四年、左传昭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年,晋侯彪生了病,郑国子产受国君郑简公之命去探望他。晋侯彪谥“晋平公”,是一代霸主晋悼公的儿子,这时候他已经在位十六年了。到了晋国探了病,晋平公的老师叔向就和子产谈论起关于晋平公生病的原因来。春秋时期有卜筮的习俗,凡事问卜,很信鬼神之说。所以晋平公生病也免不了要问卜。占卜的结果是“实沈”、“台骀”作祟。不但晋国太史不知道这两位神灵是谁,连博学多才的叔向也不知道,于是叔向就向同有博学多才之名的子产请教。子产就开始给叔向细说这两位神灵的来龙去脉。这两位神灵和晋国、和太原都有莫大的关系。太原汾河湿地公园上古帝喾高辛氏有个小儿子就是“实沈”,实沈经常和他的哥哥也就是帝喾高辛氏的大儿子阏伯拿着武器互相攻打。到帝尧的时候就把他们兄弟两个人分开:把哥哥阏伯迁到了商丘,把弟弟实沈迁到“大夏”。“大夏”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这样可以避免他们再争斗。后来太原归于晋国,所以“实沈”也成了晋国境内的神灵。台骀是少昊金天氏的后裔,他疏导了汾河、洮河,筑堤防洪,在整理山川水系中开创出广阔的高原让人民居住。因为这个功绩,帝颛顼把他封于汾水流域。后来汾水流域的四个小国:沈国、姒国、蓐国、黄国都是台骀的后裔所建,都世代祭祀台骀。后来汾水四国都被晋国所灭,晋国成为汾水之主。那么台骀自然也就和晋国有了关系。实沈是主管大夏也就是主管太原地区的神灵;台骀治河理川而造就了太原在汾河流域诞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但是实沈与台骀和晋平公的病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子产说晋平公生病是因为劳逸、饮食、哀乐等等问题造成的,不该归咎于实沈和台骀两位神灵。晋平公好色子产又进一步详细说明:首先一天的时间应该合理分配:早上听政,白天访问调查,晚上修订政令,夜里忙一天了应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样才是君子所为。为什么晋平公会生病呢?难道是因为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同一个地方,这样过于在一件事上耗费精力,所以才生了病。那么是什么事让晋平公过于耗费精力呢?子产说:我听说国君的宫内有四名姬姓女子,大约生病就是由此而来吧?首先,周代奉行“同姓不婚”的原则,因为同姓是来自于同一个血缘关系的集团,周代在原则上不提倡血缘婚,这是婚姻发展史上的进步。但是上烝下报、同姓婚嫁的事在春秋史上又屡见不鲜。不说别的,晋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霸主晋文公就是父母同姓。父系源自“姬”姓的周王室,母亲狐季姬也是“姬”姓,是唐叔虞的后裔。其实子产是隐晦地指出,晋平公的后宫内宠太多了,这才是晋平公致病的原因。子产晋平公听了子产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称赞他是“博物君子”,并且送上厚礼一份。其实子产说话已经非常客气了。等到子产一回去,晋平公又上秦国去求良医,秦景公让秦国一个很有名的医生叫“和”来晋国给平公看病。秦医和说话直截了当,可没有子产那么隐晦客气,告诉晋平公:你没救了,因为你太爱女色,这病就像蛊一样,你已经被女色迷得丧失心志了,你这病既不是鬼神作祟,也不是饮食所致。秦医和说了狠话,但其实晋平公也没有就此而死。秦医和还把这事告诉了当时的晋国执政卿赵文子,就是《史记》里说的赵氏孤儿赵武。秦医和告诉赵武只有制止晋平公过度接近女色,这样才能让他有个好身体有精力接着为国家图谋操心,这才不会让晋国再生祸患。晋平公是又过了九年才死的。太原与姜子牙实沈、台骀白白地为晋平公的病担了作祟的虚名。其实晋国自从获封起,就和太原一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有种观点认为,最早获封的唐叔虞封地就在今天的太原。周公诸灭唐国之后,按照周的惯例,攻下唐国要再分封一个诸侯以扼守地望。桐叶封弟这个新封的唐侯是周的血亲,就是武王的小儿子、成王一母同胞的弟弟叔虞。成王和叔虞的母亲是齐太公吕望(姜子牙)的女儿、武王的王后邑姜。因被封于唐地,所以叔虞又被称为“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因为国内有“晋水”,改国名为“晋国”,春秋历史上第一大国就此诞生。沅汰,文化学者,历史作家主要作品:《龙凤传奇》、《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高澄传》、《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汉字》字形释义、《青铜铭文里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0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