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山西道不尽的山西黄河民俗文化山
文/石婉茹图/武涛田建宁
网络编辑:郝枫
《壶口瀑中华魂》山西黄河,从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流入,至运城市垣曲县马蹄窝流出,流经忻州、吕梁、临汾、运城4市19个县(市),蜿蜒公里,基本涵盖了黄河中游,沿途造就了无数美景,孕育出浓厚的黄河民俗风情。可以说,黄河流经的每一片土地都给当地老百姓衣食住行、岁时节庆、乐舞社火等民俗活动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这些民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直观、最生动地反映了黄河流域百姓的精神面貌与文化状态。
《黄河岸边有人家》衣食住行民俗
黄河人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黄河流域的先民依河而居,多事农桑,服饰以简单实用的布制衣物为主,且色彩单一。秋冬季节,河边风大,为抵御寒冷,常在棉衣之外,套上一层用动物皮毛(以羊皮为主)制成的大衣或坎肩。黄河流域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降水量较少,因此人们以适应少雨干旱气候的麻、黍、稷、麦、菽五谷制品为主要食物。小米饭、小米粥都是百姓喜爱的食物。而由麦子磨成面粉,制作成的饼类、馒头、面条等面食是家家户户每日必吃的主食。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先民,常利用天然山体或者土岭建造房屋。这些依山而建的窑洞,因具体地形而取舍,都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山西、陕西、豫西、陇东都有穴居习俗,成为黄河中上游地区居住的一大特色,是大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黄河流域多山地,道路崎岖,出行不便。在过去,百姓出门多选择乘坐耐劳的骡或驴。毛驴不仅供人骑乘,也可以用来驮运货物,在山西北部及西北部一带发明了叫“骡驮轿”的运载工具,吕梁叫“架窝子”。
《黄河纤夫》武勇/摄航运民俗是黄河人较为典型的民俗,山西早在宋代之前就有“拥河之便,航运畅通”的记载。黄河环绕山西西南,汾河纵贯南北,这里的黄河两岸人很早就有用皮筏子、大葫芦渡河的习俗,形成了“吹牛皮”“吹羊皮”的俗语。一些年轻力壮的汉子以背负他人过河为职业,晋南一些乡村直到20世纪50年代仍保留着背河的习俗。
《吃面》张蕴强/摄岁时节庆民俗
山西是中国岁时节庆民俗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自夏代在晋南地区发祥,就开始奉行夏历。晋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居民长期胡汉杂居,少数民族逐渐汉化,汉族民俗也受到少数民族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也为境内的岁时节庆民俗增添了异样的光彩。
《小院生活》南志平/摄山西民间有“四大节,八小节,二十四个毛毛节”的俗语。春节、夏节(端午节)、秋节(中秋节)和冬节(冬至节)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四大节庆,此外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五谷节、中元节、重阳节、寒衣节和腊八节都尤为重要。元宵节要举行旺火彩灯、歌舞小戏、锣鼓说唱、游艺杂技等活动,二月二龙抬头民俗在境内广为流行,而清明上坟祭祖、10月送寒衣更是家族兴旺观念与“事死重于奉生”风俗的生动体现。这些民间节日源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习俗,遵循古代天文历法的客观规律。节日的祈福庆祝仪式也很讲究,虽然是同一个节日,却往往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纪念形式各异。临近黄河县域在举行纪念庆祝活动时,往往体现出黄河人特有的祈福民俗。
《准备表演背棍的孩子》山西黄河流域各地普遍讲究放河灯,河曲河灯会民俗历史悠久,最为典型。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河曲县西口古渡黄河边都要举行隆重的“放河灯”活动,吸引着万千民众前往。期间要举行祭禹仪式、放灯仪式,还有戏乐助兴。如今,河曲河灯会已被国务院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鼓舞山西》李苏霞/摄《舞大龙》乐舞社火民俗
山西民歌、鼓乐、戏曲、社火表演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生动地反映了山西这块土地的民情、民生、民俗。在山西沿黄带上,从北到南的船夫号子、山曲儿、伞头秧歌、临县三弦、威风锣鼓、乡宁花鼓、高台锣鼓、背冰亮膘、九曲黄河阵等黄河民俗风情数不胜数。每逢过年过节、喜庆丰收、迎亲嫁娶、集会游行,人们便以乐舞社火庆祝,这些民俗活动深受人们的喜爱,已成为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侣。
《鼓乐齐鸣》樊文珍/摄《霍州花馍》张佳颀/摄诞生于黄河岸边的威风锣鼓被誉为“黄河之魂”“天下第一鼓”。早在多年前,帝尧部落的人们就已经在黄河岸边“击鼓耕田”,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许配给舜作妻子时,当地百姓敲锣打鼓送迎。如今,每逢重大节庆活动,人们均以敲打威风锣鼓庆祝。威风锣鼓的主要特色,就是“威风”。其曲牌既独立成章又连缀成套,演奏时起伏相间,张驰结合,给人以气势雄浑、如雷贯耳的感觉。表演时,几百人结合鼓点节奏变化,作出种种舞姿身段,犹如布兵排阵,前后进退,左右开合,场面蔚为壮观。年,晋南威风锣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