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一词源于中国和华夏两词,
我们中国常被称为中华,我们的民族也被称为中华民族,中国人也常自称为中华儿女,那么“中华”一词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呢?有人说最早是秦始皇给我们中国取名为中华,但是此说法缺乏史料佐证。可考证的“中华”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中,是东晋的北伐主将桓温说的话,西晋灭亡之后,五胡乱华开始,中原大地生灵涂炭,偏安于江南的东晋朝廷态度不明,大将军桓温希望率军北伐收复旧都洛阳,就上疏东晋朝廷说:“彊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很显然,这里的“中华”指的就是中国北方中原大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华北平原、关中平原、汾河平原以及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等,这里居住的都是世代以农耕为主的民族,但是北方以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进入了这里并且烧杀抢掠,给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农耕民族造成了灾难,桓温的这句话也体现了当时中国大地上农耕民族的一种民族觉醒意识。这个时候的“中华”一词,代指的就是中国大地和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中国人,它应该是源自于“中国”和“华夏”两个词,晋代之前,中国多用来指中国北方华北平原及其附近地区的统一政权,比如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孙刘联盟中的江东一方就视统一北方地区的曹操的政权为中国。“华夏”一词出现的较早,最早是在《尚书·周书》中,有一句“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是说的周王朝是天下的正统,其他的都是戎狄蛮夷,都应该以周王朝为尊,而周王朝也是以关中平原和华北平原为主的政权。我国一些早期典籍也多称中原一带的诸侯国人为华人或夏人,一些诸侯国有的也称为诸华或诸夏,所以“华”和“夏”在国民性质和文化意义上基本相同,而中国和华夏本也有着近似的意义,那么将二者合并为“中华”,也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叫法了。
上一篇文章: 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解读按照 下一篇文章: 文化山西山西为什么被称作表里山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