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探41本文明纪天文地理的缩

华夏文明发端于天地人三书:天书《易》(八卦)、地书《山海经》、人书《黄帝内经》,皆为大约一万年前宇宙高智慧植入华夏文明的宇宙密码。

日晷

《山海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是深藏于宫廷、王府的,在民间则成为巫师和方士难得的珍藏秘籍。虽然司马迁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其实中国古代还是一直将《山海经》当做曾经的历史来看待的,所以宝藏至今。

当然,当作“历史”就目前看来或者虽然似有“言过其实”之嫌,但《山海经》绝不是古人任意驰骋凭空杜撰的“荒诞”小说,在遥远的远古定有其曾经存在的历史影踪,所以是一座十分难得的华夏文明人文历史的宝藏,可以追寻到许多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对于华夏文明的“史前史”来说,将其看成“历史”或许还真的是最为贴切,随着研究发掘的不断深入,相信将越来越发现《山海经》是一座无可估量的知识宝库。

《山海经》记录和展现了本文明纪宇宙世界天文地理的实况,是本文明纪天文地理的缩影。其中《五藏山经》侧重于记录和展示地上(地球)世界的地理;《大荒经》侧重于记录和展示地外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海的天文;《海内经》和《海外经》则为释读和说明,或者为地上世界和地外世界的相互投影衍射。

山海图

本文明纪天文地理的缩影(上)地上世界

《五藏山经》和部分《海外经》侧重于记录和展示地上(地球)世界。

(一)《五藏山经》记载人类文明纪的山川地理

《五藏山经》主要记载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的地理百科,按南、西、北、东、中五个方位全面系统地记述。

1)、《南山经》的大致范围约东起今浙江舟山群岛,西至湖南西部,南至广东南海。南山经分为三条山脉系统记述:

第一条山系南山一经自“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起首之鹊山为上古山名,或以为南岭山脉、或以为漓江上游指猫儿山,招摇山大致在今广东广西境内;结尾之箕尾山原著明确“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则大致范围已经到入海的福建东部,或以为今福建福鼎市的太姥山。这个山系总长“二千九百五十里”连绵不绝。

第二条山系南次二经“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起首的柜山或以为与武夷山相连的仙霞岭,结尾的漆吴之山为今浙江省东部的海外诸岛,大致为舟山群岛范围。此山系的十七山中,有明确可考的连续山脉,分别为浙江境内的瞿父之山、句余之山、浮玉之山、会稽之山、洵山、区吴之山、鹿吴之山以及前面所说的漆吴之山。其中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具区”是太湖的古称,浮玉之山即今浙江天目山,另外会稽山、舟山群岛皆为天下之名山。这个山系总长“七千二百里”连绵不绝。

第三条山系南次三经“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起首的天虞之山或以为在今广东境内,结尾的南禺之山不详,其“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的洞穴特征似为云贵高原的丹霞地貌。此山系的十四山脉总长“六千五百三十里”或者已经深入今中南半岛上缅甸、泰国、老挝等国的部分山脉。

2)、《西山经》共记述七十七座山,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遍及今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及部分蒙古国的广大地域。西山经分为四条山脉系统记述:

第一条山系西山一经“自钱来之山至于山,凡十九山”。起首的钱来之山在河南洛阳西部位置,结尾騩山为今青海西宁的日月山。该山系有华夏文明的确切地标两处——华山主峰和小华山;有经考可证的确切地标二处——松果山和竹三(参见《山海探幽(12):西岳华山是上古华夏文明的人文坐标》)。此山系还涉及诸多的确切地标如渭水、洛水、汉水、西海(青海湖)等,此山系十九山总长“二千九百五十七里”绵延不绝。

第二条山系西次二经“自钤山至于莱山,凡十七山”。起首的钤山为今山西西南部的稷山,结尾的莱山为今青海境内的托莱山。其中泰冒山为今陕西韩城附近的西山,高山为今宁夏六盘山中的米缸山,今甘肃境内的鸟危山、小次山,昆仑山东延巴颜客拉山的厎(zhǐ)阳山,熏吴山为今青海境内的郭罗山,以及青海境内的众兽山、皇人山、中皇山、西皇山等。此山系还涉及诸多如河水(黄河)、渭水、泾水、洛水等确切地标,该山系十七山总长“四千一百四十里”绵延不绝。

第三条山系西次三经“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堪称《山海经》最为神奇的山系。该山系有万山之祖、天帝之下都的昆仑山,西王母所居的玉山,天塌西北的不周山,天帝之平圃的槐江山,还有黄河之源等等,部分文明坐标虽出自于上古神话但确切可考(参见《山海探幽(9):巍巍昆仑是华夏远古文明的天地之门神秘之源》),此山系二十三山总长“六千七百四十四里”绵延不绝。

第四条山系西次四经“自阴山以下,至于崦嵫之山,凡十九山”。起首阴山在今陕西省境内,结尾崦嵫之山大约位于甘肃天水西。其中约今陕西境内有劳山、罢父之山、鸟山(大盘山)、号山(高柏山)、盂山(横山)、白于山,约今甘肃境内有刚山(屈吴山)、英鞮之山(乌鞘岭)、邽山(燕麦山)、鸟鼠同穴之山(鸟鼠山)等。依然涉及河水(黄河)、渭水、泾水、洛水等确切地标,此山系共十九山总长“三千六百八十里”绵延不绝。

山河地理

3)、《北山经》共记述八十八座山,的大致范围约涵盖今山西、河南、河北、宁夏、新疆、内蒙及蒙古国、西伯利亚的广大疆域。北山经分为三条山脉系统记述:

第一条山系北山一经“自单狐之山至于堤山,凡二十五山”,其范围大约今内蒙、新疆甚至到西伯利亚的部分地区,其中边春之山可能已经西达葱岭的一部分,相对广袤不确定,待考;不过山系起始部分几次涉及“西流注于河”说明与黄河中上游段依然渊源不断。此山系二十五山总长“五千四百九十里”绵延不绝。

第二条山系北次二经“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之山,凡十七山”。起首管涔之山约今山西省宁武县境内,结尾敦题之山可能已经深入俄罗斯境内。其中约今山西境内的县雍之山(晋祠西山)、狐岐之山(孝义市西南),约今内蒙古境内的梁渠之山(兴和县)等。山系之初涉及河(黄河)、汾(汾河)、晋(晋水)等固定地理坐标,与山西地望密切。该山系十七山总长“五千六百九十里”绵延不绝。

第三条山系北次三经“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凡四十六山”。起首太行之山为华夏文化名山,结尾毋逢之山部确切。其中王屋之山(晋、豫之间),约今山西境内的教山(垣曲县北)、平山(临汾市西姑射山)、发鸠之山(长子县)等均为可考的确切山脉。从多处涉及河(黄河)、漳(漳河)及虖池(滹沱河)等河流地标看,也与山西、河北两省之地望密切相关。其四十六山的庞大规模和“万二千三百五十里”的山系总长,说明是一个曲折反复的计数过程,不可拘泥于数。

4)、《东山经》的大致范围约涵盖今河北、江苏、安徽、山东及东部海域。东山经分为四条山脉系统记述:待考。

山川

(二)上古洪荒时代不具备地理探测的技术和条件

《五藏山经》是上古华夏的地理百科全书,且不论完成这样的百科巨著在其他方面所要具备的条件,即使要完成山川大地江湖河海的距离和高程测量,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高规格的人才配备和巨量的财富支撑,在资源极度匮乏和以步为丈的上古时期,是否能够登临高峰和越过江湖河海都是一个未知数,而完成如此几乎无法完成的浩大工程,对于洪荒时期的上古人类来说只能是天方夜谭。

最早整理《山海经》的西汉刘歆,在其《上山海经表》中认为此书是三代时所作。他说:《山海经》这本书,产生于尧舜禹的时代……禹把天下划分成九州,益与伯翳等人区分万物的本质,写出了《山海经》。这个说法虽然为后世所广为采信,但却是不切实际的。

大禹为夏朝第一位天子,虽然目前还无法确切大禹的所生存的历史时期,但是从夏立国于公元前21世纪来看,大禹所处的时代大约于距今四千年前。那四千年前的华夏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状态呢?在距今四千年到五千年这个时间段考古发掘的古文化有:良渚文化(-年)、石家河文化(约年)、石峡文化(-年)、白羊村文化(约年)、山东龙山文化(-年)、河南龙山文化(-年)、陶寺文化(-年)、马家窑文化(-年)、齐家文化(约年)等遗址。

齐家文化遗址

这一时段的文化遗址基本都处于相近的社会经济状况:简单的石器、骨角器等生产工具,陶器、玉器等生活器具。这其中大约齐家文化比较先进,已经最初进入早期的铜石并用时代,随着冶铜业的开始出现,考古发掘红铜器和青铜器共50多件,种类有刀、锥、凿、环、匕、斧、钻头、泡、镜和铜饰件等,还有一些铜渣。齐家坪遗址出土了一件有长方形銎,并附一对小钮的铜斧,刃部锋利,全长15厘米,是齐家文化最大的一件铜器。

考古发掘所展示的结果说明:那个时代的古人类还在为争取果腹而挣扎,且不论“洪水滔天”的惊恐万状,即使年年风调雨顺,当时的社会状况也根本没有技术支撑和经济支持来完成山川地理探测这样的惊天工程,甚至连想都不会、不能想到!

现代很多学者都认为《山海经》有一些确实能确定下来,比如黄河、渭河、华山等等,地理位置与现实的大体一致,所以应该是一次国家地理大普查之后的文献记载。同样是一种一种不切实际的判断。

夏之前或者说尧舜禹时期远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大一统的国家,相对《山海经》所记述的广阔范围而言,尧舜禹所治下的“疆域”充其量也不过还属于“弹丸之地”,所谓“一次国家地理大普查”不过是用现代社会实际来硬套上古社会的状态而已,不切实际。

夏代疆域

但是,远远超过上古技术状态和社会经济承载能力、远远超过洪荒时期氏族和氏族联盟势力范围的洪荒典籍《山海经》,确切切实实地呈现在上古的华夏面前——虽然由于文字尚未产生而先以图画的形式——后来到战国成书,但绝非“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那么简单,“好奇之士”也绝没有那样的杜撰能力。

实际上《山海经》是本文明纪宇宙天文地理的缩影,《五藏山经》是文明纪地理状态的记忆,是宇宙智慧植入上古华夏文明的密码(参见《山海探幽(7):盘古开天辟地是人类对世界形成状态的记忆传承》)。

(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2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