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在这一段的揭河底奇观黄河之点滴0
黄河揭河底
在一般人看来,黄河就是一条有着公里长度的大河,有的地方落差大,有的地方落差小,有的阶段宽阔,有的地方狭窄。
其实,黄河的每一段都有因地质、地理和气候原因而形成的特殊现象,多彩多姿。今天我们来看看在黄河上有那么一段“揭河底”的现象。
众所周知,黄河是世界上第一大泥沙河,远超过孟加拉的恒河和美国的科罗拉多河。
龙门之后黄河河道开阔
从上游来的泥沙通过晋陕峡谷现在来到了禹门口,此时河宽约米,滚滚的泥浆河水来不及沉淀就被倾泻出去。
泥浆水冲出禹门口一看:哇!好开阔呀!
这时黄河水面临的是从米宽一下子过渡到4-19公里宽的河道。河水从上游带来的势能一下子被宽阔的胸怀给“容纳”消解了。
这时候,质量较大的泥沙开始沉底,淤积成泥道甚至河滩。黄河水在开阔地带文静地流淌,非汛期的时候甚至看见自由散漫的河流分成几支漫流,一副很写意的气质。
远眺潼关河道收束
但是,这样的时宽时窄的自由生活也就持续百多公里,河水马上要遭遇一个哽嗓咽喉——潼关。
通关河面宽度才米,是上游最宽处的二十二分之一多。此前的河道中已经淤积了大量泥沙,而且,三门峡的控水加重了这一现象。据水利部门统计,三门峡水库修建前,多年平均淤积量为0.5~0.8亿吨,三门峡水库建成后,多年平均淤积量为1.0亿吨。
从黄河形成史看,三门峡的切开导致黄河上中游湖盆水外泄,才是黄河真正因流入大海而成其为黄河的开始。
现在等待洪峰,每年的7-10月份特别是8、9月份,黄河上游的无定河、窟野河、渭河、汾河及其支流开始拼命向黄河倾泻泥浆水,就是再往上的湟水、洮河等支流,也因降雨而向黄河大量注水,不过其含沙量很低,相当于“纯水”。
小浪底束水攻沙
当黄河龙门出现高含沙量、洪峰流量大而且持续时间长的时候,龙门至潼关一带和河底和河滩就出现了“揭河底”现象。
激流冲刷着河道,将先前刚定居的泥沙重新变回泥浆,之后随水而下,通过通关拐个直角弯进入下游。
这种“揭河底”很能体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根据实测,冲刷深度一般为2~4米,最深的地方能达到9米深,充数距离公里,直接逼近潼关。
这是多么壮观的一次洗河底!
三门峡黄河大桥下的黄河水
这些泥沙是要送给下游当礼物的,实际情况也是,由于人类的筑堤与泥沙在平原上的淤积,黄河桃花峪之后几乎成了地上河,除了山东东平湖蓄洪区一带还有些活动空间,黄河在兰考后几乎是在半截土石“水管子”里流淌。
不知道明朝总理河道的水利专家潘季驯是否受到“揭河底”的启发,提出了下游治沙的伟大的“束水攻沙”构想。至少,小浪底水利枢纽的设计思想就是人工模拟“揭河底”,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工程。
顺便说一句,黄河自上游以降,有大大小小数十个的水利枢纽,除了一些专为发电应用外,许多大型水利枢纽扮演的功能并不相同,以后有机会一一介绍。(,乌海)
海勃湾水枢纽除了发电还有更大用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