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定县新城村的阳胜河道,曾经是秦汉
特别声明:本文原标题为《这里曾经是秦汉古道》,经原创作者王海军先生授权发布。王海军,笔名上艾石、世外散仙,山西省平定县新城村人,在职教师,喜爱书法、诗词、史志。王海军先生在山西省平定县境内,有一条由晋入冀的通京驿道。这条驿道西起平定大峪黑砂岭、东到旧关,途径平定县城、西郊、石门口、柏井、槐树铺、固关、甘桃驿,过旧关,出井陉,进入河北省地界。千百年来,燕赵秦晋之客在层峦叠嶂、崇山峻岭之间来往东西、络绎不绝。山西平定县境内的娘子关如今,这条通京驿道已相继被正太铁路、石太公路、太旧高速所取代。如同古道驿路上曾经发生的金戈铁马、商旅风尘一样,驿道旧貌早已被无情的岁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鲜为人知。不过,在柏井至旧关一带,仍然能看到一些故址遗迹。峰回路转,雄关险隘,风姿依然,特别是固关瓮城遗址中那两道车辙,深深地镶嵌在石头铺砌的古道里,让人无不为之震撼。固关古道车辙这条古道穿行于“太行八陉”之第五陉的井陉,是一条横贯东西的天然通道,素称“井陉古驿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据文献史料,井陉古道的历史可以溯源至秦始皇时期以至春秋战国时期,是秦皇驿道主干线的一段,也是燕赵古国通往晋阳(太原)城的交通要道。年,“井陉古驿道”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陉秦皇古驿道从地形上看,石门口—柏井—固关一线,作为井陉古道的组成部分,是石门口通往井陉口自然天成的谷道狭路,石门口实际上是井陉古道的西口、位于阳胜河与柏井河的交汇处。很显然,从石门口向西有两条路径可走:一条是顺流而下至西郊进入南川河道通向平定城,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平定大峪黑砂岭通京驿道;另一条是逆流而上,进入阳胜河道。槐树铺村的古道车辙那么,阳胜河道是否也是一条通往晋阳(太原)城的古道驿路呢?贯通东西的阳胜河道众所周知,平定县的前身是广阳县、石艾县及上艾县。平定城于北宋初期由广阳城徙治而建,之前的广阳城、石艾城及上艾城是在阳胜河畔的新城村。据文献记载,上艾县作为平定最初置县在秦始皇时期就有了,有史学家考证上艾置县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甚至更远的古代。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尤其是秦汉以至先秦,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相当薄弱,因此,古时候的道路一般是利用自然、沿着河道而行。旧关村的古道车辙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就是“要想富先修路”,这表明道路对城乡经济发展、兴盛繁华起着决定性作用。古代何尝不是如此?尤其是城池选址,交通便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城因道兴、道因城通。换句话说就是,城在哪里,哪里就会有四通八达的道路。由此看来,上艾城、石艾城以及广阳城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所以在阳胜河畔存在了千年以上,就是因为这里有一条东西贯通的道路,向东过井陉峡道到达燕赵之地、向西经昔阳、寿阳通往晋阳(太原)城。柏井古驿道几千年的阳胜河水流沉淀了这条古道驿路遥远的记忆,给后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思考。穿越岭西的天然通途小时候就常常听村里上年纪人谈起老辈人到岭西贩卖牲口、粮食的故事。从新城村出发,沿阳胜河河谷经过南阳胜、左家村到范家掌村西南,翻过马道岭山就是昔阳县、寿阳县的地界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岭西。这里的“岭”指的就是马道岭山。流经新城村的阳胜河马道岭山属于七岭山山脉。七岭山山脉位于平定县西南部,起于桃河南岸,沿县界向东南展布,止于国道西侧,是平定县与昔阳县、寿阳县的界山,同时也是桃河和萧河的分水岭。七岭山山脉就像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在平定县境的西南部,阻断了古代平定通向昔阳、寿阳的路径。然而,在范家掌这里却有一个穿越马道岭山的垭口。新城村翻过马道岭山,就进入了萧河河谷。萧河发源于马道岭山,流经寿阳、榆次、清徐,在太原地区汇入汾河。因此,沿着萧河河谷向西会顺利到达晋阳(太原)城,马道岭这条山路是连接萧河河道与阳胜河河道的天然通途。自然天成的聚落中心在新城村与西城村之间,有一个东西走向的土岗,人们自古以来就叫它“城址台”。这个土岗长约二华里、宽约一华里,地势高阜而平阔,自然的黄土层非常深厚,最高处离河床面达二十多米。新城村城址台土岗南北两河环抱,南面是阳胜河,北面是其支流,犹如天然的“护城河”。这是一种独特的地形,既能防洪灾水患,又可防外敌侵袭,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这种地形无疑是自然天成的聚落之所、理想家园。新城村关帝阁村人在此耕田犁地时,不经意间会发现一些砖、瓦、陶器的残片碎块,据考古专家鉴定为秦汉时期甚至更远时代的遗物。平定县文物馆就收藏有这些文物,上世纪八十年代,平定县文物部门曾对新城村的“城址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这个地段是古城的中心区域,其夯土墙和文化层明显可辨。新城村文保碑不仅如此,在“城址台”周边还有许多古城的遗迹尚存、与古城相关的地名相续。新城村现在所处的位置叫“坛坡”或“演武场”,村东北向二里地的烽台山上有“烽火台”遗迹,村东南向二里地平坦开阔的地方叫“校场坪”,村南群山主峰叫“将台岭”,将台岭下有“城墙堰”及“练将坡”。新城村与西城村的村名都是因古城而得。新城村烽火台新城村“城址台”上之所以繁衍生息了秦汉古城、晋唐县治,是因为这里是一个自然天成的聚落繁华之地,更是因为阳胜河这条古道的军事价值和交通作用。荡气回肠的古远村落作为阳胜河畔土生土长的新城村人,笔者对生于斯、长于斯的阳胜河有一种非同寻常的眷恋之情。那些带着远古气息的村落地名常常让人涌起悠远的思索。有人曾通过解析这些村落地名来研究上艾城的历史,其实,这些村落地名更是阳胜河古道历史的记忆符号。阳胜河发源地马道岭山下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叫圣堂,圣堂村有一座古寺,古寺里供奉着儒、释、道三圣,圣堂之名由此而来。宁艾村《庞公寿藏志》石幢据嘉靖二十九年()《重修上艾圣堂记》碑文载:“堂之东北五里有龙王堂(龙王山村的龙王庙)重修于有宋元佑七年,则知圣堂与龙王堂为古明矣。”元佑是北宋哲宗年号,元佑七年即公元年。这表明圣堂、龙王堂至迟在北宋元佑年间就有了。从碑名看,似乎应该属于上艾时期的产物。新城村东二里地的新村村西有一座“兴国寺”,据寺院里的古碑文证实,“兴国寺”始建于唐代贞元十一年()。新城村大王庙新城村东五里地的宁艾村曾有一座“千像寺”,据宁艾村“真觉寺”(建于宋代)古碑文记载:“千像寺”由汉时乡人所建。从始建年代来看,圣堂、龙王堂、千像寺、兴国寺等在北宋以前就有了。这些古老的寺、堂应该归属于阳胜河畔的古城。这些古迹遗址,充分印证了阳胜河古道以及古道上的古城之兴盛繁华。阳胜河道上有好多非常有趣的村落地名。新城、西城、新村之村名自然都源自古城。宁艾村之名,其因也来自古城。上盘石村科举牌坊据宁艾村大西岭发现的金大定四年()名曰《庞公寿藏志》的经幢碑文记述:“武德二年,秦王为西讨元帅,随郡拴拣富遣戍河东,(庞公)以勇艺擢用,执戈麾下,后平寇乱,俾从征之者,分屯石艾。岁久未询,乃迁一房。时诣此地,萧条荒野,悄无人居,乃卜宁艾形胜之处,首建其庄,因而家焉。”由此可知,“安家定居在石艾城边”是宁艾村名的真实含义。官道沟,顾名思义就是“官道上的一条沟”。何谓官道?就是官家修的道路。官道在哪里?不正是阳胜河这条古道吗?“上、下马坊”的村名,分明就是指古道驿路上马匹歇脚的地方,“立壁、石门”二村名则显示了古道的险隘之处。柏井驿石刻此外,一些村落的“前身”之名更是意味深长。新城村元代天历三年()雕刻的王氏家族《大元故璋碑誌铭》墓碑记述,新城在当时称“辛城”。张庄村陈家祖坟一墓碑上刻有“辛村”之名,有学者认为就是指现在的新村。下马郡头村金代泰和二年()雕刻的《进义副尉赵公浮图记》经幢记述,当时下马郡头称“马群”。平定古驿道上的石刻:晋燕赵合衢石门口长国寺北齐天保六年()雕刻的《李清报德造像碑》以及大周(唐)长寿三年()雕刻的《郝贵造像碑》均记述,石门口在当时称“榆交”。西郊村苍岩行祠金明昌七年()雕刻的《重修懿济圣母正殿碑记》记述,当时的西郊称“西交”。显而易见,这些简单而朴素的地名,无一不是与阳胜河古道及上艾古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平定上城阳春楼石门口是阳胜河与柏井河的交汇处故称“榆交”,西郊是阳胜河与南川河的交汇处故称“西交”,而“辛城”之名似乎刻录着古城的辛酸与无奈,至于“马群”“羊身”,则更像是远古时期的文化符号。事实上,阳胜河道上村落稠密、人口众多,几乎每隔二、三里地就有村落,三、四千口人的村落比比皆是,这其中就有平定县人口最多的宁艾村(今有人口人)。这表明阳胜河聚落繁华、历史悠久,与这条秦汉古道息息相关。平定嘉河桥黄河之所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因为它养育了中华民族的先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由此及彼,阳胜河就是平定人民的母亲河。所以,我们弘扬古州平定的历史文化,不应该忽略上艾、石艾以及广阳的那段峥嵘岁月,更不应该忘却阳胜河这条饱经沧桑的秦汉古道。(王海军)
上一篇文章: 一川清流两岸锦绣汾河又现好风光新华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