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扶贫圳当红走进这些视频背后的故事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苑伟斌
凌晨四点,河源市和平县贝墩镇开始飘出阵阵豆浆的香味,经过多道工艺加工制作后,片片金灿灿的腐竹新鲜出炉;陆丰市河西镇汾河村,趁着早晨的凉风,驻村第一书记和合作社成员在基地挖着红薯,“我挖到一个大红薯”,清脆的童声兴奋地喊道。
经过2个月的征集时间,由深圳市扶贫协作和合作交流办公室指导,深圳海吉星消费扶贫中心主办,深圳商报社承办,网络“红人、红品、红城”评选推介暨视频大赛活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上百条优质作品。
视频推介的内容有林芝猕猴桃、甘孜高原雪菊、寻乌百香果、百色芒果等各有特色的扶贫地区“红品”;有的讲述扶贫干部工作一线,带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红人”故事;还有的展示对口帮扶地区山清水秀、钟灵毓秀的“红城”景象。
这些视频背后还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动人的经历?视频拍摄制作的过程又是如何?在深圳对口帮扶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记者带你来逐一揭秘每个问题。
粤桂扶贫协作心连心小菌包长出脱贫致富伞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凌吉荣说,这次融媒体中心参赛有五条视频作品,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深圳投入帮扶资金多万元建成落地的广西巴马一山珍食用菌产业示范区。
“这个地方距离巴马县城有30多公里的山路,融媒体中心的年青记者们早上六点钟左右就出发了,中午都没有安排休息,直至晚上七八点钟才返回。”凌吉荣说。为了保证作品质量,凌吉荣表示,记者们连夜整理素材,剪辑制作,没有任何一个人抱怨,都在克服困难做好、干好本职工作。
记者了解到,该食用菌产业示范区通过打造香菇、猴头菇、灵芝等绿色生态经济产品,现已成为巴马绿色优质农产品业内标杆。其以“公司+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模式,将“菌棒出菇代工”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通过农户认领或委托的方式,组建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积极性。“扶贫菇”一户一棚的生产模式,短平快的高收益,带动该县东山乡、凤凰乡户易地集中安置点贫困户实现产业分红,让70多位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脱贫致富。“一年能有三万多元的收入。”一位当地百姓在镜头前笑着说道。
就在今年三月份,凤凰乡的食用菌还在淘宝直播间火爆大卖,成为网红伴手礼,没想到小小的菌包,却长出了“脱贫致富伞”。
除了食用菌,这次参赛的还有巴马的“鱼稻共生”项目。“一田两用”、“稻鱼双收”,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那勤村稻鱼示范基地按照“公司+基地+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带领群众在稻田里发展生态鱼养殖,推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目前,该村通过电商、企业合作等方式,将基地种养的富硒米、稻香鱼销往全国各地,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村民黄荣业表示,一亩田比以前增加了将近2万元。
凌吉荣表示,得益于巴马独有的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不只有农特产品,还有怡人的美丽风光。自年以来,仁乡村得到包括深圳大鹏新区在内的各帮扶单位及县市财政和奖励资金共余万,用于投入巴马梦回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按每年8%的红利充实村集体经济,增强内生动力。年,仁乡村帮助60户民宿主完成了民宿的外立面装修,进一步打造仁乡村民宿产业群。截止去年,仁乡村贫困发生率由32.46%降至0.66%,脱贫户人;详兰村作为碧桂园的重点结对帮扶点,其中,蓝靛瑶文化传承较为完整的周羊屯已获资金投入万元用于特色化整屯村容村貌改造,将周羊屯打造为蓝靛瑶风情文化旅游点,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打造成可持续、可造血的扶贫产业项目。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凌吉荣表示,拍摄的过程中,给人留下深刻的是,明显能感受到当地贫困群众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不再是等靠要的想法,而是积极投入到生产发展中去,努力增收致富。
这样的一个“红人、红品、红城”评选推介暨视频大赛活动,对于巴马来说,是一次相互交流学习以及集中展示的机会。“让我们感觉到的是,一种农特产品不但能生产出来,还可以卖出去,解决了销售的难题。同时,让深圳游客、深圳市民能够吃上巴马的这些健康绿色食品,确实是挺好的。”凌吉荣说。他希望,这种营销模式可以把更多的巴马扶贫产品或者是乡村旅游资源引入到深圳,让更多的深圳市民知晓了解,更能够有机会来巴马亲身体验一番。
福海扶贫双子星,十年坚守龙川情
深圳扶贫协作志愿者黎丹,目前在福海街道办事处工作,她将自己的镜头对准了两位有着“十年”特殊扶贫经历的扶贫干部——吴文杰和曾家颂。
一般来说,扶贫干部的工作年限三年或者是六年,为什么这两位干部在一个地方会工作这么久?黎丹带着自己的疑问,驱车四百多公里前往河源市龙川县上平镇石湖村寻找答案。
黎丹在和曾家颂交流时,曾家颂说,自己平时的工作基本上是“白加黑”“五加二”状态。要比当地的百姓起得早,赶在农作前落实部分工作;晚上还要睡得晚,走访入户宣贯扶贫有关优惠政策。吴文杰说:“看到贫困户家里穷困的状态,作为党员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日子。”
相隔两地,来回往返就要十来个小时,对于扶贫干部而言,最牵挂的还是家中的亲人,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当吴文杰谈到家庭时,曾两度在镜头前哽咽落泪,妻子生二胎缺氧的危急时刻,他却在扶贫一线忙迎检工作;孩子每次视频通话时,经常问道:“爸爸,你在哪里啊?你是不是在上班?””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陪我”,吴文杰就感到十分内疚,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错过了孩子最需要陪伴的童年。
据悉,年以来,福海街道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超过万元,在石湖村硬底化10公里道路,装了盏路灯,建了6个休闲广场,实施了25段农田水利工程,建了石湖党群服务中心、石湖公园以及福海幸福家园,打出“1+5+N”产业组合拳,村集体收入从1.2万增加到22.8万,实施了包括产业发展、住房建设、医疗教育、增产税收、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大小小个工程项目,通过帮扶,石湖村和石湖村所有贫困户都已达到脱贫标准,村两委战斗力大大增强。
作为一位志愿者,黎丹又自行前往深圳对口帮扶的河源和平县,到那里去拍摄当地的特色产品——“腐竹”。
每天早上的凌晨四点,河源市和平县的贝墩镇就已经开始飘出阵阵豆浆的香味。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朱德文说,和平腐竹制作工艺考究,例如豆子要脱核的特殊要求、过滤布料材质的选择以及程序的差异,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并很快就成为供不应求的扶贫红品。而在和平县,已有四家取得QS质量认证,已得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认定,为了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占地9万平方米的综合农产品物流产业园正在兴建中,建成之后园区农产品预计年产值可超1亿元,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黎丹说,由于腐竹需利用当天的太阳充分晒干,所以天还没亮就要开始制作。10月4日晚,她利用国庆假期带着两名摄影师连夜驱车前往贝敦镇,赶在凌晨四点多钟就到达了腐竹加工厂开始采访拍摄,为了3分钟的视频能更好地呈现,她们通霄达旦地连续拍摄了12个多小时。“真没想到小小腐竹也能做成如此大的一个产业链,帮助这么多农户脱贫。”黎丹感慨道。而在过程中,当地政府和老百姓一直念叨着深圳的好,连连为深圳的对口帮扶工作点赞。
黎丹在采访中,深深体会到,其实每一个贫困区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农产品,这些农产品都是真正来自大山的”好东西”,但是它们缺少走出大山的方法。
“经过农业、科技、创新三方面的加持,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热心企业和社会各届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将会有更多大山中的‘好东西’被发现,更多的扶贫“红品”走出大山,更多的乡村会在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黎丹说。
温声解民心村容一片新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陈军生说,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红人、红品、红城”评选推介暨视频大赛活动是一个很好展现深圳对口帮扶成效的平台。此次深汕指挥部十分重视,精心配合,强调多出精品,有11个帮扶村13个视频作品参赛,集中呈现了深圳对口帮扶的风采风貌。
“双手将心握,才知好时机,大路白如银,平坦灯光迷,反思心复想,国强政策通,乡村新改革,建设新农村,扶贫心专一,领导無二心,指引农耕作,温声解民心,漯河水如镜,村容一片新。”这是汾河村一位村民写给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廖育学的一首诗。
作为深圳市卫健委对口帮扶的广东省贫困村,主打农特产品是优质番薯和大叶红心番薯。和廖育学一同工作的防疫小分队成员说,今年疫情期间,廖书记帮着贫困户转发番薯的销售链接,自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真得是融入到农民之间去。对着镜头,村民们用着方言发自内心地非常感谢他,用大拇指为他点赞,个个都夸,“村里没人敢嫌弃他”。
而在海丰县联安镇联南村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的陈琼,有着和他人不一样的故事。二十年前陈琼的父亲也是扶贫队队长,父亲亲力亲为帮助村民建桥修路的举动在年幼的陈琼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想,通过我的努力,能给村民带来改变和希望,这就是我们坚守的意义。”在短片中,陈琼是这样定义一名扶贫干部的职责。
在他驻村开展的第一项工作——精准扶贫对象的认定,就带来了种种挑战和困难。陈琼表示,“扶贫需要坚定的信念,无论有多大困难,都必须想办法解决。”之后的一个月,陈琼和工作队队员挨家挨户进行走访摸底,亲自核对,查实资料,确保不落下一个贫困户,反复做村民思想工作,才确定了扶贫对象。接着,工作队又花了一个多月实地考察,制订了联南村三年的扶贫规划。
秉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这个理念,坚持以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的原则产业扶贫,积极研究,推动了以袁隆平超级水稻种植为主导的“一村一品”优势产业项目,建立了“联南合作社+海纳优质米加工基地+农户”带贫益贫机制,推动联南村产业发展,为联南村的村集体和贫困户脱贫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越是深入了解基层,越是发现扶贫不能只是简单的物质援助,更重要的是扶心、扶智,帮助他们思想上脱贫,才是真正的脱贫。”陈琼说,“扶贫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就像是一场马拉松,绝不能半途而废,必须坚持走完最后一公里,我们相信,幸福就在那一公里之后。”
在陆河县新华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谢晓明想得是如何唤醒乡愁,激发乡村新活力。在积极推进新华村产业多样化,增强“造血”功能,打造“一村一品”绿壳鸡蛋产业的同时,年10月,深圳扶风骑行俱乐部收到谢晓明的一封邀请函后,开启了该社会团体持续参与帮扶新华村的历程。作为扶风车手,谢晓明在多方努力配合下,于年7月,因地制宜建设打造新华村越野欢乐谷,同年9月成功举办了首场越野慈善赛。活动通过农产品销售签约+网络直播等方式,向大湾区推销当地农产品,获得社会捐助与消费扶贫双丰收,在践行“两山”理念和乡村绿色发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扶贫工作队点起的星星之火,因地制宜开发特色农业,打造机车主题文化村,让新的活力元素点缀乡村之美。”谢晓明说。
陈军生表示,“红人、红品、红城”评选推介暨视频大赛活动自上而下把各个扶贫力量组织起来,有必要也十分有意义,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深圳对口帮扶工作的整体情况。通过整理收集扶贫材料,制作视频,对外公开展放展播,也引发社会大众对于帮扶事业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