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向阳店的故事

村名来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古就有“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美誉的太原这方热土,夹汾河历2千多年而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众。

太原西、北、东三面环山,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

从太原城溯汾河而上,行30多里,便是汾河出西山之口。汾河一出西山就在宽阔的河床里缓行延伸向东,然后画一个半弧而南,东岸平坦延伸20多里,便形成太原簸箕形的北端。古称河之北岸为阳,古地名“阳曲”便由此而名。汾河就如一条动脉直贯太原而南,沿汾河两岸星罗棋布地缀着一个个村庄。

距离汾河出了山口拐弯向东南而弧行处往东约5里,古属阳曲地界有一个村镇叫“向阳店”。

《庄子秋水》: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无时无止。郭象注:向,明也。成玄英疏:既知小大非小大,则证明古今无古今也。一说,往也。陆德明释文引崔撰曰:向,往也。“向阳”即谓朝往河北岸的意思。

向阳店村往西北向古来就有一条“官道”,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都是山西西北部地区进入太原的必经之路。早晨从北部山岭里现所属阳曲县与静乐县交界的北小店出发,骡马行人日行约80里,赶晚来此落脚住店,第二日再大早进太原城,就是古来赶脚的行程。“店”之称也是由此而来。向阳店与阳曲县所属的北小店,与现小店区政府所在地南小店在当时并称“三店”。向阳店也就因此称为是晋商文化历史长河璀璨群星中的一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想当初,北部县区人用“高脚”(驴、骡、马、骆驼)驮着产下的粮食、油料及其它农副产品,大多汇聚在向阳店住宿打尖,在未进太原城之前就可以进行交易,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布匹、盐及其他副食品,于是就聚集起南来北往的商客。不知从何时起,向阳店逐渐形成了太原北部最大的集市。到清末,每逢农历的三、六、九日向阳店赶集已经形成规模。晋北各地骡马商贩、粮贩汇集于此,这里就是当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骡马和粮食的集散地。俗话说:“驮不完的西八县,填不满的向阳店”,至今老一辈人说起来依然津津乐道,为之自豪。向阳店一直是本地区人口最大的村,地处现尖草坪区西北。东至江阳化工厂、二电厂;西傍汾水;南至迎新街办所属北固碾村;北至柏板乡所属上薛村、宇文村。区域面积余亩,其中住宅占地余亩,是向阳镇政府所在地。20世纪80年代总人口余人,其中农业人口余人。

东西走向的正大街是向阳店的主街,将村子分为南北。明清时期,街上商户众多,老字号“同聚德”药店创立于清道光年间,至今仍在营业。上世纪七十年代,向阳村大队下辖十个小队,每个小队有多人。当时有顺口溜“一队二队突击队,三队四队前进队,五队六队战斗队,七队八队勇敢队,九队十队红旗队”。村民以高姓、刘姓居多,有“高、刘两家,王半家”之说。村里的巷子有张家巷、潘家巷、尹家巷、油坊巷、当铺巷、龙天庙巷、真武庙巷、羊儿上、新道坡等。

繁盛的两大集

一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一条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柏油路,从太原城北直通汾河出山口的上兰村,途径向阳店。虽说路面狭窄,百姓还习惯称其为“马路”,但它却是太原市区向北延伸的两条柏油路之一,也像是一条动脉连缀起向阳店周围四乡八镇。2路公共汽车终点站就是向阳店,半个多小时一趟的车次算是当时乡镇里最便利的公共交通线。

还有一条从太原城北通向上兰村的铁路线,始建于年,距离太原火车站19公里,距离上兰村火车站6公里,途径向阳店。早晚两次客运列车往返城郊之间。“向阳店”这个村名无论是旧版地图还是四乡八镇人的心里,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号。

向阳店保留下传统集会一个是农历三月廿八日的泰山庙会。向阳店村东有泰山庙,亦名东岳庙、天齐庙,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泰山庙坐北向南,二进院落,以献殿为分界线,献殿属二进院中建筑,献殿(散棚)建筑形式为十字歇山顶,具有元代风格,体现出明代早期的建筑。献殿顶中央有小神阁,阁内有黄飞虎神像,四角塑有其它四岳小神像,献殿前挂一竖牌,九龙图案,横匾上写“五岳之宗”,内有两个大鼓,为拜神祭祀所设。中轴线两翼:第一进牌楼两侧翼分设钟、鼓楼;第二进院落分设廊房,献殿两侧翼分设东、西厢房;正殿两边设耳房;牌楼对面设戏台。历经年,现存建筑原属二进院,仅存献殿、正殿、东西厢房、西廊房等建筑。年向阳泰山庙被市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农历三月廿八向阳店的传统古庙会是为泰山庙中供奉泰山爷黄飞虎的生日,庙内举行祭祀仪式,道士们建法坛,四方道友做法事,庙内遍插经幡,演奏道教音乐,戏班为泰山爷唱戏三日,当地百姓前来还愿,络绎不绝。据说,泰山庙会作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阳店庙会正式申报市级非遗,这项延续了余年的古老民俗将得到全面保护。另一个集会是农历九月十六日的骡马大会,方圆数十里的百姓用不同的交通方式来此赶集。

三月二十八正值农村播种季节,九月十六恰是农人收获时节,春季以犁、耙、扫帚、牲畜交易为主,秋后以牛羊骡马等大牲畜及风土物产交易为主,西八县乃至内蒙古的马儿、羊群都要来赶会。骡马市里,主人手持套马杆,跃身上马,打开马群,驰骋于交易场,让买者辨脚力,买者选中目标后,主人即套住,经“牙行”在袖筒里“捏指”说合,买卖成交,交款牵畜,只卖牲畜,不带笼头。向阳村西有条街叫“羊儿上”,也是因当年此处为羊群集聚交易之地而得名。集市上人头攒动,人们在购置必需的农副产品之外,还可以吃到驰名于太原的传统小吃,如“大印子”、“帽盒子”、“盘旋子”、“蛤蟆夹蛋”(饼夹肉)、“馅儿饼”、“灌肠”等。有一首民歌唱道:“从春忙到大秋里,腌上了咸菜忙棉衣,杂花子粮食收拾二斗,一心要赶乐亭集。乐亭南关把粮食卖,卖了粮食置买东西,买了江南的一把伞,又买了圆正正的一把笊篱。槐木扁担买了一条,担粪的荆筐买了两只,零碎东西买完毕,铺里拉驴转回家里。”把人们赶集时那股子喜滋滋的劲头,唱得活灵活现。

传统庙会活动看大戏也是当时人们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是当时只有大村镇才有的气派。一年两次看大戏也更是向阳店人的曾经拥有的骄傲。川流不息的涌动着的人群,抑扬顿挫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山西梆子从高音喇叭里在明媚的艳阳里传到村镇的每个角落里,依稀可见当年商业重镇繁华景象。看大戏,吃小吃,连续三天的庙会成为人们一年当中最惦记的时节最开心的日子。向阳店人也因此保留继承了敞开胸怀迎接八方来宾的大村镇人的豪迈和自豪。

在赶集的日子里,四乡八镇的人们纷纷到向阳店投亲访友保媒拉线,大姑娘们都把眼光投向了向阳店的小伙子的身上,能嫁到向阳店就是当时大姑娘们最大的愿望了。八十年代开放之后,村人纷纷扯起了摊子热情高涨地在经济活动里唱起了主角,农用商品、日用品琳、衣装服饰日渐丰富多彩。向阳店的两次古庙会更是红火热闹达到了空前盛况。虽说四方村镇也开始赶集过庙会,但都不能与向阳店的赶集同日而语。

元宵节的鼓声

二十三,灶马爷爷上了山;二十四,裁下对子写下字;二十五,裤子烂了没人补;二十六,提上蓝子割猪肉;二十七,关上门门洗臭脚;二十八,糊儿窝窝蒸下一卜塌;二十九,提上瓶瓶倒烧酒;三十日,坐在炕上捏扁食(包饺子)一进腊月二十三,唱着老辈人传唱的这个流传乡间的歌谣,数算着年节一步步走近。腊月二十三,从早晨起就陆续有“二踢脚”炸响着乡村的天空。家家户户灶台上的灶神牌位大都落满了尘土,写着“上天好事,回宫降吉祥”小木板已被煤烟熏烤地失去了本色。在灶神牌位前,摆一小碟,放几颗叫“丝蛋蛋”麻糖果,焚三柱香,燃三叠黄标纸,举额敬一杯茶,叩三个头,然后放几个“二踢脚”,就算完成了送神仪式。根据各家情况安排送神时间,所以“二踢脚”会持续炸响二十三的早晨到晚上。老辈人训导“敬神如神在”,作揖叩首要端庄得体。腊月二十四,一家人起大早,把狭小的三间土木屋里的所有的家什都搬到院中,床炕上铺的被褥和最底层的竹席都要拿出去拍打尘土。妇女们会把所有布制品挑出来在搓板上揉洗。富裕一点花2块钱就可买到一大袋刷墙大白粉,用清水泡一大盆,把白灰土墙和纸糊的顶棚刷两遍,等晚上水份凉干了,被冬日炉火熏黑的土墙和顶棚就会白亮的耀眼。窗棱上被风吹雨淋成斑污的窗纸全部撕下,等把土屋里拐角旮旯都清扫一遍后,才在窗棱上贴上雪白的新纸。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冬日里妇女们就把旧年备好的和跟邻居家换来的窗花样,用煤油灯熏成图案,与新买的彩色手工纸缝在一起,剪好了就夹在厚厚的书本间。这一天就像珍宝般捧出剪好的窗花按窗格贴成圆形或方形图案。吃过午饭的邻人会来欣赏窗花的花样,有相中就索要拿走。一幅幅精美的窗花就是这样被非艺术人传播并加工成精典的艺术作品,并流传乡间。等把所有家什都重新安排进屋里的,把窗棱下几块玻璃擦的水一样清的时候,天就黑了下来。晚上,妇女们会把薄彩纸叠拆成半尺长一寸宽的纸条,两端剪出古钱样的图案,把两条或三条不同颜色的粘在一起就成了叫“填冠”的“花”。只有舍得多花几角钱才可以多买几张彩纸,多剪几叠“花”。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都开始贴对联了,“填冠”其实就是对联上的装饰品,院子里屋壁上都要贴方形对联(并不成对),每张对联可以贴上几个“填冠”,只有剪的多了,才可以贴的多。看着满院子的花花绿绿的“填冠”迎风招展,发出“呼啦啦”的声音,就有一种荣耀感和成就感。在物质缺乏的年代,这飘起彩色的纸竟然也承载着饱满的快乐幸福感。乡语有“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出门在外的人都要千里迢迢赶回家过年,成了华夏族人幸福节奏的统一标签。匆匆的脚步、满载的自行车后座伴随着偶尔炸响天空的“二踢脚”声把年节的气氛渐渐地弥漫到街巷的每个角落,每个家庭几乎用相同的方式酝酿着属于各自的年的喜悦和幸福。村里人年节临近见面总习惯打招呼说“安顿好了吧?”答曰“等接神放炮才算完。”向阳店人几乎每家人都会炸猪肉丸子、煮猪皮冻、卤猪头肉、炸豆腐、红烧肉、蒸碗子(四大碗,包括条儿、肘子、小酥肉、弥粉)、猪肉勾鸡、醋溜墩子白(把筒子白菜切成整齐的圆墩子)、煮海带……,把积攒了一年的对美味的欲望都要在过年的时候释放出来。在20世纪70年代,过年没有更多的好吃的,玉米面做的“团团”还是农家人的主食,应对“二十八,糊儿窝窝蒸下一卜塌”。有趣的除了贴对联、贴窗花,村里人还要垒塔塔火。垒塔塔火就要讲究垒的技术,中间放干柴,四周用媒糕(把红烧土与煤面混合用模具成型,然后晾干的一种燃料)块圈垒成塔型,只有舍得多垒媒糕块才能垒得高、垒得稳。到初一的凌晨点燃起来,要看烧得旺烧得久,其中寓意不言而喻了。除夕三十,晚饭吃扁食(饺子)算是在物质贫乏的时代最幸福不过的事了,吃完扁食,孩子大人都可以试穿期待一个冬日的新衣。在电视机还没有走进乡村千家万户的那年月,全村每家人都在用几乎相同的方式“守岁”除夕夜(俗称“熬年年”),迎接着新年的到来。初一凌晨四点一过,各家的“塔塔火”被点燃起来,焚三柱香,燃三叠黄标纸,举额敬一杯茶,依次在庭院正屋中央的天地神、灶神、院门前的土地神、门神前行叩头礼,然后几乎同时间全村的“二踢脚”都升空炸响起来,隆隆的炮声持续近一个小时。完成了接神仪式,新的一年就算正式开始了。初一早晨吃过饺子,人们穿戴整齐,晚辈们按家族辈分依次在本姓家族里给长辈们行拜年礼。除夕“守岁”夜的闲暇间,家中的有心的长辈要对晚辈进行拜年礼培训——男娃,双脚并拢,双腿站直,展臂扶手至胸前合拢,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吉拜手势),平胸外推,同时俯首鞠躬三十度,口称“**,过年好!”;女娃,婷立垂臂,俯首鞠躬三十度,口称“**,过年好!”。当时村里的大多数年长者不识字,他们的言传口授缺少了准确的言语表达,动作也只能是依样画瓢了形似而已。而经历“破四旧”年轻的一代人,虽然识字但也寻不到相关的确切的资料信息,大部分人也无法或者说时代不容许他们形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47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