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乐瞄准三大定位锚定五大目标奋力谱写高质

静乐全貌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一年来,静乐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市委“”战略布局,立足静乐实际,瞄准“太原后花园、忻州特色县、乡村桥头堡”三大定位,锚定“产业振兴、生态宜居、文旅康养、开放包容、文明和谐”五大目标,推动工业新型化、农业特色化、旅游全域化、产城融合化、环境生态化、社会文明化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全县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坚持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藜麦产业园区初具规模,乡村旅游破题上路,项目建设提速升温,开发区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地位进一步彰显,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位居全市中上游,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持续巩固。全县上下凝心聚力谱写出了高质量发展新的篇章。

全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力实施路网畅通工程,持续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文明建设、法治建设、平安建设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市前列,获得“省级平安县城”荣誉称号,充满活力、富有特色、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形象和品质进一步巩固提升,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了全县上下团结战斗、争先进位的强大合力。

全国文明城市——静乐县城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动能转换步伐加快

全县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项目支撑,加快开发区建设,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一是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坚持以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招商引资,认真落实项目手续全程代办、领导干部包联项目等工作机制,精心组织项目观摩检查活动,推动实施项目99个,总投资.8亿元,完成投资43.6亿元。引进了年出栏30万头“雷香猪”生态黑猪综合养殖示范园、MW光伏电站等重大项目,落地了荷兰夸特纳斯土豆全产业链项目。全县聚精会神抓项目、一心一意谋转型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是产业转型提档升级。着力打造“特”“优”农业产业。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大力发展藜麦、小杂粮、甜糯玉米、中药材等特色种植,种植面积达到41.4万亩,培育规模较大农业企业67家。组织开展“静乐藜麦、静乐莜面、静乐宪州黄芪、静乐土鸡蛋”地理标志认证,“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累计达到69个。实施藜麦全产业链开发,建成了集优种选育、科研攻关、智慧种植、精深加工、教育培训、市场交易、产业孵化为一体的中国藜麦之乡产业园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莜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全国有机农产品(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各1处。全面提振工业产业。全县4座生产煤矿、1座在建煤矿,年产原煤万吨;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64.45万千瓦时,全部并网发电;洗选煤企业升级改造12家,申报新能源储备项目7个,其中晋通MW光伏电站+储能项目已纳入国家保障性并网项目,“小升规”工业企业1个。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积极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编制完成了“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持续巩固提升天柱山4A级景区创建成果,开工建设龙池沟景区、台骀景区等项目,重点打造了程子坪、柴水、牛兰、庆鲁沟等乡村旅游示范点,进一步凸显田园乡土气息、民俗风情特色,构建了产业结构多元的乡村旅游示范样板。加快发展服务业。深入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开展系列促进消费活动,实施“互联网+”行动,打造静乐县电子商务产业物流园区,建成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农村电子商务供应链条有效延伸,电商购物、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优势显现,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

三是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坚持以上率下,自觉扛起改革主体责任,建立了《静乐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重大改革项目台账》《静乐县年重大改革项目及责任分工》,定期召开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研究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确保高标准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持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承接、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不断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建设,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全面完成示范区“三制”改革,不断加速“三化”改革,开设了示范区商务论坛,组建了投资开发公司推进市场化运作,示范区“三主”效应更加明显。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完成山西静乐新能源热电有限公司和热力公司改制工作,启动了6户“僵尸企业”的破产工作。持续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申报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个。

新开发的河西移民小区

四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认真贯彻落实市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精神,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持续创优营商环境。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等改革措施,大力推行帮(代)办制,全面构建审批服务新模式。结合乡镇事业机构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将26个县直部门条监管事项全部纳入“互联网+监管”系统,实行月通报制度,通过考核排名倒逼监管责任落实,实现监管全覆盖、全程可追溯。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全县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立足重点帮扶县实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狠抓“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一是坚守防止返贫底线,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更加牢固。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部署要求,组建县乡村振兴局,成立“领导小组”“一办十七组”工作机构,制定出台了《静乐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方案》《静乐县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等一批政策性文件,调整充实个行政村(社区)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政策制度,守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统筹整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2.61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各类项目个。建立防返贫监测和快速响应机制,多频次开展集中排查和对标整改,对现有监测对象户人全部因户施策落实帮扶措施,巩固提升“三保障”水平;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扎实推进“五好社区”创建,落实“六个一批”举措,帮扶有劳动能力的搬迁人口就业,实现搬迁脱贫户至少1人稳定就业。

二是抓实产业就业,脱贫人口增收机制更加完善。全面落实《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意见》,因地制宜编制符合县域实际的“十四五”特色产业规划,建立产业帮扶机制,坚持实施“特”“优”战略,加大品种改良、园区示范、品牌创建、龙头带动、市场拓展力度,完善产业发展与低收入群体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发展“庭院经济”,以“五个一”模式为支撑,发展庭院种植,打造农家院落,为农村常住居民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途径。大力开展技能培训,积极搭建企业和务工者供需平台,持续拓宽就业渠道,累计推介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就近就地就业人,设置公益岗位个。年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元,较上年增长了18.8%,实现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拓展。

三是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迈出更加坚实步伐。围绕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加快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完成15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锁定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四个战场”,综合运用拆、清、整、绿、建“五大举措”,全面解决农村水电气讯路、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生活污水治理等问题,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营造了干净、整洁、舒适的宜居环境,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统筹推进“三治融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实现全覆盖,持续推行爱心超市奖励等机制办法,健全县乡村网格化治理和矛盾纠纷联动化解体系,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

全面加快绿色发展,厚植绿色生态底色

全县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让绿色成为静乐最美的底色、最持久的优势。

一是有序实施碳达峰行动。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分类处置成效明显,深入实施能耗“双控”行动,推动煤焦等领域资源循环利用,大力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全县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

二是统筹推进生态系统治理。坚持保护优先,落实“三线一单”硬约束,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协同保护好自然生态资源。坚持规划先行,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实施“河长制”“林长制”,扎实推进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营造林6.5万亩,通道绿化96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22.4%。

三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空气、水、土壤三大领域污染防治攻坚。坚持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抓实散煤管控、扬尘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推进城乡清洁取暖。全年二级以上优良天数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68,全市排名第四。全面开展黄河流域试点地区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全县境内未发现劣Ⅴ类水体,水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推进土壤固废污染治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深入开展矿山资源领域综合治理、建筑工地、交通沿线等领域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完成整改,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有效。

汾河湿地公园一角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全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持续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是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以文明创建巩固提升行动为抓手,突出县城扩容提质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基础设施、住房保障、民生领域等重点建设,新建住宅小区2个,改造老旧小区5个,新建5G基站40个。有序推进污水处理扩容提升、环卫市场化等工作,实施38个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启动静汾西路南延北拓工程,协调推进国道G、G过境改线项目,城镇功能布局日趋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二是公共事业不断发展。千方百计稳就业,完善就业保障工作体系,大力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完成考证持证人,实现就业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落实“双减”政策,积极推进静乐一中、河西实验中学项目建设,深化县管校聘工作,聘请山大附中优秀管理人才担任实验中学校长,公开选聘了6名中小学校长,引进7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到静乐一中任教,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教育质量显著提升。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县12所卫生院全部建成中医馆,县医院医技楼投入使用,中医院二期医技楼主体工程完工,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县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98%以上,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影剧院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送戏下乡”66场,教师合唱团受邀赴延安参加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活动,申报静乐老黑酱、静乐古琴等4项市级非遗项目,“人文静乐”招牌更加闪亮。

希望的田野

三是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圆满完成庆祝建党周年和省、市、县党代会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工作。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全县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可控。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严厉打击盗采矿产资源专项行动,安全事故保持为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新征程扬帆起航,新使命重任在肩。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决心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全方位推动静乐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编:马云梅、温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3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