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太行山肆河南济源封门口,开启太行八陉
从济源市区出发,沿省道一路向西20公里,
在一处近乎女人发夹似在大拐弯处下道,
向西北方向沿一条狭窄的乡间公路前行1公里,
就到了一处两山相夹的V形山口,这个地方叫封门口。
仅从地名上看,也能感觉出此地的重要性,
把门一封,谁都没想进出。
V字形封门天险封门口,又称封门关,
又因为不远处有轵国的原因,而被称为轵关。
从广义上讲,轵国故城所在地,现在的轵城镇是轵关陉的起点;
但从狭义上讲,轵关陉是从封门口开始的。
从这里一路向西北方向穿越太行山脉,
直到山西境内。
因此这条陉道又称轵道。
当年的轵关也仅容一车通过,
称为轵关,也是名副其实。
古道已掩没,只有山间田地轵关陉所穿越的是千里太行山脉最南端。
是古代由汾河流域进入中原的一个通道,
为“太行八陉”之第一陉。
战国时置关,当豫、晋交通之要冲。
北齐大将耶律光征调两万人马在此修筑长城。
苏秦强调的“秦下轵道则南阳动”,
就是说秦国会通过轵道,由山西向河南夺取韩国,
从而进一步侵略六国,以此游说诸国联合抗秦。
实际上秦国的确是这样做的,以后再表。
封门旁在大水塘早已干涸查看地图,我们会发现,
轵关陉是山西三晋大地通往中原腹地的一条交通要道。
从轵城镇所在的济源市出发,
向西经封门口、王屋山可达山西南部,
再经汾河盆地,就可直通山西各地。
济源以南,跨越黄河,只有40公里,就是九朝古都洛阳,
可见轵关陉的重要性,无论商贸往来和战争拼杀。
古代道路上设置关隘,一方面是为了军事防御控制交通,
另一方面也是征收关税的重要设施。
秦汉时期,轵关就设有盐官,专事盐税。
封门天险匾额仍在不到封门口,不知关隘险。
轵关两山夹峙,“封门天险”在匾额仍在,
只是成为路旁水塘的护墙。
轵关的最后一次重建是在清咸丰年间,
在两山之间重建关楼,
南山筑炮台,北山设瞭望台。
那巍巍雄关,已在战火硝烟中化为乌有,
几乎找不到一点儿影子。
如今,封门口村已是人烟稀少,
古道也早已掩没不存。
山西省垣曲县县衙在封门口设立派出机构,
关口有碑,铭文曰:
每日黎明开关,定昏闭关,无论风雨,必依时启闭。
凡过往行人,多须留心察看,
如遇实有形迹可疑,始许盘诘,送垣曲县究问。
夜间分班值守关楼,兼在附近巡查,不许旷误。
遇有叩关者,该弁即亲诣查询,
实系本地良民,方准开关放行,
该弁不得故意留难,丝毫需索,致于重咎。
往来行人,也不许藉端生事。
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在封门口四次痛击日寇。
年初日寇是占领济源县城,
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济源人口损失超过三分之一。
中国军队在封门口设下埋伏,
阻击日寇,共打死敌人近千人。
后因汉奸引路,国军损伤惨重,封门失守。
年夏,中国军队在封门口阻击日军,
因日军炮火猛烈,有飞机、大炮、坦克参战,并使用毒气,
国军武器落后,难以抵挡,但也起到了迟滞了日军的作用。
年秋,封门阻击战中,一名战士献计,
在暴雨中炸掉山上水塘,趁机歼灭人。
日军一中队长自杀身亡。
年夏,日军进行中条山战役,
国军利用封门天险阻击西进增援中条山的日军,
战斗残酷激烈,国军死伤惨重,迟滞了日军的西进增援。
传说这里还是张飞滚鼓杀刘封的地方,
关羽改走麦城时,刘封拒绝派兵援助,
张飞以犒赏刘封为名,制一大鼓,
让刘封站进鼓内受封。
刘封遂钻进鼓内,
张飞将鼓蒙上牛皮,安上刀,从山上将鼓滚下,致刘封死。
刘封死后,葬在此处。故称封门口。
既然是传说,听听就行,别当真,当真就输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