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晋中
《水经.汾水注》里的晋中
△又南过大陵县东。
昔赵武灵王游大陵,梦处女鼓琴而歌,想见其人,吴广进孟姚焉,即于此县也。王莽改曰大宁矣,汾水于县左迤为邬泽。《广雅》曰:水自汾出为汾陂,其陂东西四里,南北一十馀里,陂南接邬。《地理志》曰:九泽在北,并州薮也。《吕氏春秋》谓之大陆。又名之曰沤洟之泽,俗谓之邬城泊。许慎《说文》曰:漹水出西河中阳县之西,南入河,即此水也。漹水又会婴侯之水,《山海经》称,谒戾之山,婴侯之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祀水。水出祀山,其水殊源共舍,注于婴侯之水,乱流迳中都县南,俗又谓之中都水。侯甲水注之,水发源祁县胡甲山,有长坂,谓之胡甲领,即刘歆《遂初赋》所谓越侯甲而长驱者也。蔡邕曰:侯甲,亦邑名也,在祁县。侯甲水又西北,历宜岁郊,迳太谷,谓之太谷水。出谷西北流,迳祁县故城南。自县连延,西接邬泽,是为祁薮也。即《尔雅》所谓昭馀祁矣。贾辛邑也。辛貌丑,妻不为言,与之如皋,射雉,双中之,则笑也。王莽之示县也。又西迳京陵县故城北,王莽更名曰致城矣。于春秋为九原之地也。故《国语》曰: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文子曰:夫阳子行廉直于晋国,不免其身,智不足称。叔向曰,其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见利不顾其君,仁不足称。吾其随会乎?纳谏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进,不阿而退。其故京尚存。汉兴,增陵于其下,故曰京陵焉。侯甲水又西北,迳中都县故城南,城临际水湄,《春秋.昭公二年》,晋侯执陈无宇于中都者也,汉文帝为代王,都此。武帝元封四年,上幸中都宫,殿上见光,赦中都死罪以下。侯甲水又西合于婴侯之水。迳邬县故城南,晋大夫司马弥牟之邑也。谓之邬水也。俗亦曰虑水,虑、邬声相近,故因变焉。又西北入邬陂,而归于汾流矣。
大陵县故城,学界普遍认为大陵县故治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南十里大陵村。《太平寰宇志》:大陵城,汉大陵县也,在今县北十三里。方志以为大陵村即汉大陵县城。但检阅相关文普资料笔者以为位于今大陵村西北约3公里的洪相汉遗址颇具规模抑或与西汉大陵县故城有关[1]。(,山西文物局)
邬泽,又称昭余祁、昭余、邬城泊、沤洟之泽等。历史文献记载今介休以北,平遥、祁县、太谷以西、文水、汾阳以东仍为湖泊占据,直到宋代以后,该湖才逐渐消失。卫星图像解译看看出此湖逐渐退缩的过程[2]。近年来有学者通过采用-年汾河流域近50年器测的水文、气象数据,应用水量平衡的方法,从湖面降水量、入湖径流量和湖面蒸发量等方面,对不同历史时段,太原盆地昭余古湖的水量平衡进行了估算,并对其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发现若不考虑入湖径流量,只有先秦时期,昭余古湖水量处于盈余的状态,其余时段均处于亏欠的状态。他们认为入湖径流量是昭余古湖存亡的决定性因素,昭余古湖的消亡与汾河改道有直接的关联[3].
中阳县,谢鸿喜认为此处注文中的提到的中阳县应指的是曹魏徙置县(非秦汉中阳县)治所在今孝义县城[4]。但按许慎(约58~约年)为东汉人考量,则《说文》“漹水出西河中阳县之西”之中阳县当即指秦汉中阳县。善长(郦道元字善长)未经细校,忽略了“南入河(黄河)”的细节,将许慎《说文》中的漹水与“漹水与婴侯之水”的漹水混为一谈了。
本文以为许慎《说文》中的漹水是黄河的支流,而注文“漹水与婴侯之水”的漹水则注入了汾水。两处漹水显然是分属黄河与汾河的两条支流,但郦氏却将其混为一谈。(备注:秦汉汉中阳县在今中阳县城北2.5公里处的庞家会村。庞家会地处南川河东北岸,为吕梁山区南北冲途,村东现存古城遗址。据考古资料表明,庞家会古城东南角城墙残存余米,宽约4米,残高5米,夯层6-12厘米。年,文物部门又从与古城一河之隔的弓家湾村发掘出一批战国青铜器,其中的夔纹壶、青铜鼎等精美的器物引起考古界的轰动。专家们认为,这座古城应为战国中阳邑,也即秦汉中阳县治所[5]。)
谒戾之山,今鹿台山。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鹿台山即谒戾之山北麓也,盘回于武乡、沁源、平遥、祁县之境,西尽汾川,限以中都水为太行与绵山之分界。
婴侯之水,《嘉庆重修一统志》汾州府:中都水在平遥县东南三十里,一名婴侯水。祀水,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及董佑诚等认为即今平遥县源祠水(董佑诚曰:今平遥县东南十五里有源祠水,北注中都水,疑即祀水也[6])
近年来李晓杰等对祀水、婴侯之水、中都水等史地疑难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析,认为:今平遥以上之惠济河即“祀水”,柳根河即“婴侯之水”,平遥以下之惠济河即“中都水。(然源祠水北流入惠济河,与郦注婴侯之水“北流注于祀水”不合。今惠济河经平遥县城北,西北入汾,与郦注“径城南”异,后世当有改道。今柳根河平遥以下河道应为原惠济河所经,则未改道前之惠济河当流经平遥县城南纳柳根河,西南流。明此可知,今平遥以上之惠济河即“祀水”,柳根河即“婴侯之水”,平遥以下之惠济河即“中都水[7]”)祀山,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引《祁县志》上帻山......下帻山......山东接太谷,南接武乡。帻、祀同音字。
中都县故城,学界多认为即今平遥县中都乡桥头村。今平遥县中都乡桥头村有双林寺,古名中都寺,为汉代中都县治。按《元和郡县志》平遥县:中都故城在县西十二里。今城址已无存,但附近有汉墓群分布。(山西文物局,)
侯甲水,此水流向古今变化较大,上游即今昌源河,下游无今河对应,当经今祁县西南、平遥县西北,西注古邬泽。(李晓杰等,)
胡甲山,又称侯甲山,今称分水岭;为祁县候甲水与武乡涅水的源头。
祁县故城,即今祁县西六支乡祁城村东汉遗址。(山西省文物局,)
太谷水,谢鸿喜认为《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清一统志》等均认为胡甲水、太谷水为一河二名,指今祁县昌源河为太谷水。但地图上看两河的大多河段各为一体,今太谷境内指乌马河有可能就是古之太谷水。然无史证,待考[8]。
京陵县故城,学界普遍认为在今平遥县洪善镇京陵村。爬梳相关文普资料,本文以为今平遥县洪善镇五里庄城址[9]应为汉京陵县古城。
邬县故城,学界普遍认为即今介休市连福镇邬城店村。附近有邬城店东周遗址[10],抑或与之相关。
邬陂,即今邬泽,又称昭余祁、昭余、邬城泊、沤洟之泽等。
△又南,过平陶县东,文水从西来流注之。
汾水又南,与石桐水合,即绵水也。水出界休县之绵山,北流迳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昔子推逃晋文公之赏,而隐于绵上之山也。晋文公求之不得,乃封绵为介子推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因名斯山为介山。故袁山松《郡国志》曰:介休县有介山,有绵上聚、子推庙。王肃《丧服要记》曰:昔鲁哀公祖载其父。孔子问曰:宁设桂树乎?哀公曰:不也。桂树者,起于介子推。子推,晋之人也。文公有内难,出国之狄,子推随其行,割肉以续军粮。后文公复国,忽忘子推。子推奉唱而歌,文公始悟,当受爵禄。子推奔介山,抱木而烧死。国人葬之,恐其神魂{雨肙}于地,故作桂树焉。吾父生于宫殿,死于枕席,何用桂树为?余按夫子尚非玙璠送葬,安能问桂树为礼乎?王肃此证,近于诬矣。石桐水又西流,注于汾水。又西南迳界休县故城西,王莽更名之曰界美矣。城东有徵士郭林宗、朱子浚二碑。宋冲以有道司徒徵。林宗,县人也。辟司徒举太尉,以疾辞。其碑文云:将蹈洪崖之遐迹,绍巢、由之逸轨,翔区外以舒翼,超天路以高峙。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建宁四年正月丁亥卒。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怀哀痛,乃树碑表墓,昭铭景行云。陈留蔡伯喈、范阳卢子干、扶风马日石单等,远来奔丧,持朋友服。心丧期年者,如韩子助、宋子浚等二十四人。其馀门人,著锡衰者千数。其碑文故蔡伯喈谓卢子干、马日磾曰: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惟郭有道无愧于色矣。汾水之右,有左部城,侧临汾水,盖刘渊为晋都尉所筑也。
汉平陶县故城,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文水县孝义镇平陶村。但此处“又南,过平陶县东”中的平陶县显然非指汉平陶县故城,这一点郦道元的表述是非常明晰的。而谢鸿喜(郦氏所说平陶非汉平陶县)[11]、李晓杰等所论亦均正确。
石桐水,谢鸿喜认为即今静升河(谢鸿喜,)。但李晓杰等认为石桐水即今龙凤河,古今下游河道不同。依郦注所叙,汾水合石桐水后方经界休县故城(今介休市城区),而静升河入汾处远在今灵石县,故不取。(李晓杰等,)
界休县,《汉志》作“界休”,《续汉志》、《晋志》作“介休”。“界”与“介”古字通。界休县故城在今介休市城区。《元和志》卷一三太原府介休县:“本秦汉之旧邑。”按,今介休市郊郭家村有郭有道(林宗)墓(山西省文物局,),恰与郦注下文所提“郭林宗碑”位置相符,则可定汉界休县治故址。《中国历史地图集》、《山西历史地图集》定西汉界休县治于今介休市东南,恐非。(李晓杰等,)
绵山,即今绵山。
石桐寺谢鸿喜认为即介子推祠(谢鸿喜,)。李晓杰等疑在今介休市龙凤镇附近。(李晓杰等,)
左部城,《太平寰宇记》孝义县条:左部城在县南二十五里。谢鸿喜按此认为当即今新尉屯、旧尉屯村一带。但惜无考古确址。(谢鸿喜,)
郭有道墓,今介休市郊郭家村有郭有道(林宗)墓。(山西省文物局,)
宋子浚碑,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宋子冲(浚)墓在介休县尉村。
△又南过冠爵津。
汾津名也,在界休县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数十里间,道险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萦带岩侧,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临绝涧,俗谓之为鲁般桥,盖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崄也。
冠爵津(雀鼠谷),李晓杰等认为即今介休市义棠镇至灵石县南关镇一带山谷。(李晓杰等,)
《水经.洞涡水注》里的晋中
○洞涡水
△洞过水出沾县北山。
洞过水出乐平县西北。其水西流,与南溪水合。水出南山,西北流注洞过水。
又西北,黑水西出山,三源合舍,同归一川。东流南屈,迳受阳县故城东。按《晋太康地记》,乐平郡有受阳县。卢谌《征艰赋》所谓历受阳而总辔者也。其水西南入洞过水。又西,蒲水南出蒲谷,北流注于洞过水。又西与原过水合,近北,便水源也。水西阜上有原过祠,盖怀道协灵,受书天使,忧结宿情,传芳后日,栋宇虽沦,攒木犹茂,故水取名焉。其水南流,注于洞过水也。
洞过(涡)水,今潇河。潇河下游河道古今有异,《水经注》时期洞过水(今潇河)下游河道,当在今河道之北(张慧芝,)
南溪水今木瓜河。
黑水,今白马河,按较大的支流人字河考量,白马河约发源于寿阳县平头镇紫金山;上源有人字河、龙门河、石门河(黄门街河)三条支流与注文“黑水西出山,三源合舍,同归一川”基本吻合。
受阳县故城,学界普遍认为即今寿阳县城。李晓杰等认为注文“径受阳县故城东”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今寿阳县城位于白马河东,疑郦注此句中“东”当作“西”[13]。但爬梳相关文普资料今寿阳县朝阳镇西部落遗址与港口两处战汉遗址均位于白马河西岸与注文“径受阳县故城东”大致符合,故颇疑这两处遗址抑或与受阳县故城有渊源。笔者以为不宜轻易判定郦注有讹。
原过祠,谢鸿喜认为旧址应在今原过村。按《元和郡县志》榆次县:“原过祠,俗名原公祠,在县东九里。
原过水,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源过水一出村东卧羊沟、一出施霖洞、一出永济桥北,一出宁氏鱼池,南行半里入洞过,盛夏之时荷花盛开,稻田绿满,亦胜景也。”“源池荷花”曾为榆次古八景之一;但可惜已干涸。
乐平郡西晋置,北魏太武帝时省。按《读史方舆纪要》所载:沾县城县西南三十里,汉沾县治此。《晋志》:泰始中,置乐平郡,治沾县。疑即今乐平镇钟村南的羊亳故城。(山西文物局,)
蒲水,今涂河(非下文的涂水,下文的涂水即今津水河)。
△西过榆次县南,又西到晋阳县南。
榆次县,故涂水乡,晋大夫智徐吾之邑也。《春秋.昭公八年》,晋侯筑虒祁之宫,有石言晋之魏榆。服虔曰:魏,晋邑。榆,州里名也。《汉书》曰榆次,《十三州志》以为涂阳县矣,王莽之太原亭也。县南侧水有凿台,韩、魏杀智伯瑶于其下,刳腹绝肠,折颈摺颐处也。其水又西南流,迳武观城西北。卢谌《征艰赋》曰:迳武馆之故郛,问厥涂之远近。洞过水又西南为淳湖,谓之洞过泽,而涂水注之。水出阳邑县东北大嵰山涂谷。西南迳萝蘑亭南,与蒋谷水合。水出县东南蒋溪。《魏土地记》曰:晋阳城东南一百一十里,至山,有蒋谷大道,度轩车岭,通于武乡。水自蒋溪西北流,西迳箕城北。《春秋?僖公三十三年》晋人败狄于箕。杜预《释地》曰:城在阳邑南。水北即阳邑县故城也。《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九年,与邯郸榆次、阳邑者也。王莽之繁穰矣。蒋溪又西合涂水,乱流西北,入洞过泽也。
△西入于汾,出晋水下口者也。
刘琨之为并州也,刘曜引兵邀击之。合战于洞涡,即是水也。
榆次县今晋中市榆次区砖窑街发现有汉代城址[14]可能与榆次县故城有渊源。而晋中市区规模庞大的猫儿岭战汉墓群亦进一步佐证了榆次县故城就在今市区。
武观城。按《嘉庆重修一统志》榆次县:武观城在榆次县西南二十里陈侃村。按此武观城即今榆次区修文镇陈侃村。
凿台,在今晋中市榆次区郭村。乾隆《榆次县志》:凿台在县南郭村。
涂水今津(金)水河。
淳湖(洞过泽)古湖泊,今湮。范围约西至今汾河,东至晋中市榆次区修文镇陈侃村西,北至榆次区张庆乡北胡乔村,南至太谷县水秀乡北六门村北。按,“淳湖”疑作“涂湖”。郦注中多见以入湖之水为湖名者(如文水之入文湖),此湖既为涂水所入,当以之为名,疑“涂”、“淳”形近而讹。(李晓杰等,)
大嵰山今大塔山。
萝蘑亭在今太谷县水秀乡六门村。《太谷县志》认为六门村为古萝蘑亭蒋谷水今象峪(谷)河。《元和郡县志》太谷县:蒋谷水今名象谷水。轩车岭谢鸿喜认为即今车家岭。为太原通往长治的要道。(谢鸿喜,)武乡即武乡县,武乡县故城,按《元和郡县图志》乡县:本汉涅氏地,上党郡。晋始为武乡县,属乐平郡。石氏分上党置武乡郡,县属焉。隋开皇
初废郡,县属潞州,晋县原有武字,草创失其旧名。西晋武乡县故城在今榆社县北三十里社城村东。(山西文物局,)
箕城在今太谷县小白乡白燕村东南。永乐《太原府志·古迹》:“箕城,在(太谷)县东二十里。”今太谷县小白乡白燕村东南有新石器时代至西周遗址(晋中考古队,)。疑即箕城故址。(李晓杰等,)
阳邑县故城,在今太谷县阳邑村。《元和志》卷一三太原府太谷县:“阳邑故城,在县东南十五里”。今阳邑村有汉代遗址(山西省文物局,),应即此城。又,郦注言阳邑县故城在蒋谷水北,而今阳邑村在象峪河南,疑有讹误。(李晓杰等,)
《水经.清漳水注》里的晋中
○清漳水
△清漳水出上党沾县西北少山大要谷,南过县西,又从县南屈。
《淮南子》曰:清漳出揭戾山。高诱云:山在沾县。今清漳出沾县故城东北,俗谓之沾山。后汉分沾县为乐平郡,治沾县。水出乐平郡沾县界。故《晋太康地记》曰:乐平县,旧名沾县,汉之故县矣。其山亦曰鹿谷山。水出大要谷,南流迳沾县故城东,不历其西也。又南迳昔阳城。《左传.昭公十二年》,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杜预曰: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者是也。其水又南,得梁榆水口。水出梁榆城西大嵰山。水有二源。北水东南流,迳其城东南,注于南水。南水亦出西山,东迳文当城北,又东北迳梁榆城南,即阏与故城也。秦伐韩,军于阏与。惠文王使赵奢救之。奢纳许历之说,破秦于阏与。谓此也。司马彪、袁山松《郡国志》,并言涅县有阏与聚。卢谌《征艰赋》曰:访梁榆之虚郭,吊阏与之旧都。桓亦云,阏与,今梁榆城,是也。汉高帝八年,封冯解散为侯国。其水左合北水,北水又东南,入于清漳。清漳又东南,与轑水相得,轑水出轑河县西北轑山,南流迳轑河县故城西南,东流至粟城,注于清漳也。
清漳水,今清漳河。水有东西二源。注文所谓之源指大致为今清漳东源。
汉沾县,按注文“清漳水出上党沾县西北少山大要谷,南过县西,又从县南屈”结合文普资料综合考量今乐平镇巴州村汉遗址及附近规模较大的梁庄汉墓群与注文所述方位大致吻合。故此结合“水出大要谷,南流迳沾县故城东,不历其西也”初步推证汉沾县即今乐平镇巴州村汉遗址。(山西文物局,)
但值得注意的是,汉沾县与昔阳城(东冶村古城)均位于今松溪河流域。故综合考量颇疑郦道元将今松溪河上游部分河段与清漳东源上游混为一谈;盖因松溪河上游河段与今清漳东源在今和顺县李阳镇西一带相距较近仅隔一山岭而分水,估计郦道元当时所接触到的古地图绘制较为粗疏,误将二河连为一体,从而导致注文此处出现了较大的纰漏。
揭戾山(沾山、鹿谷山),按注文所述疑即今昔阳县西北崇家岭一带之山岭。
昔阳城,即今昔阳县东冶头村春秋-汉代古城址。(山西文物局,)
梁榆水,今梁榆河。
梁榆城(阏与故城),学界普遍认为即今和顺县城,故初步推证今和顺县城北关城址应即梁榆城。(山西文物局,)
文当城,具体位置不详。
轑水,今清漳西源。
轑河县故城,今左权县。今县城内北大街有规模庞大的城北商代遗址应即轑河县故城。(山西文物局,)
粟城,今名左权县粟城镇。《嘉庆重修一统志》辽州:粟城在州东,今名粟城里,有粟城镇。
[1]《文物参考资料》,年第9期。
[2]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年,第59页
[3]孟万忠、刘晓峰:《昭余古湖水量平衡与水环境驱动分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08-15
[4]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年,第54页
[5]马晓东:《中阳县:河之阳兮川之中》,《山西日报》,/06/28
[6]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年,第页
[7]李晓杰等:《水经注》汾水流域诸篇校笺及水道与政区复原,《历史地理》第二十六辑,第51页
[8]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年,第62页
[9]山西文物局,
[10]山西文物局,
[11]谢鸿喜认为郦氏所说平陶非汉平陶县(谢鸿喜,)
[12]李晓杰等:《水经注》汾水流域诸篇校笺及水道与政区复原,《历史地理》第二十六辑,第61页
[13]李晓杰等:《水经注》汾水流域诸篇校笺及水道与政区复原,《历史地理》第二十六辑
[14]《文物》年第1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