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六万破十万,两次调虎离山打崩
我军与日军、国民党军作战,一贯坚持的原则是战略上以寡克众、战术上以众击寡,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优势,夺取具体战役的胜利。
但晋中战役是个例外。此役我军以不足6万人的兵力,与阎锡山10万余人的精锐兵团决战,战略、战役、战术层面全都是以寡击众,竟然能歼灭敌之大部,取得全胜。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一、战前形势:敌我兵力对比2:1
晋中战役,是我军解放山西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
我军在山西兵力主要是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徐向前任司令员兼政委,周士第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总兵力约6万人。
中央让徐向前率兵解放山西,一方面是因为徐帅是山西五台人,和山西土皇帝阎锡山是老乡,对其知根知底。另一方面,则是对徐帅奇谋百出、指挥若定的高超才能放心。当时东北、华东、华北、西北各大战场都处于紧张的战斗中,彭林罗聂刘邓陈粟等独当一面的高级指挥员都在外抽不出身,确实找不出更能担当重任的高级将领。徐帅虽然当时身患严重的结核性肋膜炎,人都瘦成了竹竿,仍然扶病请战,去桑梓之地解人民于倒悬。
山西敌我力量悬殊,不仅兵力上严重少于敌军——阎军约有13万人,在地利上也非常吃亏。阎锡山在山西经营三十多年,封建统治之严密、残酷且不说,军事上也做了很多准备。
山西的铁路一律用窄轨,外省通用的正常铁路开不进来,这就极大限制了敌对力量进兵的速度。
阎锡山还沿着汾河谷地,依山堑谷,自太原以南修筑了多道堡垒防线,人为设置障碍,把山西划成晋北、晋中、晋南三个大的战略区块,其间以同蒲铁路串联。
阎锡山自吹自擂,别看其他战场蒋介石打不过解放军,但山西迎战解放军绰绰有余,绝对能够支撑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
反观我军,第一兵团所属部队,除主力八纵、十三纵,其余都是地方军区武装,没有打大规模战役的经验。但徐帅丝毫不惧,年10月、年5月连续发起了运城战役和临汾战役,将阎锡山势力范围压缩至晋中。
年5月底,徐向前不顾部队连续作战,开始筹划晋中战役。中央考虑到一兵团比较疲劳,提出的歼敌目标是1-2个师。但徐向前向中央保证,歼敌目标可扩大为4-6个师。此时阎锡山手中可用的军队仍有13万人。以少打多,还要吃掉人家6个师?人们都以为徐向前莫不是疯了!
二、第一次调虎离山:歼灭阎锡山亲训师
徐向前一向谨言慎行,何况修改中央的歼敌目标岂同儿戏?他既然说得出,就做得到。
徐向前对阎锡山这个老乡太了解了。阎锡山虽然早在辛亥革命时就已经当上了督军,是见多识广之辈,但他骨子里的精明(说难听点就是小聪明)始终未改。他没有什么原则,唯利是图,精于算计。统治山西三十多年从无敌手,又使得他固步自封,眼界越来越狭窄。这种精于算计却暗于大局的特点,徐向前早已是摸得门儿清。
如果直接挥师进攻太原,阎锡山必然龟缩固守,13万大军据守太原这座坚城,肯定没法打。必须想法办把阎军不断地从城中调出来,在运动中逐渐分割、围歼。怎么调呢?徐向前的对策是,示弱以诱之。
年6月初,徐向前指挥部队在风陵渡口造船征粮练兵,作出一副渡河开赴西北战场的样子。
6月11日,徐向前又命令一部偏师,绕过阎锡山在子洪口、白狮岭一带设置的坚固防线,进击汾阳、孝义一线。
这套组合拳的意图是,诱导阎锡山认为,山西共军急于西渡黄河,故而派偏师牵制阎军主力,以保障主力部队西进;同时,这支偏师前有太原坚城、后有子洪口防线,自陷于绝地,看起来很好打。阎锡山果然中计,为了迅速吞掉这支小部队,阎派出一支闪击兵团,由34军军长高倬之率领,向汾阳、孝义一线攻击前进。
既然敌人来了,那就包围歼灭吧?不忙,徐向前绕了个弯,敌人在西,他却乘机率主力向东,接连拿下缺乏重兵防守的平遥、介休、祁县三城。
平介祁三城距离太原已经非常近,阎锡山以为徐向前主力早已过黄河去了西北,哪料他突然出现在这里。惊慌失措的阎锡山怕太原有失,急令闪击兵团赶紧撤回东面救急。高倬之气急败坏地丢下汾、孝我军偏师,顾头不顾腚地分路往东急窜。
徐向前要的就是敌人来回乱窜。一兵团主力在祁县一带布上口袋阵,专等阎军闪击兵团来钻。我汾孝牵制部队也不顾兵力悬殊,积极地发起追击。
6月21日,徐向前主力在平遥围住阎锡山的亲训师和亲训炮兵团。所谓亲训师,是阎锡山的精锐,其师团长都是阎锡山的铁杆老乡、心腹,待遇好、装备好。该师一惯骄狂无比,反共尤为积极,作战也往往蛮拼硬打。此时中了徐向前的埋伏,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终于遭了报应,被徐向前以二倍多的兵力优势全歼,阵亡余人、被俘余人。随后,我军另一部主力又包围歼灭暂编19军的两个团余人。
三、第二次调虎离山:生擒晋军首将赵承绶
亲训师覆灭令阎锡山恼怒万分,他当即令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暨晋省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前出太原城南,统一指挥各部队反击徐向前。阎锡山吸取了亲训师分路进军被割歼的教训,令赵承绶指挥各军师紧靠铁路、密集行动,不给徐向前各个歼灭的机会。赵承绶龟缩于太原城南,迟迟不敢南下进击。
徐向前本来打算在平、介、祁一线与赵承绶决战,没想到他们不敢南下。徐向前仔细考虑后,修改了战役企图,把攻击线继续北推,进入榆次、太谷一线,拉近与赵承绶的距离,诱使其离开太原,到榆太一线决战。
果然,这个相对来说不算远的距离,极大缓解了阎锡山和赵承绶的警惕性。赵承绶于6月30日率军越过太谷县,向靠南的祁县一带攻击,赵承绶不知不觉中远离了太原,调虎离山计成功了。
徐向前不理会阎军南攻,趁敌南进,反以一部兵力潜入敌后侧,切断了祁太铁路线,并在太谷以北的董村留下太岳军区主力四十一团,准备截击赵承绶。另以主力在东面的徐沟、榆次之间设伏。徐向前的意图,是调动赵承绶北撤,进而在运动中歼灭之。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在董村铁路线布口袋阵,而非要往东挪一挪呢?我们先卖个关子。
赵承绶惊闻后路被断慌了神,不顾三七二十一,立即调头北撤。结果如徐向前所料,一头撞上董村四十一团阻击阵地。赵承绶急于撤回,不顾一切地发动进攻,阎锡山也派飞机轰炸我军阵地。四十一团前期连续作战,伤亡未及补充,部队已经很疲劳,但仍不惜一切代价死战到底,有的连打得只剩几个人。徐向前下了死命令,打光也要顶住,这个时候拼得就是意志。
结果握有优势兵力的赵承绶先顶不住了,阎军连攻四天,伤亡一千余人,赵承绶误以为徐向前主力在此,因此放弃了进攻,转向徐沟、榆次大路北撤。这就正好钻到了徐向前真正的主力阻击阵地。
徐向前见敌果然前来,一边以主力2万余人包围敌军3万人——没错,你眼没花,徐向前就是这么大胆,以居于弱势的兵力围住敌人。而后又急令各主力部队迅速靠拢,把“口袋”加厚。
慌乱无措的赵承绶不知道徐向前主力究竟有多少,这时已经多少有点慌神。他没有趁徐向前主力没有集中之时猛攻突围,而是分兵三路试探性进攻,企图探明徐部兵力虚实。结果两军一遭遇,想再脱身就难了,这位晋军首将白白丧失了突围的机会。
整整三天,赵承绶未能突围,而此时祁县、太谷一带各部全都围了上来,局面发生逆转,我军主力达到5万多人,且重炮全都拉上来了。一兵团各部不顾伤亡余人未经补充、且连续一个多月奔袭作战的极端困难,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赵承绶部队展开殊死搏斗。阎锡山急令太原部队南出解围,但此时阎军迭遭重击,已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我军只在太原南部留了一小股部队牵制,太原援兵便惊恐万状地缩回去了。
自7月10日战至16日,我军终于全歼赵承绶3万余人,其中包括阎锡山不顾世人唾骂“挽留”下来的侵华日军原泉福所部一个团(原泉福系侵华日军驻山西长治的中将旅团长,原名元泉馨)。原泉福这个恶贯满盈的战犯,当年逃过战争审讯,在山西助阎为虐,此时终于毙命于解放军炮弹之下,可谓罪有应得。
至此,晋中战役基本结束,我军在一系列战役中陆续歼共9个师10余万人,其中生俘者8万余人,超额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战役目标。
四、内行看门道
看军史既要看热闹,更要看门道。我军之所以取胜,关键因素在于徐帅的指挥,胜利之因有这么几条:
其一,战略视野极为宽阔。徐帅虽然只负责山西战场的战役,但眼睛盯得是全国的战局。第一阶段作战实现调虎离山的前提,就是华北战场和西北战场都出现了僵持局面,两个战场都需要增加兵力。阎锡山也知道这一情况,故而徐帅抓住敌我双方的心态,营造了山西兵力抽空远走的假象,使得阎锡山产生严重误判,错误地派出少量兵力出城攻击,给徐向前提供了分割歼灭的机会。
其二,对敌将心理揣摩极准。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歼灭赵承绶一战。我们解释一下,徐帅为何能掐准赵承绶会自投罗网。
阎军制定的总战略是以线连点,线就是铁路线。阎军各部展开、攻击、撤退、补给,都对铁路线非常依赖。故而赵承绶撤兵时,本能的反应必然是通过铁路线北撤。如果在董村集结主力堵截赵承绶,赵急于突围,而且北线太原方便来援,在董村围歼赵部非常困难。董村激战后,赵承绶不愿过多纠缠,必然会另择道路北撤。徐榆之间的大路是第一选择,徐帅在此设伏,可谓以逸待劳。而且经过董村一战的消耗,赵承绶疑神疑鬼,锐气尽失,更易围而歼之。
其三,兵力布势高度灵活。我军兵力虽少,但徐帅以惊人的胆气,敢于四处分兵,在每个战役方向,我军实际上兵力都弱于阎军。如果阎军中有高人,识破了我军虚实进行死缠烂打,无疑将会酿成重大损失。
所以这种打法,无论是林彪、粟裕、刘伯承,都不敢轻易运用。徐向前之所以敢用,前提在于他熟知晋军将帅的本事,阎老西和他手下那帮死脑筋的将军,没有有这样的眼光。
纵观晋中系列战役,风陵渡、汾孝、榆次、晋中等四五个方向,都有我军疑兵在运动布势。如此分兵的好处在于,使敌人不测我之虚实,处处闻警,处处奔命。而一旦需要集中兵力打歼灭仗,徐帅的指挥又极其凌厉、敏锐,总能在第一时间集中最大兵力,造成局部战场的兵力优势——当然,优势也大多十分微弱,毕竟徐帅本钱太有限了。
以六万人死磕阎锡山十余万人,竟能役役胜之,以寡克众,吃掉比自己还多敌军,徐帅才能之高,怎么称赞都不为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