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小井峪宋明墓第一次发掘记
太原小井峪宋、明墓第一次发掘记
选自《考古》年05期,解希恭
小井峪在太原西郊5公里处,位于西山脚下,南与蒙山相连,北距沙河0.5公里,在汾河西岸的第一台地上。
年初,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小井峪村东进行了钻探与发掘工作,历时四个月,发现墓葬座,第一次择其重点发掘了67座,其中有宋墓49座、明墓12座及时代不明的6座。这些墓葬一般分布较密集,深度均在2米以下,有些墓底已接近地下水面。其中除两座为砖室墓外,其余皆系土洞墓,且洞室大半倒塌。遗物多系陶、瓷器,还有买地券、石像等。这里仅就宋、明两个吋代的墓葬记述于后:
一、宋墓
(—)墓室结构
宋墓共49座,分土洞与砖室两类:
1.土洞墓47座。依结构可分四式:
I式圆形拱顶洞室墓,4座(墓57、60、62、63)。皆南北向。墓道作长方形竪穴坑,上下宽度一致。墓室设于墓道北壁下端,为平面圆形的小洞室。如墓60的墓室直径0.9、高0.6—1米,墓道长2、宽0.6、距地表2.6米(图一)。四墓均系火葬,骨灰装在一个灰色大陶罐内(图版伍,7)罐口以方砖复盖,置于墓室中央。随葬品有三个小陶罐,陈设于门内。
II式斜曲长方形前边抹角的洞室墓,9座(墓2、4、8—10、14、26、39、51)。墓道有竪穴、台阶、斜坡三种形式:斜坡墓道上部亦为竪穴,下部作成斜坡状;台阶墓道上部仍为竪穴,下Iff掘成生土台阶二至三级;竪穴墓道周壁垂直,在两壁上留有一两个供人上下的脚窝;一般长1.3—2.2、宽0.5-0.8米。方向9—14°。墓室作长方形,由墓道向一侧斜曲,接墓门处两侧抹角,室长0.7一2.6,前宽0.6—0.9、后宽0.4—0.8、洞高1.2—1.5米(图二、三)。
墓门除一座以长条砖横竪封砌外,其余各墓皆用河卵石堆封,砌法很不规则。此式墓中多用木棺作葬具,但大部分已腐朽成灰,从灰痕观察可知棺木前宽后窄。也有火葬的,骨灰或装入陶罐,或置于棺内及地下。随葬品除有素面灰陶塔式罐和与I式墓相同的小罐外,又增加了瓷器——灯和盒。墓8出土了一块靑石买地券,作墓碑形状,高0.39、上宽0.23、下宽0.27米。下设粗砂石座。券首刻“永昌大吉”四字,两侧角线刻卷草与海石榴。正面铭文十二行,云:“大宋天圣十年岁次壬申八月庚子朔二十」一日庚申幷州右厢开食店王信迁奉」上代父母于阳曲县武台多盈村税户白千处」立契买到地一亩二分置围两座各长十一步」各阔九步准作价钱九贯文折计阴司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贯鬼门之地幷无差税……”(图六,1),背面刻赞语(图六,2)。按上述券文记载,此墓葬于北宋天圣十年(公元年)。
III式梯形前边抹角洞室墓,9座(墓19、27、30、35、36、49、50、52、66)。方向10-14°,墓室座北向南,多作南宽北窄的梯形。其中墓27于墓室西壁下凿一小笼,内置一个大陶罐,墓室与墓道连起来呈大梯形(图七)。
此式墓的随葬品除与t式墓类同外,又增加了瓷罐及小瓶。葬具有的设棺木,有的无棺。如墓36,未见棺木,仅于墓底铺一层方砖,靠东壁下有一团骨灰,西壁下仰卧着一件粗砂石的刻像(图四)。墓35亦无棺,仅存骨灰团(图五)。
IV式长方形洞室墓,25座(墓3、5、7、11、12、22,29、31,37,42—46、48。53、55、56、58、59、61、64—67)。多作南北向(个别的方向为6-7。)。如墓61,墓室比墓道宽大,室长1.8、宽0.7米,中央置棺木一具(图八)。
棺内无骨髅,却仰卧着两件粗砂石像,一为男像,一为女像,头均向南。男像身高40厘米,头戴黑色圆帽,穿长衣,束帯,袖手;女像比男像略高,头上挽髻(图版伍,1)。墓46、48与墓61同,均于墓内置二石像(图版伍,2、4)。墓58棺内有一具已朽的骨架,头骨尙保存完好,又同葬一石像(图版伍,3右;图九)。墓67中无骨灰或骨骸,只有一件石像(图版伍,3左)。此外火葬墓亦用陶罐盛骨灰(图版伍,8)。此式墓中出土遗物与I[式墓相同,仅增加几件铁器,已腐朽过甚,似为犁铎类之工具。
2.砖室墓2座(墓38、47)。两墓均用长条砖砌成,平面作六边形,单室,攒尖顶。其中墓47草年已塌陷,仅取出瓷灯、盒、杯及陶塔式罐、小罐等遗物。墓38保存完整,方向7°。墓道作台阶,长2.5、宽1.25米,墓室长2.5、高2.7米,周壁及顶部砖间灼以石灰粘合。六角各以墨影作立柱,上置:砖雕斗桃(图一O),其北壁(后壁)中央雕假门,两旁作直槌窗。东北壁有突出壁面的灯台。南壁开墓门,门宽1.15、高1米。墓室内纵砌棺床,长2.5、北宽1、南宽1.15、高0.15米。墓室积满淤土,棺木已朽,仅存铁质棺环等,骨架已乱。随葬品与土洞墓I式相同,均置于棺床南端(图一一)。
(二)随葬器物
土洞墓与砖室墓出土的遗物,共计三百余件,多为瓷器,陶器较少。墓内随葬品数量,由I式向IV式以至于砖室墓逐渐增多,最多的约十余件。
1.瓷器件,占出土物总数的43%,按器形分述如下:
灯31件。灯身小口,唇外折,宽沿,有的口沿突起,有的唇倾下。下作高圏足。有黑白两种釉色,均素面,大小不等(图版陆,1、2、6)。
炉1件。墓7出土,绿釉,下有三足(图版陆,10)。
盒34件。圆形,有盖,底作浅圈足,有白、黑、土黄三种釉色,均素面(图版陆,7、8)。
罐23件。一种作宽腹,有盖或无盖(图版陆,3)。另一种为笔筒式,口沿外有两道划纹(图版陆,11)。两种均有矮圈足。釉有黑、白、豆绿等色。
杯13件。一种盅状,另一种在小杯下附托子(图版陆,4)。墓46出土的杯,口沿施一圏黑釉,里底黑釉绘梅花(图版陆,5)。
碗11件。九座墓中各出一件,唯墓38(砖墓)出土两件。釉有黑、白两色,碗中饰印纹(图版柒,5;图一二)。墓11出土的一件,釉色乳白,口呈莲花瓣状,胎极薄(图版陆,9)。
枕5件。中有椭圆形者三件,其中一件绿釉,枕面刻牡丹花(图版柒,2);另两件作白釉,刻莲花(图版柒,1、6.图一三)。又有长方形者一件,白釉,枕面光亮,四周有草叶印纹(图版柒,4)。
瓶9件。作花瓶状,体极小,多成双出土。
2.陶器89件,占出土物总数的30%,均系细泥灰陶,素面无纹。
塔式罐25件。除墓46出土一对外,其余各墓均出一件。小口,鼓腹,高圈足,盖上有尖钮。最大的高63、最小的高20厘米(图版伍,5、6)。
罐54件。体极小,其颈、肩、腹无明显之分界,均无盖。墓27出土两件,其一为大口,浅腹,平底,高16厘米,盖已残。另一件作直筒状,口沿外折,呈莲花瓣形(图版陆,12)。
簸萝4件。圆形者三件,长方形者一件,形状仿效柳条编制者(图版柒,7左)。
簸箕1件。亦仿柳条编制,前作敞口,后呈椭圆形,与簸萝共存(图版柒,7右)。
货币61枚。分别出于四座墓中。墓57出开元通宝2枚。墓37出48枚,有开元通宝,宋钱有太平通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天禧逋宝、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祐元宝、嘉祐通宝、治平元宝、熙宁元宝、元丰通宝、元祐通宝、绍圣元宝、大观通宝、圣宋元宝等。墓30出9枚,为熙宁重宝及元丰通宝。墓2出2枚,字迹已不淸。
此外还出土铁器残片11块,氧化过甚,视其残状,很可能是犁锤之类。
(三)小结
这次发掘的49座小型墓葬中,仅墓8出土有"买地券”,纪年为北宋仁宗天圣十年(公元年)。但从这批墓葬的形制及遗物来分析,均应属宋代,其特点如下:
1.砖砌平面六边形仿木构建筑的单室墓,是宋代最常见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中原地区尤为多见。其墓室的砌法和仿木构部分与山西几年来发掘的北宋墓葬都很相同。
2.土洞墓占发掘中的绝大多数,形制均较小,为单室,由圆形拱顶到斜曲、梯形、长方形的洞室,遗物与砖墓亦相同。
3.这里发现13座火葬墓,埋葬的形式有三种:(1)火化后盛入陶罐,有四座(2)火化后装入木棺,有三座.(3)火化后直接置于墓底,有六座。
另外还有六座(其中有一座已包括在火葬形式内),与火葬墓有密切的关系,即埋葬着九个粗砂石质的刻像,其组合关系如下表:
这些刻像,不同于一般的俑,根据埋葬位置来看,很明显是作为墓主人而设置的。
这种以石刻像埋葬的葬仪,在《梦梁录》卷15历代古墓中云:“昔,蔡汝拔庶母沈氏卒,汝拔尙幼,父用火葬,汝拔伤母无松楸之地,尝言之辄泣。自后长成;以木刻母形,以衣衾棺椁择地葬之……”。(此系南宋记载,很可能受北宋之影响)六座埋石像的墓,其中三座无骨架与骨灰,也没有文字记载,只有两个刻像,与上述记载颇有相似之处,只像有木、石之别。另两座(墓58、67),先亡者行火化,以石刻像与后亡者(保存有女性骨架)合葬于一墓。
4.随葬品中瓷器占多数,其器形以灯、盒、罐为主,也出土了一部分杯、碗等生活日用品。除灯、瓶、杯可能为明器外,其余皆系实用品。这些瓷器的釉色以黑、白为主,间有土黄、豆绿等色,胎骨视其形状大小有薄有厚,器身多素面,只于杯、碗等器上有纹饰,又分两种,一种是未上釉色以前的印纹,一种是上釉后再绘其他色釉的花纹。瓷枕上均无题字,但其造型与缠枝牡丹、莲花等花纹都具北宋时期的风格。
二、明墓
(一)墓室结构
12座明墓,均系土洞墓室,坐北向南,从墓道测其方向为3—10°。墓道作长方形竪穴(7座)与台阶(5座)两种形式,均北宽南窄,长1.2—4、宽。.7米左右。墓室在墓道北壁下端,作东西横洞室,洞顶均已倒塌,视其残状似为拱顶,东西长1.6—2.3、南北宽0.5—1.6米。只于墓16发现腐朽的棺木痕迹,呈前宽后窄状,其余11座墓皆不用棺,将死尸直接置于墓底,个别的只于墓底铺一列能放一、两付骨架的砖。葬式均仰卧伸直,有两墓(墓18、20)为夫妇合葬,五座墓(墓6、16、15、21、33)为单身葬,一座墓(墓23)葬五具骨架,中间一具男性,最完整,当系原葬,其余四具分别置于男者两侧,而骨架凌乱,下肢骨重叠在一起,可能是迁来的(图一四)。其余四墓骨架已朽,情况不详。
(二) 随葬器物
瓷罐15件。多数出于人头旁侧,墓6、13、15、18、20各出二件,墓21、23、24、33、34各出一件。圆形,直口,小圈足,腹两侧附耳,可系绳(图版伍,9)。质地较宋瓷粗糙,釉有黑、豆绿、酱色等色。器高15厘米左右。
货币16枚。出于墓33、34。有唐之乱元重宝、北宋乏大观通宝、金之正隆元宝,明代的有朱元璋为吴王时所铸的大中通宝,又有洪武通宝等。
(三) 小结:
这12座墓均无纪年可考,与宋墓比较,有明显的区别。
1.墓室呈东西横堂,作拱顶,墓道成长条,北宽南窄,和一般明代砖砌墓葬形式基本一致。
2.随葬器物很少,瓷罐的形式已趋向简单、粗糙,和近代人们使用的罐也基本相似。
3.货币中除少数唐、宋时期的外,出土有明代的大中逋宝和洪武通宝。
基于上述情况,这12个墓的时间当属明代初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