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恤前期被压得有多惨,后期翻盘就有多爽
从此再没有人能压制住赵魏韩三家的崛起,也再没有人能阻止晋国注定被肢解的局面。
赵无恤影视形象忘掉内心良知,忽视世俗道义,
赵无恤设计谋杀了姐夫代王,灭其国,吞其地,
踩着亲人的尸体,淌过无辜者的鲜血,他终于如愿坐稳了赵氏家主的位置……
可惜,按照政治资历与传统规矩,此时无恤的冤家——智瑶,
接替已故赵鞅(无恤父),登上了晋国正卿之位,成为了晋国实际意义上最高领导。
无恤不得不低头屈居于智瑶之下。
智瑶其人,虽然有一定性格缺陷,但能力却毋庸置疑。
春秋末期,晋、齐、楚、越四雄并立。
晋国在智瑶领导下,先与齐国争霸中原,经犁丘一战,压制住齐国后,
他又开始积极攻略郑卫,可是因为各大家族的存在,晋国国力难以集中调用,
所以进展不大,收效甚微。
想要复兴晋国往日霸主地位的途径只有一个,
那就是统一晋国,将被各大家族四分五裂开来的国力重新集中起来。
在这个国家层面的“大原因”,与他本人和无恤之间恩怨的“小原因”共同作用下,
智赵两家注定不可能长久共存下去。
春秋地图当外国势力能打压的打压了(齐国),
始终攻略不下的放弃了(郑国卫国),
可以吞并的也吞并了(夙繇国),
正卿智瑶把目光转回了晋国国内,
准备以自己的想法给国家来一场手术,将它改造成心目中理想的样子。
无恤与魏氏家主,韩氏家主一起被智瑶召进了国君宫中。
待三人站定,智瑶向晋君进言:
“吴,越素来南陲小国,如今却先后与晋国争霸中原。为国家计,智氏愿献地百里,户万口于国君,赵、魏、韩三家累受国恩,忠君爱国之情,相信也一定不会逊于智氏……”
无恤很清楚,表面上看每家一视同仁,都献出相同数量的土地与人口,
不仅公平合理,而且还有“国家大义”压着,
但实际上,这却是智瑶削弱三家的诡计。
智氏一族实力最强,要献出这些土地人口,
虽不能说是九牛一毛,但毕竟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而赵、魏、韩家底薄,要献出相同的土地人口,则就是伤筋动骨了。
举个例子,
智氏家底元,赵氏家底40元。
让各家拿出10元后,智氏剩90元,赵氏剩30元。
赵氏实力本来是智氏的40%,现在变成了33%,
结论就是赵氏在智氏面前更弱了。
而且还有一点,
此时智瑶是晋国最高执政,各家献给国君土地人口,其实就是变相献给了智瑶。
智,赵,魏,韩四大家族赵魏韩三家都不是笨蛋,回家细细思虑一番后,都看出了智瑶的诡计。
可问题是,看出是看出了,接下去该怎么办呢?
不献?
不献就会被上升到国家高度,智瑶极有可能会以此为借口发兵讨伐。
那么献吧。
“越献越弱,越弱越献”,
家族将在这种恶性循环下不战自败。
之后六国献地秦国得一时苟安,就是如此。
这便是智瑶厉害的地方,
不管你怎么选择,最后得益的都是他。
接下去事情的发展也都在智瑶掌控之中。
魏氏韩氏经过一番挣扎,最后认怂服软,献出了土地与人口。
而无恤选择了另一条路,他拒绝了智瑶。
“先人披荆斩棘,累数世而有赵土,无恤无能,亦不敢拱手相让。”
很多资料上记载,智瑶收到无恤回复时“怒”、“大怒”,
但小鱼想来,除了生气外,他心里应该还会有一点兴奋。
智瑶立即上奏国君,拿到“大义”名分后,
他领着智、魏、韩三家联军开始讨伐“晋奸”无恤。
尽管话说得坚决漂亮,
但面对三家联军,无恤很快就被揍得丢盔弃甲,一败涂地,
最后领着残兵败将躲进了晋阳城中。
智瑶为什么无恤不和魏氏韩氏一样献地呢?
结合之前文章,小鱼个人推测还是与赵氏内部“反无恤”派有莫大关系。
不择手段吞并代国,又经过一系列家族内部势力重新划分后,
忠于无恤者大多封在了赵地,
而“反无恤”派则被迁去了代地。
赵强而代弱,就算“反无恤”派有心发难,也不再有那个实力了。
赵氏一族开始进入了一个平稳期。
可谁知智瑶突然提出要献地,打了无恤一个措手不及。
假如无恤要献地,地该怎么献?
如果把“反无恤”派的土地献出,会不会逼得他们狗急跳墙,分裂赵氏?
家族出现分裂,难保智瑶不会插上一脚,
就算智瑶不干涉赵氏内政,但家族出现分裂,实力也必然受损。
那么,献出忠于自己者的土地呢?无异于断树之根,截水之源,自寻死路。
那两派都出一点好了。不管最终比例如何,无恤同时得罪了两派。
唉,还是怪无恤庶子继位,根基不稳啊。
无恤回绝智瑶,确实有其本身性格的原因,
但如果我们把事情所有缘由都归结到这一点上,是不是又过太绝对了呢?
让我们回到晋阳战场上。
得益于家臣尹铎在晋阳城多年经营,城中军民均是赵氏死忠。
在此,无恤不仅得到兵马粮草补充,还借由城墙摆脱了智氏的追击。
暂时是安全了,可往后怎么办呢?
不过他没苦恼这个问题多久,智瑶就带着三家联军团团围住了孤城晋阳。
没什么好想的了,守吧。
接下去的攻城战,虽然惨烈,但在小鱼来看还是有些单调。
城下智、魏、韩三家部队一批一批地上,
城上无恤领着人一批一批地砍,无非就是这些。
晋阳墙高砖厚,箭矢充足,
没有后世大型攻城武器的帮助,城下智瑶除了拿人命来“耗”外,再没更好的破城方法了。
于是,一边人多,一边墙高,
双方就这样夜以继日,日以继夜的打了下去。
攻城直到有一天,城下突然停止了进攻,整整一天无恤都没有等到一个敌人攻城。
莫非智瑶下令休息一天?
第二天,依旧毫无动静
第三天第四天仍然如此。
智瑶退军了?
没有,城外敌人营帐中飘出的炊烟,还有影影绰绰巡逻站岗的兵士,无恤都能瞧见。
他开始慌了。
比数倍敌人攻城还可怕的是什么?是被数倍敌人围城。
攻城战生死只在瞬间,究竟算是来的痛快。
而围城则不然,城中粮食终归有限,长期得不到外界支援,破城就是早晚,
就像是钝刀子割肉,你明明知道结果,却无能为力。
可有什么办法呢?
外面赵地尽失,就是冒死突围也死路一条。
但希望还是要有的,
如果智瑶发生诸如军粮殆尽或者内部反水的意外,那么晋阳城还是会有一线生机的,
尽管无恤明白,此时晋国已尽在智瑶掌控之中,
上述“意外”发生的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饥饿一个月,两个月。
没事,城中粮食还足。
六个月,九个月。
还行,省省,粮食还有。
十二个月,十六个月。
城中早已粮绝,军民“悬釜而炊,易子而食”。
一年多过去了,城外智瑶依旧没有退兵,
无恤所幻想中的“意外”终究还是没有发生。
夜间,一声动天巨响叫起了晋阳城内所有似睡非睡者,
毕竟腹中饥火难熬,无人可以安然入眠。
面黄肌瘦的无恤带人一奔到城头,就被眼前一幕惊得目瞪口呆。
从天而降的巨浪正一轮又一轮击打在城墙上,而水位则以肉眼可见速度向城头逼近。
水攻虽然洪水总算是没有淹过城头,
但当无恤回头望向城内时,目之所及只剩泽国一片。
洪水稍退,无恤收拢残兵缓缓向城内未淹高处集结。
漫天水攻之下,晋阳城防优势荡然无存,
兵士死伤惨重,就是勉力存活者也都面有菜色,有气无力。
看着身边最后这些兵士,无恤抬头望天:
力尽于此,无憾矣。
真的可以“无憾”了吗?
真的就要在此等死了吗?
不,或许还能最后一搏!
“张孟谈何在?”
“君上。”
“再去联络魏韩,告诉他们,无恤未死,尚可一战。但如还无行动,等水退智氏亡赵后,两家亦在劫难逃!”
张孟谈此时晋阳城中洪水并未退散,离智瑶发动总攻还剩一些时间。
张孟谈夜见魏韩家主,将晋阳城内情况与唇寒齿亡道理一一说了出来。
道理自然谁都明白,但能不能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等也欲暗中联赵攻智,只恐稍有泄露,魏韩立时灭亡。”
“二位主上所虑极是,但话出二君口,入于孟谈耳,万无一失。还请主上抓住最后机会……”
三月某深夜,无恤放弃晋阳城,带余部摸到智氏所筑汾河堤坝边。
此坝就是智氏截水,引汾河水攻晋阳之地。
守军万万没想到原本应在晋阳城中等死的赵军会来此处偷袭,
以有备攻无备,无恤大胜完全控制住了汾河堤坝,
随后他立即下令掘堤,引水倒灌智氏阵地。
同一时间,魏韩迅速占据高地,任由大水侵略智氏营地。
野外开阔且无城墙,大水一冲而过后,无恤领赵军开始正面冲击智氏,
而魏韩则从两翼包抄。
擒杀智瑶先有水攻,后有倒戈,智氏阵脚大乱,完全一盘散沙。
乱战之中,无恤亲手擒住智瑶,将其斩首。
至此,晋阳之战结束。
此战赵无恤凭借超人意志,完成了从即将灭亡到灭亡对手的惊天大逆转,
可谓令人咋舌。
魏韩虽然前期认怂服软,但好歹抓住了最后机会,不仅干掉了自身最大威胁智氏,
还为日后争取到了与列国平起平坐的机会。
诚然,无恤是赢了,
但晋国却错过了一统的最佳时机(先不论如果一统后到底是“晋国”还是“智国”,亦或其它国),
从此,再没有人能压制住赵魏韩三家的崛起,
也再没有人能阻止晋国注定被肢解的局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