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环境优美的汾河美景盛景再现

车辆川流不息的跨河大桥下,一泓清水自北向南缓缓流过,一只只白鹭蹁跹溯河而来,时而展翅盘旋,时而落下觅食,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徐徐展开。1月10日,行走在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介休段、祁县段,通过水清、岸绿、风光美的汾河,我们感受到了坚定不移走实走好水生态绿色发展之路的生动实践。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全长余公里,流经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平遥、介休、灵石四县(市),总长度公里。年以来,晋中市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克服重重困难,当年底,祁县、平遥、介休三县(市)陆续开工,扎实有序推进区域内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项目建设。

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项目建设工程总投资12.39亿元,完成治理总长度62.6公里。其中,祁县段完成治理14.4公里、平遥段完成治理26公里、介休段完成治理22.2公里,形成了百公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水利长廊、生态长廊、文旅长廊,全面改善了沿河生态,河畅泉涌、植被葱郁、环境优美的汾河美景盛景再现。

“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汾河介休段岸边,十五个鲜红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介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介休段起于朱家堡已建湿地,终于西堡村汾河桥下游米处。为积极推进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介休段生态治理工程,介休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开展了堤防生态化改造工程、滩槽整治工程、生态绿化工程,在满足两岸防洪安全需求、改善河道生境的同时,持续推动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改善河道生态,涵养水量,有效缓解介休市地下水水位下降问题,让汾河风光美起来。

在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记者观摩了湿地公园发达的水系、多样的植物群落,了解到有大麻鳽、苍鹭、白鹭、赤麻鸭、绿头鸭、灰雁、蓝翡翠等28目62科种鸟类在此栖息,汾河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已成为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旅游于一身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是山西省保护汾河、改善汾河水质的示范标杆,同时也是介休湿地生态文化名片,百姓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休闲观光带。

来到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祁县段,放眼望去,经过治理的汾河河面波光粼粼,流水滔滔,河道岸线已逐步恢复自然之美,流域生态逐渐呈现山河本色。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祁县段生态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堤防生态化改造、跨河大桥建设等6大工程,苗家堡、西建安两处调蓄水生态治理工程及“两园一站”项目。目前,初步打造出晋商古韵、堤岸飞花、梨苑飘香、三湾印月、汾河晚照、栈桥虹梦、汾水听涛、秋水长天“汾河八景”,汾河堤内生态治理主体工程已完工,堤外植绿增绿、旅游通道、生态驿站投入运行。治理中,祁县坚持“生态保护为先、确保安澜为底、统筹治理为要、传承文化为魂、高质量发展为本”思路,聚焦生态建设、绿色发展,将河流生态修复治理与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相衔接,将汾河生态廊带与乡村振兴示范廊带相融合,成功打造出集产业、水利、生态、文旅等于一体的祁县汾河乡村振兴示范廊带。

另外,祁县同步加快实施昌源河、乌马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通过汾河、昌源河、乌马河“三河”治理,全力攻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突出全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把系统观念贯穿落实到保护治理全过程和各环节,以汾河干流为主轴,以昌源河、乌马河为脉络,系统实施全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努力打造“三河汇流、两岸锦绣、全线成景”生态格局,实现“水系贯通、三季有花、四季有水、鱼翔浅底、百鸟齐飞”的河湖生态治理修复图景,让唐代大诗人王维“江流天地外”“清泉石上流”的诗意美景,真正变为祁县大地上的现实图画。

同时,祁县强化整体联动,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汾河生态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建立了县域河长制组织体系,实现由县到村三级余名河长、巡河员全覆盖,形成了“河长牵头、部门协作、分级管理、全民参与”的流域保护管理新模式,力争打造生态治理工程样板工程,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水润人民,泽被万物。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汾河,让越来越多的人乐享水生态福利!(晋中晚报记者闫淑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2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