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神庆穿越
崔神庆穿越
晋阳古城在唐朝时期无论从规模上与规制上来讲已经达到鼎盛,东城、西城与中城三城连堞,气势恢弘,功能齐全,雄伟壮观,但是这座城的建设者不能忘记一个人!
他在晋阳建了一座“城”…
“晋阳”二字,最早见于《左传》鲁定公十三年“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
《水经.晋水注》谓:“城在晋水之阳,故曰晋阳矣”。
从晋阳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中,到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四年火烧了晋阳,
这座城存在了一千四百七十六年。
晋阳,最早是晋国世卿赵鞅派遣家臣董安于所筑。
迄汉至晋,晋阳一直是中原王朝防御匈奴、控扼西北的军事重镇,但在西晋八王之乱后,五胡乱华,北方城市都被破坏,晋阳城一片惨淡景象。南北朝时期,晋阳城迎来了它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进行了多次扩建。北齐高洋稳居晋阳而遥控天下,“霸府”之称由来已久且名扬天下!
唐朝时,统治者对晋阳格外重视,又相继修建了太原县城以及跨汾水连接晋阳和太原县城的城堞,并以晋阳为西城,太原县城为东城,此城堞为中城,称之为“太原三城”。
在唐朝晋阳城的建设过程中,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不得不提,就是崔神庆。一个延续了大唐王朝历史的建城者。
晋阳古城一号建筑基址出土的唐代三彩狮子。
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南华门发小群,每周有着三个晚上的讲座。白天爬楼看完杜铭华老师的并州起源,其中有对于武则天封晋阳为北都确切史料的作业。查找到了旧唐书本纪六,则天皇后武曌“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长寿。改用九月为社,大酺七日。并州改置北都。”随着这次翻找史料,想起了历史上对于晋阳城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几位重量级人物。唐代的李勣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徐世绩,字懋功,在民间的史话里则是大名鼎鼎。而另一位崔神庆,则知道的人可能就少之又少了。
晋祠龙兴晋阳雕塑,左骑马者为李勣。
崔神庆(-年),贝州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人。唐朝时期大臣,御史大夫崔义玄之子,宰相崔神基弟弟。出身清河崔氏,勤奋好学。唐高宗时期,进士及第,累迁莱州刺史,迁并州长史。
两晋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汉末社会中的世家大族与魏晋时期有特殊地位的地主阶层,在曹魏时代推行九品中正制时,取得了政治特权。西晋的占田制又使其取得经济特权,遂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典型门阀制度。清河崔氏自汉朝至隋唐时期一直都是北方的著名大族,在北魏把崔氏列为一等大姓,至唐代开国时有五姓七望之说,崔氏仍立其中。
崔神庆的父亲崔义玄,隋末曾投李密,归唐后在贞观初年,任左司郎中、韩王府长史,后累迁婺州刺史、蒲州刺史;崔神庆的大哥崔神基世袭爵位,先后担任司宾卿、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大理卿;三弟崔神福为荆州长史。
《旧唐书》载:“崔神庆,贝州武城人也。明经举,则天时,累迁莱州刺史。……则天以神庆历职皆有美政,又其父尝有翊赞之勋,甚赏慰之,擢拜并州长史。因谓曰:‘并州,朕之枌榆,又有军马,比日简择,无如卿者。前后长史,皆从尚书为之,以其委重,所以授卿也。’因自为按行图,择日而遣之。”武则天当皇帝后,认为崔神庆在历次任职中都有好的政绩,又因他父亲曾有辅佐的功劳,对他大加奖赏抚慰,提拔授为并州长史,并且对他说:“并州是朕的故乡,又盛产战马,连日挑选(并州的长史),无人比你(更胜任)。前后任长史的,都是由尚书担任,因为职位重要,所以委任于你。”还亲自为他选定行走路线,画出巡视出行图,选择日子然后派遣出发。枌榆最早指汉高祖故乡丰县的里社名,后泛指故乡、故里。武则天在任命崔神庆并州长史时,特意点明了这是我的老家。《新唐书》中武则天在这里还特意讲了三个字“宿兵多”,点明并州驻扎的军队很多。武则天对当时晋阳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当时武则天登上皇帝位仅仅两年,对于自己的家乡除了“龙兴之地”的独特情怀,更多的是对于晋阳的特定的自然与社会条件的认识和重视。
武则天时期于太原镌刻的《花严石经》晋祠博物馆藏方天戟摄
太原地处山西腹地,周围有众多大山大河为天然屏障,可谓表里山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错的地区,晋阳城作为战略重点,可有效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屏护太原以及中原腹地。
晋阳古城尽管处于大山之中,但与北塞、长安、洛阳、河北等方向有诸多交通线,还有汾河水运,从军事角度还是民用角度,交通十分发达。所以说晋阳控扼当时中国北部之咽喉,是西安与洛阳两京与中原腹地的北大门,是对黄河以北地区控制的重要城池,因此成为中央王朝和割据政权都很重视的战略要地。唐高祖时,并州“改大总管府为大都督府”。太原一举进入全国军事重镇。武则天时期,后突厥帝国崛起兴盛,常进犯唐朝。晋阳成为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最前线。国内也不断有旧势力起兵反对武周。武则天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政权的稳固必须依靠强大精锐的武装支持。在政治、情感、军事诸方面的平衡和长远的考虑,长寿元年(年)九月,武则天将“并州改置北都”兼都督府,军事重镇太原始称北都。
崔神庆在这个背景下,肩负着武则天的重任,来到了晋阳城,任并州长史。长史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唐代的大都督府长史则是一个例外。唐代的大都督多为皇帝任命王爷担任(挂职不能到任),或者是给开国功勋和重要大臣死后赠官的荣誉虚职。大都督府长史是大都督府真正到岗,处理一切军政事务的官员,因而大都督府及其管辖地区的军政大权,实际上由大都督府长史总理大都督之职。
唐石雕菩萨立像,年太谷县白城村光化寺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武则天将并州这个军事重镇设为北都一下子就提高了唐代河东地区的政治军事地位,突出了晋阳作为神都洛阳北方门户的作用。北都并州,是地位仅次于两京的重要的军事政治陪都,与两京并称“三都”。并州四面皆有敝护,具有天然的防御屏障。而长安、洛阳两京的军事布防是一个整体,虽然重兵把守,但不能独自防御作战,东都洛阳没有天险可依仗,一旦发生战事,河北平原可以长驱直入。两京无论任何一处受到威胁,都无法向两边派援兵。相比长安、洛阳,北都并州的防御体系相对独立,进可攻退可守,既能率先派兵驻守支援北部,又能防守保卫南部,从地理与军事都有着极大的优势。
晋阳城历经西晋、北魏高欢、北齐、隋朝时期的不断扩建,晋阳城形成了品字形的三座内城。唐贞观年间,并州城被汾河分割为东、西二城,当时的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勣将汾东的小城扩建为东城,与汾西的晋阳隔河相望,又称“东城、西城”。
崔神庆深深地知道和领会了武则天的长远考虑。“先是,并州有东西二城,隔汾水,神庆始筑城相接,每岁省防御兵数千人,边州甚以为便。”在这之前,并州有东西两个城、中间隔有汾水,崔神庆开始筑城相接,每年可节省防御兵几千人,边州人认为很便利。新唐书载“神庆跨水连堞,合而一至。”崔神庆在汾河上建起了一个“中城”,连贯东、西二城,原有的城墙完全连在了一起,被称为“连城”。由南北两道城墙组成有“汾水贯中城南流”,至此正式形成了“外三城”(东、中、西城)和“里三城”(大明城、新城、仓城)的城垣格局,晋阳城达到鼎盛时期。(注:那时的汾河不是现在的河道,汾河在明清时多次改道,形成现在的格局。唐代时的汾河应该是在东城角村与庞家寨之间。)崔神庆主持建设的“中城”,史书上没有详细的描述。但既称为“城”,绝不会是建造几个河上面的通道那么简单,仅仅是跨越河堤的城墙肯定要比原城墙高。“跨水连堞,合而一至。”其结果就是原有的城墙也大幅度加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其崇四丈”的原因。这个跨河的“中城”,即使以现代的建造水平,也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无论是工程量,还是建造的难度,都不亚于以前历朝历代的建造与扩建水平。在河道中间建造一座城池,河道中的地基处理在一千五百年前绝对是一项惊世骇俗的“黑科技”。崔神庆究竟是采用了什么材料,采取了什么工程技术,史书没有一个字的记载。在崔神庆前一百年,李春建造的赵州桥,其技术已经使后人惊叹不已。这次不是一座桥,而是一座城。真是不可想象。晋阳城的“中城”与晋阳城一同毁于宋太宗赵光义的一把大火。“都城”遗址,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稀缺的存在。大唐王朝的辉煌在世界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唐朝辉煌的历史留下的遗址,除晋阳城外大都被叠压在现代城市之下。晋阳城的“中城”在赵海晓、任伯平、王尚义《试论清代中晚期汾河上游人类活动与太原水患加剧之关系》的论文中,有如下表述:“……表明中城至少存在了年,而期间并无洪水冲毁和修补的记载。作者认为,这一事件说明汾河桥下设计的断面可通过二百年一遇的最大洪峰流量,而据文献记载,‘汾桥长七十五步’,合公制为.25m……由此可解释唐并州中城能保存年的原因,即当时通过中城的汾河河道可能以石料砌护,单宽流量达40m3/s时仍不虞冲毁。”晋阳城遗址早已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发掘集中在西城西部,东部的神奇与当年的“黑科技”仍旧深埋地下。也许在某一天,考古发现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线索,更多的实物支持,能让我们真正的知道一千五百年前的奇迹是怎样发生的。经过崔神庆的建设,太原城的城防设施十分完善。《新唐书·地理志》载:“都城左汾右晋,潜丘在中,长四千三百二十一步,广三千一百二十二步,周万五千一百五十三步,其崇四丈。”唐玄宗时河东节度使李璋《晋阳记》亦云:“都城,周四十二里,东西十二里,南北八里二百三十二步,门二十四。”
晋阳古城遗址,城墙高达四丈,比当时的长安城都高出一丈五尺。西城有大明城、新城、仓城连成一线,为太原盆地以北到晋中平原的要冲。中城的建成增强了东西城的防御能力,大大加快了士兵和物资的调动,一旦有了战事,东、西二城互为声援,更为重要的是隔绝了汾河天险,使侵略者无法从水上攻城,东、西、中三城形成了互相支撑、坚不可摧的掎角之势。崔神庆在李勣扩建的晋阳城基础上,完成了武则天对于并州北都北控南连的战略构想。他在并州的一系列治理措施,为并州刺史的接任者设置天兵军打下了基础。六十年后,崔神庆扩建的晋阳古城,在关系到大唐王朝存亡的安史之乱中起到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唐双鸾天马瑞兽镜,山西博物院藏。
公元年,安史之乱爆发。北方大部分地区被叛军占领,只剩山西顽强抵抗。作为大唐王朝的北都,并州成为唐朝抗击安史之乱叛军的前沿阵地。并州如果失守,安禄山叛乱势力便可联结周围地区,居高临下冲击中原大地,与河北叛军成掎角之势夹击长安,同时向山东、陕西扩展,整个北方无险可守。并州能否守住,成为决定成败的重要环节。年,安禄山派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介四员大将,分别从定州、上党、大同、幽州,领兵10万围攻并州,意图集中重兵攻下并州,扫除河北与长安之间最大的阻碍。危急时刻,李光弼被举荐为河东节度使,“以景城、河间之卒五千赴太原”。
唐双鸾双花镜,山西博物院藏。
史思明当时得意地对诸将说:“光弼之兵寡弱,可屈指而取太原,鼓行而西,图河陇、朔方,无后顾矣!”李光弼率领战士和百姓到城外挖壕沟,又用所挖土做了几十万块砖坯,存放城内。等敌兵攻城,李光弼一边守城,一边用砖坯加高城墙,哪里有损坏,立即运砖坯补上。敌兵攻不进城,便在城外叫骂,李光弼在军中招募到善修地道的士兵,让他们率兵连夜修地道,通到阵地前,当敌人叫骂之际,将士突然伸手拽住敌将的脚,拖进地道,拉到城上斩首,从此敌将不敢逼近城墙,走路都要看一看地面。李光弼又拆毁民房制成擂石车,每辆车由二百人牵拉,石块抛出落下之处就有几十人被砸死,贼兵被杀死的占十分之二三。史思明造飞楼,用木板围着作犀障,筑土山靠近城墙,李光弼派人挖洞使其塌陷;李光弼派人约期投降,同时挖地道至敌营周围,到期,李光弼在城上派偏将率数千人出城,装作投降模样,敌正举目张望之际,营中忽然地陷,余人被埋入土中,敌营大乱,李光弼之军乘机攻杀,俘斩万人。李光弼在晋阳城的保卫战中沉着应战,粉碎了叛军攻取并州进而夺取河陇以摧毁唐朝廷的幻梦,从而使唐朝廷掌握主动权,稳定了全局。晋阳城强大的军事防御功能,在这生死存亡之际,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唐菩萨立像,五台县佛光村古竹林寺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并州保卫战对于时局影响十分巨大,守住太原,唐朝可随时出兵井陉,截断安禄山的归路,安军有后顾之忧,就不可能全力攻击灵武的肃宗政权。李光弼依托晋阳城坚固的军事要塞牵制了大量叛军,使唐肃宗能从陇右、河西、西域等地调集军队,同时也截断安禄山旧路,大量叛军被消灭,使其攻势不再,为唐室复兴,最终平定安史之乱奠定了基础。崔神庆没有想到,更不可能看到他任并州长史六十年后的并州保卫战。但其家族却兴隆昌盛。《旧唐书》记载:“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从这段话中,最后繁衍引申出一个新的成语,叫做“满床叠笏”。笏即古代官员朝见皇帝时手里拿的用以记事的手板,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崔神庆家族在举行家宴的时候,“笏板”就需要有一个床板专门用于堆放,这个家族的高官数量可以想象。史书记载他一家上下直系的三代人中有九位高官,他们家族在举行家宴时,“满床叠笏”也就不足为奇了。看来,崔神庆为官理事“皆有美政”,建筑工程亦有绝招,这种无言的教诲,言传身教,家风也不会落于下乘。但他家族的兴旺,与大唐王朝紧密相连。他建造加固的晋阳城为唐室复兴,最终为平定安史之乱奠定了基础,延续了大唐王朝的历史,也间接延续了自己家族的兴隆昌盛。国盛家盛,这一点,崔神庆应该是有感悟的!
作者:王恭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