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阎锡山离开山西的岁月1949
年,在太原官邸的阎锡山。阎锡山,字伯川,年出生在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年入山西武备学堂学习,年赴日本就读东京振武学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武备留学生第六期步科学习,与孙传芳等人为同学,年毕业回国,同年参加乡试中举人,后任新军43协86标标统(团长),驻军太原城内
年,在太原官邸的阎锡山。年10月29日凌晨,新军在太原发动起义,当天占领太原城,随后山西各地亦相继宣布独立。在张树帜、周玳等心腹的武力支持下,28岁的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都督,从此开启了他38年统治山西的历史
年11月,阎锡山在太原官邸。年10月初,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及西北野战军一部在徐向前领导下发起太原战役,照片拍摄时,太原战役中最艰苦、最残酷东山要塞争夺战正在进行中
年11月,阎锡山在太原官邸。此时的阎锡山走在脚下这片黄土地上,心中百感交集,28岁就成为“三晋大地”掌门人的他此时已料定战争大局。37年来这位睿智、细心、保守、又带着些许私心的掌门人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着这个大家庭:对外左右逢源以争取生存空间和资本,对内兴办实业、发展教育、巩固农桑、加强武备,在山西建起了颇具规模的经济、教育、交通、金融和军事体系,在他治理下山西成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模范省
年4月,阎锡山与蒋介石在浙江奉化溪口。年的3月29日,阎锡山收到“代总统”李宗仁发来的电报,邀请他到南京商讨即将举行的国共和谈事宜。此时太原已被解放军包围,当日青岛的航空队派出一架专机降落在汾河西岸临时机场,下午17点阎锡山登上飞机离开太原飞往南京,至此永远告别了他经营38年的山西。年3月底至4月间阎锡山多次前往溪口拜会蒋介石。年4月24日太原失守,此后阎锡山辗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
年后阎锡山在台北北郊菁山的居所大门。年6月13日阎锡山在广州就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11月20日李宗仁宣布军政事务交由阎锡山负责,12月8日阎锡山从成都飞往台湾并短暂主持军政,直到年3月1日蒋介石再次上台。年3月15日阎锡山卸行政院长,购买了北郊菁山一处荒废茶园,建起以竹泥为墙、茅草为顶的9间平房,命名为“菁山草庐”,开始了他归隐山林的生活
菁山上阎锡山曾居住10年的“种能洞”。由于“菁山草庐”用料简陋难御台风和暴雨,房屋损毁漏水严重,于是阎锡山找来工人,就地取材,用山中的石料按照山西五台老家的窑洞式样,重新盖起了5间房,将这座新建的简陋住所命名为“种能洞”
“种能洞”内的阎锡山起居室。与他在山西老家的豪华故居相比,“种能洞”显得尤为简陋,这五间房屋每间平均只有10平米,被阎锡山按功能分为卧室、起居室、书房、会客室和警卫室,各有所用,五间房屋均通过走廊相通。“种能洞”背后建有一座两层高的砖楼,是阎锡山的侍卫们居住的场所
阎锡山在“种能洞”前的留影。照片中的阎锡山洗去了他历经中国近代50年风云的征尘,以一位慈祥平易的长者回归到他的新生活中
阎锡山在“种能洞”前的留影。阎锡山初搬入“种能洞”时,山上还没有通水通电,喝的水是用互相连接的竹管(“笕”)引来的山泉水,照明用的是蜡烛。直到3年之后,电力才接通到此
阎锡山和身边工作人员共同进餐,菜食非常简单。山上的岁月是清苦的,阎锡山带着侍从们在山上耕地种菜养猪养鸡,还栽了一片橘子林。粗茶淡饭的生活一直到他去世。从山西老家跟随阎锡山来到台湾的侍从起初有四、五十人,由于开支拮据,后来很多侍从只能离开阎锡山自寻生活
阎锡山和身边工作人员共同进餐,菜食很简单,馒头、粥和几碟小菜。
正在进餐的阎锡山。搬入“种能洞”后的阎锡山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7点起床,然后开始读书写书练字;午饭后休息两小时;下午会见提前约好的老友和客人,或是读书、思考;晚上10点按时入睡
正在进餐的阎锡山
坐在“种能洞”卧室床上的阎锡山,室内陈设十分简陋。外界常常以为阎锡山是有名的“山西王”,和民国军阀们一样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在陪同他数十年的秘书、侍卫等人的回忆里,来到台湾后他的生活非常简单,吃的菜大多由自己所种,每月的伙食支出10年都未曾变过
在台湾的岁月里,阎锡山最大的乐趣就是研究文史哲学和写书,潜心于他的“大同哲学”,他写书一般都是口述想法,由秘书记录、整理后再校对成集。在台湾的10年里,阎锡山每年著书约30万字,著作有“三百年的中国”“大同之路”等。
阎锡山外出出席活动
阎锡山外出出席活动
阳明山上阎锡山的墓碑。年5月23日,77岁的阎锡山因肺部感染和心脏病在台北去世,葬于“种能洞”旁的阳明山上。五米高的墓碑正对着老家山西的方向,上面刻有“阎伯川先生之墓”七个大字。随他一同下葬的两样物品:一件是他平时记东西用的钢笔,另一件是他一个人想事时用来修胡子的剪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