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天下事,至此大定
长平之战,是先秦史上史诗一战,此一战之后,秦国再无敌手,秦人建立中国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制王朝也进入了快车道。
但遗憾的是,因为年代久远,史料稀缺,关于这场战争我们绝无可能知晓全貌,甚至部分还原也极为困难。
所以,写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我只能尽力而为。
从哪儿说起呢?就从节节败退的韩国说起吧。
长平之战前韩国的处境
简单说下韩国的由来。
从韩厥保全赵氏孤儿开始,韩氏正式晋身晋国的卿,从此之后,多次精准站队,在晋国由6卿到3卿的淘汰赛中活到了最后,最终韩、赵、魏三分晋国。
韩国最早的都城在平阳,一迁到宜阳,再迁到阳翟,最后灭郑,迁到新郑。根据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公元前年,韩国的疆域大体如下。
此时的韩,还是颇具存在感的,依山带水,再加上申不害变法的加持,在列国纷争中破能够逐渐扩大地盘。
但到底在魏惠王重用庞涓之时被打残了,从此几乎一蹶不振。
而后,秦国崛起,当魏惠王抛弃河东的魏国国土之后,韩国就成了挡在秦国东出函谷关路上的第一块绊脚石。
商鞅变法之后,韩国则断然不是秦国的对手,于是,张仪相秦时,韩国割地事秦,或者做秦的小跟班攻打楚国、魏国,不管哪种选择,都在壮大秦国。
听话可以延缓秦国的进攻,但终究秦国要搬开这块绊脚石。
秦武王时,由甘茂发起的宜阳之战,则吞掉了韩国西境的最大据点。到秦昭襄王时,白起发起伊阙之战,则将战线推进到负黍、阳城一带,与韩都只隔几个平原、山地交界处的几个小丘陵。
至此,韩国则已经是秦国的盘中餐,随时可以吃掉,所要避免的是在吃掉的过程中别让赵、魏、楚捡了便宜。
于是,有了韩桓惠王九年(公元前年),秦伐韩,取陉城,筑汾城。
这一步棋是先手。下一年,“秦武安君攻太行道,绝之”。《史记》用这短短一句话,拉开了大战的序幕。
不过,我这里需要稍解释下这个绝太行道的局势。
补充一点,根据《白起王翦列传》,野王在这时向秦国投降。
韩国国土,刚好被王屋山脉与焦作北部的太行山脉隔成两段,而在绵延的大山中,可供同行的道路是极少的。哪位要走过从山西晋城到河南洛阳的高速,或者走过从山西晋城到河南焦作的高速,会深刻理解这一点。
因此,绝太行道,则韩国北部绝,于是有了上党太守在外援断绝的情况下向赵国投降的事情。
另付布哈林做的中国历史地图公元前年局势为参考。红线为绝太行道后。
赵国:在线等,这烫手山芋到底接不接?
韩上党守冯亭的筹划:
打是打不过的,指望救兵,通往韩都城郑的道路断绝,救兵也是没有的。
投降给秦国,也不是不行,但在感情上、意识形态上都接受不了。
上党这片地和赵国接壤,隔着太行山,离赵都邯郸很近,你秦国总不能跑到上党背后隔绝南北向的太行山吧。
且如果举上党投降赵国,则秦国盛怒之下必然移兵向赵国。赵国虽强,恐怕也不是秦国的对手,那么就需要联合韩国一起对抗秦国。一旦赵韩联军打败了秦国,没准上党就又能回到韩国的怀抱,我冯亭就曲线救国成功了啊!
显然,冯亭判断到,赵一旦接受上党,秦国必然与赵国开战。
那么,冯亭判断得到,赵国朝堂的大佬们自然也判断得到。
所以,接不接受上党,是同不同秦国决战的问题。
赵王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讨论。
平阳君赵豹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是:
秦国吭哧吭哧废血又废蓝,好不容易把上党打翻了,掉了一地的金珠宝玉,还有一件级神装。我赵国路过,眼明手快,把神装抢了,金珠宝玉抢了,秦国不得全服追杀我们?
总结起来,就是赵国接受上党,在道义上是非常站不住脚的。
虽说战国礼崩乐坏,道义这玩意儿,正经人谁信。但这玩意儿拿来打嘴炮还真有用,最起码违背道义,就得接受天下人的非议。
如果赵国接受了上党,被全服追杀,你猜吃瓜群众会怎么说?何况吃瓜群众大部分都慑于秦国的淫威。
而平原君赵胜表示赞成,理由很简单粗暴:有便宜不占是傻叉。
单就辩论来说,显然反方赵豹赢了。但这没用,赵王自个儿的态度才是决定性的,赵王想要,于是,议下:接受上党。
哪位问:就这?
嗯,就这!但任谁都有疑问。
廉颇没有说话,蔺相如没有说话,就这么决定了?田单可能还活着,虞卿当时可能也在赵国,他们也没有说话。
那么,《史记》的记载,反映出一个关键信息——接不接受上党这个事关生死的决策,最终是由赵家人自己决定的,根本没有经过充分的高层讨论。
进而反映的是,赵国对秦国可能的报复烈度并没有充分的认知,也就是没有底线思维。
结合长平之战前,赵国长时期的战略混乱,我们现在看来这场不可避免的大决战,很可能在赵国看来,未必不可避免。
那么,以蓄谋已久对随波逐流,按《孙子兵法》的说法,庙算多者胜,赵国在接受上党之时,就种下了一个致命的败因。
大决战!
秦国没有马上动手。
打赵国到底和打韩国不一样,绝太行攻上党的秦国军队不足以马上投入对赵国的战斗中,秦人需要进行周密的战前部署。
他们需要将关中、蜀中的兵源源不断地运到河东。
而为了保证补给线,见缝插针,秦国又攻下了韩国的缑氏和纶氏(《史记》做“蔺”,根据《史记-正义》的解释,应为纶氏)。这是公元前年的事儿。
到了公元前年,秦国准备好了,于是王龁带兵出征,攻下了上党,上党的民众都往赵国逃跑。
而赵国则派出救火队长廉颇,带兵赶到长平这里,以掩护上党人民撤退。
古太行有八陉,也就是八条小道,相对易走,大部队行军则十有八九走这些路。图上为南四陉,而太行道绝,则隔绝了南三陉,且以邯郸所在方位,则廉颇进军当自滏口陉。
那么,可以判断,在廉颇进军之后,王龁实际上退出了上党郡。至于为什么退出,我猜测一个原因是:秦国甲卒雄于天下,但对面是胡服骑射之后的天下第一骑兵(不算匈奴与东胡),在开阔地对决,不利于扬长避短。
所以,王龁直接退到了白起在公元前年打下来经营了二十余年的光狼城,进而背靠光狼城沿线的山地展开布防。而廉颇则在丹水东岸的山地布防,双方形成僵持之势。
而毕竟赵国曾经占有上党一年,他们在丹水西岸也布置了据点。就是图中的二鄣,此二鄣则前突至光狼城附近。当然,这是根据《括地志》的注释而做的猜测,具体情况如何,不得而知。但初期秦、赵两军的布防中,赵军应当略占地理优势。
但很遗憾,山地战,秦国锐卒可以一点点蚕食赵军的地理优势。
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如上,赵军节节败退。于是,廉颇干脆收缩战线,做起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给后来司马懿抗击丞相打了个样。
至此,秦卒虽强,但劳师远征,赵军有地理优势,廉颇毕竟久战名将,大决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但战争并不仅仅是战场上发生的事情,在战场之外,动员、伐交,紧锣密鼓地进行,然后最终决定战役的胜负。
赵国首先动了。
他们派出使者向秦国求和,示弱了!这很要命。
用虞卿的说法(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全天下的诸侯国都有使者在咸阳,一旦赵国使者进入秦国求和,秦必然大肆宣扬其事,而后,各国就会不自觉站在更强者一方,如此,则赵国将孤立无援。
原理很简单。
局外人如楚、魏要衡量风险;没有人愿意看秦国做大,只要赵国敢舍得一身剐,那楚、魏绝对会在关键时刻搭把手。
一旦赵国自己先怂了,那楚、魏就得掂量掂量:看赵国这怂样,大概率撑不住,帮他给秦国落了口实,回头就要挨揍。
但赵王没听虞卿的,他有多想吃下上党,就有多不想跟秦国决战。
而结果也正如虞卿所料,赵国在整个长平之战中孤立无援。
秦国也行动了。秦国玩了拿手的反间计。于是,赵国临阵换将,廉颇罢归,赵奢的儿子赵括走马上任。
当然,这背后,赵国有难言的苦衷。
他们向齐、楚求救,齐、楚不救。
他们又向齐国请求:没有病,粮食总有吧,借我点,秋收了就还。
齐国还是不借。
赵国缺粮,这事儿是真的,不是后世演绎。
这就很要命了。战争,所赖不过四字:兵精粮足。赵人骑射甲于天下,但没有粮食也扛不住。
那么,粮援俱绝的情况下,只好放手一搏,赵国没有选择!
于是,背锅侠赵括出场。
秦国方面,也换将了。杀神白起悄悄地来到了前线,提下王龁成为上将军,而王龁任副将。
接下来,赵括贯彻速战速决的最高指示,带兵出战。而秦军佯装败退,吸引赵军深入。同时,派出两支骑兵迂回包抄,一支用来截断来自上党方向的粮道,一支将赵壁拦腰截断。
大略如下。
之后就是硬碰硬。
双方的兵力差距不大,但秦军还是利用高山峻岭之险完成了对赵军的分隔包围。
到了这时候,秦国展示出独一档的动员能力。
秦昭襄王亲自渡过黄河,来到河内,动员了汾河平原上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全部开往前线,用来加重对长平赵军的包围(遮绝赵救及粮食)。
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讲的了。赵军被围乏粮,赵括组织敢死队冲了几波,无效,后来在一次突围中,被秦军射杀。
赵括死后,赵人投降。降卒被坑杀,此一战,总计赵人损失45万精兵!
天下事,至此大定!
后续
白起打算一鼓作气攻下邯郸,当时邯郸如惊弓之鸟,大概率能成功,但一因为范睢的私心,二因为秦国实际上也元气大伤,有休整的需求,最终秦军撤兵。
但很快,秦王就后悔了,重新出兵攻打邯郸。这时候,赵国回过神来,一边坚守邯郸,一边派出使者向魏国、楚国求救,最终魏无忌合诸侯之兵,在邯郸城下打败了秦军。
秦王有心派白起重新领兵出征挽回颜面,但打了一生仗的白起,基于对形势的判断,以老病为由据不上任,又有范睢在其中使坏,最终白起被秦王赐死。
按太史公的说法,白起死前,深自为坑杀赵降卒愧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